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文化艺术 >> 图书 >> 正文

图书众筹成营销噱头?业内人士:负面效应渐显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阅读次数:13643    发布时间:2015-07-07

  图书众筹,去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今年俨然成了“热词”。在某众筹网站,正在众筹的出版项目有近300个。这股热潮,是改变传统出版行业的新力量,还是变相营销推广图书的一种手段?

  “众筹”概念最初来自国外,主要是帮助一些艺术家实现梦想,后来逐渐扩散到更多群体。图书出版众筹模式一年多前在国内出现,当时,《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一个月内筹资160万元,另一本《社交红利》在两周内筹资10万元。当然,不是所有图书“众筹”都能成功。要有引“众”的能量,作者本身具有名人效应先赢一步——已经具有相当粉丝人群的名人书籍更容易众筹成功,如林志颖的《我对时间有耐心》上线当天即筹得10万元。另一类容易众筹成功的图书则具有相当社交媒体吸引力,如一本叫做《为什么有些人总不明白》的书,其内容本身是微博内容集合,该微博拥有百万粉丝,众筹一举成功。通过众筹募集出版资金108万元的《微信营销108招》作者肖森舟坦言,自己众筹成功的模式并不适合于所有作者——以微信营销为专业的他拥有强大的微信人脉圈,这是其他作者不可比拟的条件。

  《微信营销108招》在预售图书时还提供给捐资者微信营销视频课程等附加产品回报,而“回报方式”则越来越成为图书众筹的比拼内容。除在书籍印上读者的名字、与名人或作者共进午餐等项目,甚至还包括境外旅游等。有业内人士指出,众筹项目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渐显,部分项目为引起关注,急功近利放弃了图书的内容,参与项目支持的人也越来越关注产品之外的回报,舍本逐末。

  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出版众筹,作为给捐资者的回报,一般都是一些签名本,最多是一些明信片。而众筹到了国内,回报变得千奇百怪,价值惊人。其次,西方国家参加众筹的图书,大多是普通作者的作品,希望通过众筹获得上市机会,但国内的很多众筹图书是名家新作,即便不众筹,人们也会关注。而以严肃性或思想性为主的图书欠缺市场价值,更需要资金资助,但在众筹市场乏人问津。

  对图书众筹来说,比起营销“噱头”,还有更多可挖掘的能量。众筹可以帮助出版社提前了解读者需要,预测市场风向,决定首印数量,避免供大于求的风险,也让读者的阅读行为从“我买一本书”,变成“我众筹了一本书”,阅读变得更积极主动。更大胆的众筹设想是,未来读者可以众筹选题,也就是说连书籍的内容也能众筹。比起用高额“回报方式”筹资金、筹销量,筹到更高明的创意或决策,或许对图书业才更为重要。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322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