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奇思妙想——评曹东诗歌《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林    阅读次数:9571    发布时间:2013-11-18

想象,是语言呈现诗性、诗意过程对诗歌本体性、文学性、艺术性反映的重要途径,是连接现实与精神情感纽带从而实现审美艺术的重要手段。读曹东的作品,我常常被他的奇思妙想所震撼,被他诗歌的艺术形象所感染,被他具有强大张力的语言以及语言隐藏的思想深度所迷恋。而曹东的这首《他》就是超想象的有力表现,是对诗歌诗意表达的一种重构。

《文心雕龙•神思》写道:“神用角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就强调作者要以内心活动通过物象与心象的结合,构思形成艺术形象。这也是对当下缺乏想象力的诗歌关注日常生活零度叙事,使诗歌陷入语言呆板、表达单一、肤浅的误区的一种有力警示。

想象,带来诗歌语言及诗性的创造性。“他”,把现实的“伤口”,变成了精神的“枪口”,躲在内水里磨刀。“他”从人类功利的现实维度进入“隐忍”的精神自由,“他”有太多可以想象的“伤口”与“枪口”的隐情,在折磨着、消耗着“他”的人生。“他”,在“灰烬”里寻找“温暖”,让“灰尘”开出“花朵”,“他”是多么地矛盾,又是多么地“另类”。这样的想象,超乎了现实更超乎了内心,是诗歌诗性的想象向诗意本身更深意识层次,将物象的幻想与内心精神相关联,用可能的想象构建出具有无限张力的语言及隐喻,产生对现实、未知情节的可读性艺术形象与延伸想象。

想象,带来诗歌语言及诗意的极高效率。“他”,具有双重性。因为“他”是“两个相反的人/面容清晰”,“每天早晨/在你对视的镜子里”。这一段,曹东没有交代这个“你”是谁?是“他”还是他自己倾诉的对象,抑或是每一个对视的人?从两个相反的人的想象中,再一次回到现实中,回到每一个内心精神与现实生活态度相反的所有的人上,用这面想象的“魔镜”,比照出众生相的矛盾、卑微、隐忍,以及他们的爱恨情仇的人生。通过奇思妙想而形成的审美空间,这是诗写效率的有力手段,借助想象构建诗人对物象与内心、现实与精神之间的经验关系,从艺术上完善诗歌抵达的合理与效率。

想象,是诗歌一条合理的诗写路径。曹东的《他》,就是一首奇思妙想的成功艺术作品,他在对“他”的形象提升上,将“伤口、枪口、尘埃、花朵、镜子”等物象进行巧妙加工,将不可能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嫁接合理化,从而完成反思与自我塑造、提升,让诗歌在读者心中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让作品成为现世的一面镜子。

对诗歌进行想象重构,是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变革的积极探索,是对诗歌诗性与诗意唤醒的再次回归,是对修复人们诗歌的意识性、延展性、文化性、艺术性诉求及创作实践的有力推动。

 

附:

 

他是一个把伤口

变成枪口的人

一个躲在泪水里

磨刀的人

 

他是一个在灰烬里

寻找温暖的人

一个让灰尘

开出花朵的人

 

两个相反的人  面容清晰

每天早晨

在你对视的镜子里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974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