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易卦爻浅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宇放    阅读次数:5609    发布时间:2018-10-09

《周易》并孔子的辞传,后称《易经》,为六经之首,历来神秘,实为误解。何为之首?因为它是学习智慧的书。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把对天地人、事物及其关联变化发展的理解精妙地化为数字定位于“易”中,学习活用它能够启迪人无限的智慧。

孔老夫子习《易》悟而留下了象辞、文言、系传等难得的传世文笔;那么,孔子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精力来为《周易》作文呢?这就是孔子之所以为圣人,是他洞悟《易》乃文化和智慧的源头,极力而推崇之;孔子是《易》面世精解易理的第一人,精彩在象辞中,精妙全在《系辞传》中。

中国文字、声韵、音律、天文、天象、历法、术算、五行、中医、诸子、兵学等等,乃至中国人的思维,无一不是源于《易》。“易”经过不断地丰富完善,核心包括天象、阴阳、太极、河图、洛书、易卦、卦爻辞、五行、人文等易数易象易理,形成完整的易学体系,《周易》及《易经》只是其中以人文为主的一个方面,它涵盖了人方方面面的思维,是智慧的结晶。为什么呢?因为它蕴藏着大智慧,集哲学、数象、数理、抽象思维、演绎推理等于一体,博大而精深玄妙,直抵人的思维极限,让人惊叹。中华文化早期的启蒙与发展全部蕴含其中,它应是一部最早、最新的数字思维哲学书。

《易》不是算命的专业书,而是一部深奥的哲学书,也是一部复杂的汉文字学书、心理学书、信息学书、逻辑学书、预测学书、未来学书和数理学书。不仅中国历史上的大贤大智之人、名医大儒们无不得益于易之精髓,就是反启许多现代自然基础科学和技术应用也可通。 

(一)

首先是数。《易》源于数,天象、河图、洛书、极图、卦象、重卦、爻位是数。数对于启发人的智慧、对物的认识帮助最大,尤其是在人类或人启蒙的时候。卦图、卦象、爻位中数的概念,有二进制、十进制、十二进制、奇偶、和差、对数、几何级数、组合、排列等;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对数就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

把数与人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对事对物的感知认识,直抵人的思维极限,是“易”的一大发明创造。所以,包括已解和未知的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化学、人工智能等等,都可用易数易象易理来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它还蕴含有哪些已经失传了的古人掌握的知识智慧,至今仍是一个迷。 

(二)

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意义上的哲学?

一哲学应有不同的表达和表现形式,不能说中国古代的哲学与西方的不一样,就说中国古代无哲学。难道中国几千年来人的思维思想是混钝的?杂乱的?没有统领的吗?这决不能被忽悠。这个问题不解决,《易》就还是被认为是算命的书或是一些后儒机械解释的儒家易,而不能发掘它是广泛哲学的伟大意义。

二凡是一切具备所谓哲学意义上的要素,并在一定时期对人及其群体的思维、观念、思想、文化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及具指导意义的文本或体系,都是哲学范畴。西方哲学在各个时期都有署名著作文本,对自己本人的世界观或某种思想观念进行详尽阐述;而中国古代哲学是一个长期的体系形成,所以往往没有署名和产生的时间,思维和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不能以此参照西方而否认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中华文化文明中的一些关键因子还没有被完全破译发掘,辨驳显得很无力。

三不能用疑历的态度否认古人的一切创造。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很多古文献没有署名,或人物历史记载不详尽;就在我们自己的史学界,也一直怀疑包括《易》及《易经》等古文献的产生年代,为此纠缠不休的考证注释,把一些天才人物也拖拽其中,以考据考证为显学,严重影响中国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历史可质可疑,做历史学的人注重考据考证,本没有错,问题是没有据证就先否定宣扬再带意识去否定搜证,为什么就不能用否定反证(疑从无)而先肯定呢?难道古人都是胡乱说记?应该相信并肯定,越是古人在文化方面的虔诚心和敬畏心就越是远远超过后人。中国古代思想理论、感知认知的知识在不断的积累完善过程中,这是肯定的。中国古文献定本(或现世本)时间可能靠后一点,定本人(或献本人)贡献再大也不敢贪功署名,这也是古人的敬畏心决定的,但理论体系或献本的大框架是很早以前甚至是在远古都已经形成了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早期文化发展的特色;否则,你无法解释在这期间中国的很多文化现象,也无法解释阐述这期间中国文化历史的进程和过程。

中国早期文化为什么都可以用易理配合易数进行套解?而且是一整套严密得不可思不议的数字系统(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有人在尝试译解,限于题范且不论),这些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天干地支的字、音、义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经确立与应用,说明中国早期的天象说、阴阳、五行、中医等的理论系统在殷商或更早就已经形成了;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很多文字及其字音义在创生的时候,古人就有一套理论系统用数字化给它定位。孔子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并非是空穴来风。

可以想象,中国在远古时代,每个部族为了生存的需要,都有一些聪明的人,对天对周围的物、事观察积累知识(由于对天的崇敬,可能往往从观天开始,称之为观天启慧)。后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一代一代地从部族当中挑选聪明绝顶、并且身体健康的人进行严格的专职培养,再筛选,再继承,成为掌握部族文化的司祭人员(且称之,决非后世巫神),部族之间还可能进行交流,经过几千上万年的积累,有个别绝世聪慧的人的思辨能力(甚或说是外星人帮助)完全有可能超过现代人,这个过程从早期的神话传说中可以一窥。司祭人员后来有专业分工(仅有部份人从事巫神),非常稳定安全,也许某一方面(如天文天象观测)是上千年的稳定积累相传,他们的司职、传承、钻研及专注精神绝对超乎现代人的想象。

到了商周时代,为了统治的需要,司祭人员及其掌握的核心文化,作为国之重器而秘传,是不可以轻易示人的;即便是诸候国需要,也要以隆重的礼仪到王室“请”也才能获授。直到春秋时期,所谓礼乐崩坏,一些秘传的东西才流传于世俗。孔子作为精通“六艺”、“诗”、“书”的学者也才是初见《周易》的文本,但秘传的易理、易象、易数等非文本的内容肯定没有完全流出;随着周王室的衰亡,包括“易”文化在内的很多东西或消亡或遗散于民间,失去稳定传承而不再成系统。以后更由于战乱和始皇帝焚书坑儒,断失更加严重,间有古文本现世,也是各解各说,让后世据证争显不休,这种现象实乃中国古文化的一大遗憾。古人已逝,后人均可率性质古,谁能辨驳?正所谓搅得周天寒彻,湮没了正道。 

(三

学习《易经》必须高度重视《系辞传》。从后世解易可评,圣人不是代代时时出,象辞、系传自孔子出无疑,孔子若一点无解何以推之授之?

《系辞传》应是孔子学习《易》的笔记式的心得记录,虽说稍欠条理性总结,但他把对“易”的理解、认识和应用都作了独到精辟的总结。后世为什么不沿此解易?或是机械解或是神性解,且作为千古之秘吧。

首先是对“易”的理解。“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圣人就“立象以尽其意,设卦以尽情伪”,“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即是“如斯而已者也”。何也?“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最后“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传》之第十一、十二章。

孔子对《易》尚其辞、尚其变、尚其象、尚其占是赞不绝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非天下之致精--非天下之致变--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于此”、“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系辞上传》之第十、十一章。

孔子可谓开明宗义。就是说古圣人把天下一切繁杂的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道理都融于“易”中,但是太过于繁复,往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就创立易卦,把世间所有的道理都包括其中。因为“易”是由一切事物的起点--太极生化而来,能够万变而不离其宗,都是可以探求预测的,这些道理(包括易理)是形而上的、难以具形的东西,把道融于象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象事以制器;如果一件一件、一条一条的理清明白加以铭文,能具形的就是形而下的东西,并且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掌握变化,行之有效才可以,能为天下百姓简洁运用谋福才是伟大的事业;谁能做到这些呢?就只有古人的聪明睿智。对此极力推祟。

孔子把自己所悟彻认识的易理、易象、易卦、卦象、卦爻、爻位、易数逐一总结,可能由于易中的奥妙并没有从周王室全部传出,孔子对卦爻如何相推、相摩、相荡的演化说得比较笼统,对易数的理解也并不全面,仍有一丝神秘感。这也可能是后世一些儒易走偏走窄的一个原因。

但是,孔子对“易”中所蕴含的道理(易理)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也是现代解易所应该遵循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是解易的正确方向。 

(四

对易的理解认识。何为易?通晓天地人事物变化演绎之道并简而行之即为易。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人及其群体对周围世界认识开始的,把所有的认识都叙述下来,在古时记录不便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古人就把一些关键的文字符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按照对世界的认识,创立一个模型,把人的思维活动融汇贯通于其中,即易象易卦的产生。它由万事万物的起点而生,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六十四,八个具象生成六十四个方面与人息息相关的因果(原卦),每一原卦就是这种事因(事由或卦由)的首卦或称起卦,每一个原卦又由八个具象及其因子演化为三百八十四种不同的结果,并进行唯一性的数字定位(爻位),人可以随时而应变。它是一个数字思维系统模型,包罗万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用于方方面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抽卦就只有卦象而无文字,因事(事由)不同,每一种事由的首卦都是不同的,在六十四卦中都有各自认定或预定、甚至是抽爻决定的首卦(起卦),六十四卦中的每一个卦象及排列都由卦由的本首卦(起卦)演化而成;各种卦由的演卦方式方法(演绎)不尽相同,它与原卦(即原卦名)有一定联系,但无必然性;每一种事由中的每一卦每一爻的结果都有预置作为暂定,但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化。每一种卦由(事因)都各自有一整套严密的演绎理论系统,甚至是数字化的,卦爻结果并非是随意胡编乱造,这就是易卦的神妙处。可惜很多东西是秘传或是失传,外人或后人难以窥晓,但决非都是神秘神性化的或完全是迷信;因为,中华文化中的数字化密钥还有待开启,中国文字、声韵、音律、天文、天象、历法、术算、五行、中医等的阴阳属性和数字化仅散见于前人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系统。

毫无疑问,《易》最早主要应用于卜筮,但卜筮不能一概而论,或精于人性、或精于天文、或精于国事、或精于用兵、或精于人运(算命)、或精于冶金等等,非一人全担,而是各有所专。精于天文者必精于天象,易承于天象,精于天象者必精于术算易数,是为天师;精于国事者必精于天下事,是为国师(亦或现代智囊智库);精于用兵者必精于军事,是为军师;精于算命者必精于人生阅历,是为心理疏导;可以说,“易”自诞生起,到成书的《易经》,它在各个方面都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中。

精于人性者周文王及其子周公旦叙之天人合一,即为《周易》,统领天下心,孔子推之作《传》,悟其精义以精彩象辞文言配述之,遂成为易文化的主流;后人仰慕,是统为《易经》,为儒易,成六经之首。尽管如此,它也只是“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易”的全部;可以说,“易”有许多个方向系统。从《易经》经义而研“易”者,往往只得一二,而不得全貌。长期以来,儒易与“易”的其它阐释相互奚落攻讦,是为千古公案,不得要领。

“易”应用于卜筮或是预测,用现代语言来简言之,就是一个数字化的预测模型;用现代科技来描述,就是人工智能的思维刍形,二进制分配定位;系统设计好之后,在范围内无论需要什么,都有结果供人参考优选。

“易”用于社会人文,一句话就是人与事物的联系太过复杂,只能遵循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它从开始设计的演化系统就是如此,逆道而行结果必凶险,人必危。这就如同宗教一样,起到规范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的作用,其实历来中国人内心的宗教就是“易”文化。

(五

“易”作为哲学的辨识。

易理中世界是由太极而生两仪,是为阴阳,阴阳协和而生万物,生四象,再生八象,易象中八个具象要素(天地、水火、山泽、风雷)都是人和事物存在、并与之存在必然关系的自然要素,一切人与事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道),结果是必然的,也是可知的。这完全是中国古人早期的一种朴素辨证唯物观,是哲学形式的必要要素。自易出,政教绝;不知要怎样的哲学世界观才能使偌大之国达此尽地。

易数就是把易象中的具象要素及其因子进行系统化数字化的演绎逻辑分配,并给予唯一性的定位结果(即二进制的卦爻位);具象要素及其因子越丰富,分配(分析)就越精准,这是准确预测的必要条件;反之,人与事物的发展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必将受到惩罚(即卦爻中的凶吉)。因为具象要素及其因子随时空和人与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只有模型,没有定式,任何一个定式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暂定形式。这个模型的建立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果,是哲学的必要条件。

如果具象中的要素突破了原有的八个要素,就要与时偕行,适时调整,建立新的模式。如果具象要素及其因子突破一般人的思维极限,就只有部份聪慧的人能够灵活应用,再突破的话(现存的卦象是八个具象要素的三爻卦演两重卦,如果具象要素复杂,变为四爻卦或五爻卦,再演两重或以上,那具象和卦爻结果就是海量),那可能就只有借助于现代人工智能了。依此模型可以尚其辞、尚其变、尚其象、尚其占,人类之未来、国之大事、人之小事,无一不可预测,以趋利避害。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人与事物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比之现代预测学、未来学理论而不输;与现代气象学、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等何其相似。

易理、易象、易数思维综合起来,“易”就是人的形象思维(感性思维)遵循一定的变化原则、按照严密的数字逻辑进行数字化分析分配定位的思维,简言之就是数字化模型思维。具体应用来说,“易”就是一个随机的数字化模型的思维方法,因为它纳入决定的要素和因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对于同一样事物或不同的事物,“易”不是也不会教你既定的怎么办,只是教你怎么想,在人脑中具象定位(卦与爻)给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想通了你自会有应变和办法。它不是单纯的形象思维,也不是单一的理性逻辑思维;是一种科学的、高明而又高级的复杂思维模式,是哲学的高级形式。

易是教给人数字化形象思维的方法,不是呆板的具象认识总结,是人的思路思维汇结,抽一丝便是大智慧。老子循之而出五千言,孔子悟之而成圣人。

如果从哲学“爱智”的原意出发,“易”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教人学习智慧、启迪智慧、获得和拥有智慧的一种方法。

 

“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大宝藏。易思维模型具有无限的吸纳性、包容性、坚韧性、灵活性和恒久性,与中华文化相生相伴。

《易》是一部中国最雅也是最俗的书。最雅因为它是中华文明文化的源头智慧,是文化的圣经,是思想、思维、思路的总汇。最俗是它广泛存在于中华民俗文化之中,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潜意识里,是文明生命活力的源代码基因。

我们外有哲学思辨的忽悠,内有解《易》的纠缠,近有百多年衰落的文明反思。易学直到现在,或历承呆板,就文本学文本;或故弄玄虚,招摇撞骗;故而人们不屑或是忌谈《易经》,与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没有回归到正确的地位,甚有被抛弃之隙。历代为何把《易经》奉为六经之首?传统文化若失去易之精魂,即失却了活力灵性,无论现在如何摇旗呐喊,终是苍白。文白且穷,无可救药;文白而富,称之土豪。自信何其难哉!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今天,应该是用《易经》文本来学习“易”中的智慧,并且完全可以用现代知识来系统地诠释易之精义,不再盲目批判否定,也不盲目崇信;正确理性对待易学,使之重新焕发出智慧之光,再塑民族文化之灵性,这应是现代中国人自己的责任。

与时偕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有同人。

 

 

[编辑:周驰]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783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