前些年,我与李见老师曾共同为其余的诗歌《我们是迷昜小城的另一道风景》写过一篇小评。知道其余实名叫祁绍军,彝族名字叫基础小黑,是一位对故乡充满热恋的诗人。家乡的青山绿水、虫鱼鸟兽、民风民俗等都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他即将出版的诗集《享受这方热土》中,总共七十余首诗,“这方热土”几个字出现的频率竟高达近二十次,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可谓笃深之至。
真正优秀的诗人,其实都是属于故乡的。不同的是,关注人类心灵故乡的诗人比关注现实故乡的诗人更加无私和伟大。其余的诗歌有很多关注现实故乡的,也有很多是关注人类心灵故乡的。读他的诗歌,能被他的深情所感动;也能不断延伸我们的触角,带给我们一些深度的感悟和思考。
很多年前,其余就是“这方热土”上小有名气的诗人了。有很多诗友在我面前提起,说其余的诗写得好。其余的诗确实写得好,他善于把质朴的语言烙上诗意,更善于把这些诗意的语言和他充满激情的对象相融合。在诗歌《邛海恋》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谁也不想惊动湖水/也不知道琼海的小舟/何时压碎了黄昏”。语言简洁,意向单纯、清晰而深刻,表达得生动到位又极富艺术感染力,让人无从挑剔。这不像当下的很多诗歌,总是不知疲劳的重叠意向,竭尽全力的文字雕琢,千方百计的语言炫耀,甚至是毫无逻辑关系的诗歌推进,难以捕捉的诗歌主题,让人望而生畏,如嚼蜡一般难以下咽。这种表面上让人觉得玄乎,实质上不知所谓的诗歌,早已让本该是国人值得骄傲的诗歌艺术彻底脱离了群众,彻底抛弃了读者。那些本是“假大空”而又强装“高大上”的假诗人和大诗人们,成天里叫唤着诗歌没有读者,读者不懂诗歌,真不知道是谁的悲哀。其余用心写诗,用真情写真诗,读他的诗歌,让人充满艺术的享受。我知道,其余的诗歌,是有读者的。
阅读并记住一个人的诗歌,本身并不是多大的难事,难就难在诗歌本身。现代诗歌发展至今,确实存在着理论确实和审美乱象,很多作者没有健全的诗歌素养,缺乏现代诗歌的理论支撑,导致很多诗歌作品走入了误区,反复在语言文字和诗歌意象上刻苦钻研,最终却偏移了主题,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清楚,诗歌艺术之所以不同其他文学形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形式,能像诗歌一样更接近人的思想、心灵和灵魂。在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诗句中,找到思想的闪光,达成心灵的共鸣,实现灵魂的对接,这样的好诗,谁还能回避呢?朦胧诗中很多我们烂熟于心的名篇,诸如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卞之琳《断章》,北岛的《回答》等等,不甚枚举。其余的诗歌《理发师姑娘》也是一样,对十五岁理发师的描写虽然简洁干练,然而年轻理发师的形象却交待地十分清楚。诗歌结束写到:“十五岁的理发师姑娘/是我的学生吗/我这样自言自语/在回家的路上/小路让我疲惫不堪”。诗歌最后把我们带入了一种思考,“让我疲惫不堪”的究竟是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定然是受诗人关注的深刻而残酷的现实问题。这里把其余的诗歌和那些名家作品放在一起,并没有有意抬高其余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有思想的诗歌是不会被读者抛弃的。
记得有次诗友交流时,一位诗友对我编发的一首四言小诗产生质疑。其实这首小诗确实很简单,也说不上好高的艺术魅力,两问两答,答非所问。不过,在我看来,很多有思想的诗歌也不需要过分的艺术渲染,那反而会降低诗歌的内涵和品味。就那首四言小诗来说,它看似单薄,却反映的是当下社会个人的追求和社会价值的取向,揭示的是人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残酷矛盾。其余的短诗《情书》、《绊脚石》、《山峰》等篇目,都是三五句成诗,短小精悍、意味深长,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事现代诗歌(文学)评论的大有人在,可以说是名家辈出,但大众对现代诗歌(文学)高水准批评的呼唤声依然不绝于耳。作家、诗人、评论家们多少是受了市场经济的影响,要么就不予关注,要么就一路高歌。这无疑是作贱着中国的文学,亵渎着善良的读者。今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以“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为题的重要讲话:“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对于中国当前的文人们应该是个很好的警醒。这也要求,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和审美也应该有一个相对公正一致的标准,不能“很好但是不过而且总之”云云,泛泛而谈,给好处就说好,不给好处就不说好不好,一给好处就什么都说好。时代责任和社会良知要求我们,对于那些拖泥带水、意向迷糊,天马行空、不知所谓,口水四溅、主题媚俗的诗歌,我们应该站出来,勇敢地说一个“不”字。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现代诗歌发展,诗歌民刊和民间诗人的功劳举足轻重。或许是因为民刊及民间诗人少了诸多现实利益的诱惑,他们用真情写真诗,用无私的精神去竭力留存好诗。据知名诗歌民刊《大西北诗刊》主编、诗人知闲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左右国内存活的诗歌民刊不低于年141份,如《大别山诗刊》、《诗歌现场》、《存在诗刊》、《非非》等,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停办的民刊和地方性内部诗刊。说起诗歌民刊和民间诗人对于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也不得不说说诗歌民刊、民间诗人与官方诗刊及诗人们形成强烈反差的窘迫现状。其余不算专业诗人,他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但是他确实又是一位真诗人,他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用真性情写诗,用真心坚守诗歌。他在诗歌《诗恋》中自谦地说:“我不知道/诗歌这种庄稼/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割”,他也在困惑:“我更不知道/诗歌这种庄稼/能不能养活/我们这些所谓的诗人”。2013年,著名朦胧诗代表人物梁小斌因脑梗入院,却无力承担医疗费用。他“无固定收入和社保医保,病情深重却难承受高额医疗费之重”的境遇,直接引发社会对底层作家生存状况的关注和讨论,著名诗人、学者叶匡政也说:“梁小斌可能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群体中‘生活处境最差的诗人’”。诗人梁小斌自1984年被工厂除名后,一直靠打工为生,他应该算是最正宗的“非体制内”的民间诗人。连梁小斌这样有显赫地位的民间诗人都这般境地,那些成千上万,默默无闻坚守诗歌,为现代诗歌的发展前赴后继的民间诗人们,那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说:“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主流是健康的。”他呼吁:“今天的中国诗人,应该为中国古老语言和文字进行新的诗意创造作出贡献,应该在自己的诗歌中充分展示中国文字的魅力,应该在中国文字神秘的音乐性中创造出更具民族性和东方精神的现代诗。”著名川籍诗人欧阳江河说:“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有很多糟糕的诗人。很好理解,比如电影当中有很多烂导演、烂演员,资本家也一样,也有比工人还要穷的老板。”他感叹:“这是个消费、娱乐、成功学盛行的时代,这个时代很纠结。”从近年来备受质疑的鲁奖闹剧,到“口水诗”、“羊羔体”、“下半身”等五花八门的怪诞事件,再到今年10月习总书记“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重要讲话……我们的诗人们,必须警醒并有所反应。各路名家的观点,我们不一定就得认同,对于现代诗歌的创作审美理论,我们应该说出我们自己的观点。我是不赞同诗人们去潜心研究文字的,“诗人的责任,就是对存在不满”,诗人们还是应该借用文字多去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去关注我们人类的“故乡”。尽管当下社会已然是“消费、娱乐、成功学盛行的时代”,我也不会放弃诗歌。我相信和我一样的其余,甚至更多的民间诗人们也不会因此就放弃诗歌。毕竟,诗歌彰显的是大爱,是大美,而我们的生活,永远都需要这些。
经过诸多政协委员及文艺界人士的共同努力,2014年5月3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终于诞生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也热切期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在对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促进文艺繁荣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它更能引导这个时代文艺创作的正确风向,当然,也包括当下比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形式要抽象数倍的中国现代诗歌。
【编辑:卓礼黄】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