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向基层伸出温暖的笔锋——读报告文学《箐口之变》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雷越    阅读次数:14676    发布时间:2018-07-03

作家欧阳黔森在《报得三春晖》一文中写道:一个伟大的民族从不会缺失记忆,一个失去苦难记忆的民族是失语的民族,而一个失语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我想,参加过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的人们,他们的经历便也成了我们民族集体经历的一部分,此后,便成了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在这里,记忆二字被他有意识地赋予了一种严肃的精神思考和自觉的文化担当。按我的理解,欧阳黔森所看重的,应该是记忆对保存文化火种、重铸一个民族的灵魂那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质素。

正是缘于这样的思考,当我初次阅读郭勇的长篇报告文学《箐口之变》的时候,从一开始便被他书稿中笼罩着的那种立足基层、捍卫记忆的写作情怀和努力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正如他在本书《后记》中写到的那样:当我们看见一个可复制、易推广的典型将要出现时,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呢?看不见也就罢了。看见了,它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书写,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这样的一份责任与担当,颇有些立此存照的意味。而这份责任与担当的背后,更多的则是体现了一个作家身上感时忧世的民生情怀。

作为一本观照乡村、观照基层的报告文学作品,《箐口之变》以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脱贫攻坚的进程为线索,通过叙写箐口村农民从坐等救助主动突围,最终摆脱贫困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基层惊心动魄的变革。全书以废墟之痛始,返巢之’”终,包含了引凤还巢、作风建设、借石攻玉、发动群众、村企一体、三权分置、抱团发展、村规民约、村民自治多个章节。在写实与虚构之间,郭勇讲述了箐口村村民们在脱贫道路上的喜怒哀乐,并试图为该村的发展变化树碑立传。书中展现的仅仅是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中的一个迅速脱贫的小故事,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它渺小得或许不值一提。但正如欧阳黔森所言,他们的经历将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箐口之变》作为一个报告文学文本,在艺术创作上至少在两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与统一,郭勇在讲述箐口村脱贫致富的故事时,其实是很好地兼顾了新闻与文学双重特征的特点的。一方面,作者从纪实的角度出发,以箐口村在脱贫攻坚中的变化和成效作为蓝本,立足于一种经验性的探讨。他在叙写箐口村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不乏小说家言,但在透析箐口经验时却处处表现出学者式的冷静、理智与克制。让事实本身来说话,作家仅仅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觉,记录下自己的见闻、惊讶和思考。另一方面,作者把箐口作为一个窥视外界的窗口,以解剖麻雀的方式鸟瞰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基层社会变革,凸显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和精神担当。正因如此,本书不仅成功地为外界展示了箐口村易于复制、易于推广的典型经验,呈现了一席脱贫攻坚的党建盛宴,而且充满了个人化的写作印记、富于文学化的表现手法。从内蕴上说,《箐口之变》一书热切地表现出了作家关心国家发展前景、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情怀。

事实上,农村和农民命运历来都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热点和痛点,九十年前,胡风在为萧红的《生死场》所作的后记中写道:蚁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其实,郭勇在书的第一章废墟之痛中一开始展现出的箐口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生死场,正如书中对箐口的字面解释(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则形容破裂的地方,合起来就是偏远、贫穷、落后的意思)以及传唱的民谣(箐口生得毒,喝水当吃肉。男人不在家,女人坐起哭)。从这些充满疼痛的叙述中,道尽了箐口村数十年来贫困潦倒的沧桑历史。但是,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得到了有效巩固,老百姓的内生动力开始被激发出来。在这场决胜贫困、同步小康的大会战中,中国农民那种坚韧、执拗、不畏苦难的精神品质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为此, 我把《箐口之变》中这一字理解为农民精神的解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不再只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融入了集体化的大潮中。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身上等靠要的思想转变,有效地凝聚了同步小康的正能量。甚至可以这样说,像《箐口之变》这类探讨基层变革发展的书籍,他们所展示的乡村和乡村中的个人,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的集中体现。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7627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