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阵亡灵魂的精神闪光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李建桥    阅读次数:4718    发布时间:2016-03-03

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各种各样的的描述描绘,可谓堆山塞海。再其多,也不足以书写日本人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篇《磷火》,从远征军的角度,尽显抗日战场的残酷与悲壮。  

日本侵略军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中原大地遭到中国军民的拼死抵抗,就想方设法,从东南亚寻找突破口,妄图抄近路从缅甸打进云南,而后直逼重庆,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远征军远赴境外,联合美、英等友军,抗击疯狂的日寇,保卫外援补给线滇缅公路,稳定西南大后方。其战惨烈,其战惊天地、泣鬼神。

《磷火》书写远征军战争场景中的一个片段,从一名阵亡远征军排长“我”的视角,零距离地再现了他和众多战友在印度作战,直至牺牲的全过程。采用的是亡魂回忆的方式。                                            

“我”原本是大学毕业生,在家乡做生意,收入颇丰,置了田产、房屋,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一九三九年日军进攻南昌,房屋被焚毁,我为炮火所伤,醒来时躺在瓦砾堆里,旁边是太太的尸体,两个儿子下落不明”。家破人亡,满心伤痛的“我”投亲,从军,并主动加入了远征军。   

 在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雨季绵绵漫长,灌木丛中,“脚下的战壕已然成了污水沟,浮游着蚂蝗、蚂蚁、蛇,以及其它说不出名字的恐怖昆虫”。“大家下半截身子泡在水中,整天湿淋淋的,生病的人越来越多,且病情来势汹汹,头晚还好好的,第二天就烧得翻白眼,打摆子,体弱的经不住几下烧,过个两天就一命归西”。

随远征军一起的美国记者——照相兵詹姆斯,入伍前是射击俱乐部的冠军,出自富商家庭,“自小在蜜罐里泡大的他,对生活细节相当讲究”。“他内心深处是个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者”。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身心受到血与火的洗礼,危急之时,毅然拿起枪,向丧心病狂的日本进攻者开火。                                                      “我”阵亡的时候二十八岁,算是年长的,詹姆斯二十六岁,其他战友大部份介于十八到二十四岁之间,年龄最小的通信兵绰号“花生米,在最后呼叫炮火时,被敌人从树上扫射下来,壮烈牺牲,年仅十五岁。这场阻击战,一个连队全部牺牲,包括远征军连长姚志军,参军前是煤矿工人,在他的指挥下,工事构筑得相当科学、坚固。中尉排长王栋梁,投军前是山区的猎户,枪法精准。在炮火连天、残肢断体横飞散落的血腥战场,,英雄们义无反顾,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缅奸恶毒的夜晚偷袭,一次又一次的阻击正面进攻之敌,一次又一次的伤亡减员。最后,日军使用了毒气弹。王栋梁大喝一声,跟日本鬼子拼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磷火》通篇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光辉思想。或许,作为军人,面对青春毁灭、死亡、流血,无需感伤,战场上军人的牺牲,是生命的绝唱,是军人的光荣。死,是宿命的,也是神圣的。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抹杀人性的工具。在《磷火》中,有两个细节,一是被俘日军伤兵拉响手榴弹自杀;二是山洪暴发时,日本士兵救出江中的缅甸小孩。这是人性的一正一反两个方面。一个是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愚忠者形象,一个充满了珍爱生命的人性光彩。                                                      

日本法西斯的军国主义政策,穷兵黩武,裹挟了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加入战争,命殒沙场。邪恶的战争机器,将美好和崇高毁灭、碾压,将生命和人性恣意虐杀。     

正义的战争,如《磷火》中的抗日战争,是天使与魔鬼的较量。远征军以死相拼的大无畏英雄气慨,贯穿全篇,可歌可泣。英雄们面对残酷的战场,唯有拼死报国的坚定信念。壮烈牺牲的勇士们,死得其所,死得壮怀激烈。他们的浩然正气,象一面旗帜在小说中飘动,彰显着生命的崇高、力量和美,预示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胜利终将属于英勇不屈的所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                                            

《磷火》文本中,虽然有着太多的血腥场面,读来却没有丝毫的恐怖意味。远征军英雄们的壮烈殉国,如同闪烁在历史丛林中的磷火,让“死”接收“生”的注视,死者的命运在人们的记忆中活着,对死去的英烈表示敬重。作者以超常态的时空,让烈士失去表情的脸收集了所有的表情,结晶为叙述文字,庄严而凝重,回忆与控诉中,装进了昨天的恶梦和今天的沉思。                        

英雄不朽,精神永垂。                                                      


【编辑  张兴梁】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121442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