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面对复兴,请不要“吡必中国”!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东乡哥哥    阅读次数:10438    发布时间:2017-12-03

时下,在某几个方面出现了一些笔者认为的怪现象,比如,填歌词的,一定会在歌词中加上几句英语或唱白,嘿嘿,潮流了;写文章的,也要在文中写上几句“他妈的”这类骂人的语句,嘿嘿,顺应时代了;发说说或微信朋友圈,会写上辱骂教师或“吡必中国”的话语,这样,就显示出自己的“精英”身份了。

这类现象,有人见怪不怪,有人舔臀追捧,但更多理智的人会嗤之以鼻。

在这里,笔者只想针对那些总是“吡必中国”的现象说上几句。

在当前,中国存在着一些所谓的“专家”“精英”(实质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他们总爱“吡必中国”,有的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有的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的“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走西方的道路。应该说,这只是“呲必中国”的一些典型现象,还有公然违反我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普世价值”和其它奇谈怪论的。如讲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就否定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有讲全面私有化是万应灵丹的,西方“普世价值”和“宪政”无比优越的,卖国有功,汉奸是英雄的,还有颠覆历史,捏造事实,诬蔑革命领袖的。还有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这些都是在更深层次上“呲必中国”,呲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

“爱中国就应当骂它”,“爱之深所以恨之切”,这些说法是这群人的核心主张之一。它影响了一些人,在文艺界里的流传更广泛些。这群人主张不对批评中国做任何限制就是言论自由的底线,而言论自由是学术自由的最低形式。

在这里,笔者必须指出,这些主张与中国现实的国家政治路线是严重矛盾的。

这不仅让笔者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前几日,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互为微信好友的广东省中山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邹XX写的一首诗,大意是因某一些事政府处理不公而对政府不满,大有攻击之嫌。笔者出于好意劝道:“当下社会确实存在一些不公,但总体还是不错的,人民生活质量在提高,我们应该看到好的一面。”结果没想到他竟愤然回复道:“那你去歌功颂德好了,不想看就不要看我的朋友圈了。”然后竟然真的设置让笔者看不了他的朋友圈了。笔者对此淡然一笑,文人应该心态平和,不应偏激,好言相劝竟得到如此待遇,此种文人好友不要也罢。于是笔者便将其从微信好友中删掉了。

固然,时下的中国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负能量的东西真的能让我们对国家对政府产生怀疑和不满。

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应该能够明白,其实我们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中央是知道的,只是任何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是需要一定的过程。这就像我们个人一样,知道自己身体的某个方面出了问题,去看了医生就能马上好吗?

记得在省团校学习的时候,省政府参事、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省委政策研究员吴祖平就给我们说过:面对复兴,不要“吡必中国”。

言必“吡必中国”,“言必称西方”,这群人好像只有他们能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好像只有他们才能救中国。

“看不到当前一些道德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看不到30多年来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的成就和主流,就会丧失信心,同样是错误的。”

中国,从1860年到1900年再到1937年,77年间国都三次被外敌入侵,这在世界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就是这样一个国度,用了仅仅不到70年的时间,让十三亿国人不但填饱了肚子,而且还步入了小康社会,人民大众能安居乐业,不再忧战火之乱,也不惧外敌入侵。这样伟大的建设成就,世界又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虽说建国后的前30年走了弯路,但政府用后30年的努力,不仅弥补了前30年的缺陷,还大大超越了近千年的中国成就,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之巅,就算有瑕疵也难掩其巨大功绩。若说中国经济成功是因为制度比西方优越一定有人不认同,但至少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成功,是因为走对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西方国家未必走得通。

有人说,因为我爱中国,所以才要指出她的问题。对,你爱中国,所以你可以指出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笔者要告诉你,你可以指出中国的问题,但指出来要讲清楚、讲明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别把中国当做靶子,随便拍打,随意责骂,谁都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痛……在你们发表看法的时候,请注意语气和分寸。敢讲不是个性,会讲才是本事。说一些激愤的话可能会让别人一时兴奋,但真正能让别人一生记取的,能够赢得别人尊重的,还是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是经岁月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在你们比较中外的时候,请多一份历史的眼光。或许你在国外留过学,工作过,生活过,但短短几年的留学、工作和生活,所见所闻只不过是浅层次的,常挂嘴头的未必是“真经”。即便是西方制度的优越之处,也不能简单复制。民国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简单的复制西方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我们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传统,认识自己的历史,才能找到最正确最适合的道路。

亲爱的国人,在面对中华民族进行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请你不要动辄就“吡必中国”!


【编辑:文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73252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