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重读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又有一番新意。我所称之新解,是以一种新视角来观察当时毛泽东写诗词的意境,洞悉毛泽东的精神境界。
让我们先欣赏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原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自揭秘密何在——意在毛泽东指挥
1962年5月9日,诗人毛泽东,他自己对这首词解释得非常妙。毛主席在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
“我对于《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这是作者(指毛泽东)告诉我的”。“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解诗之难,由此可见”(注:有删节,现在加的黑体重点符号)。
毛泽东借郭沫若之口,传递了什么信息呢?个人新解,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时间问题。回答写词是不是当时作战时写的问题,词是后来写的,不可能是过娄山关时马上吟诗。二是战争指挥权问题,娄山关作战是毛泽东指挥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一句,说明娄山关战斗是毛泽东亲自指挥的战斗。三是词的意境问题,“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景物观察”“突然遇合”。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自揭这个秘密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目的。其一,写诗填词,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要解读得太离谱;其二,向外界披露娄山关战役是毛泽东亲自指挥这一重大历史事实。毛泽东自揭作词的秘密,用意正在于巧妙地告诉世人,红军的大转折背后的指挥家是毛泽东本人。
作者构思何在——宣示壮志越千年
毛泽东为什么突然想到写《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而来,古人对李白的忆秦娥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毛泽东在桐梓翻阅过《桐梓县志》,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回忆录中介绍这事。桐梓是李白被谪流放地,《桐梓县志》记录有李白六首诗。李白诗仙的诗,正是毛泽东要想超越的对象,因此,毛泽东极有可能是阅读了李白诗受到启发而作《忆秦娥·娄山关》。
李白《忆秦娥》原作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这词是抒情小诗。但它的主人公不是抒情诗人自己,而是思妇秦娥。诗人是通过刻画秦娥这个形象,表达自己吊古怀今,伤离念远的思想情绪的。诗人自己,却深深隐藏在形象背后。李白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境,有声有色,有写实,有想象,有闺楼凄清的夜景,也有壮观苍凉的帝都黄昏风光,处处都蕴藏着女主人公的感情和心理。
李白词中有“咸阳古道”,而毛泽东词有“雄关漫道”,李白的词中有“西风残照”,毛泽东词有“残阳如血”,用词都很接近。毛泽东用“忆秦娥”词牌,就是想挑战李白,成为千古绝唱的最有价值的诗句。毛泽东是借景色写战争与政治主题,而李白只不过是情歌王子而已。古今对比,意义自然显现。
为什么毛泽东要挑战李白诗仙呢?最根本原因是他要创造一个超越盛唐的新中国。这是伟人的伟大精神,是这首词透出的凌云壮志。
作词意义何在——目的坚定必胜信念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经过一翻激烈的斗争,使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经土城战役失利,红军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回师遵义。娄山关大战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是毛泽东亲自指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那么,毛泽东对这次大转折的看法与今后的前途艰险,都蕴藏《忆秦娥·娄山关》词中。“而今迈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诗,是毛泽东的得意之句。就词句中,第一个“从头越”,就是表明一定要胜利,而第二个“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意味着战争更加残酷,有更大的牺牲与流血。还让人们联想到,就是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夺取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自揭作词的背景意义,就在于坚定革命信念,鼓舞红军将士必胜之决心。
重读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感觉到伟人毛泽东的智慧超越古今,他借助文化娄山,向世界表明,这场大转折就是毛泽东指挥的,中国革命是一定要胜利的,而且建立的新中国,必定是要超越历史上最好的盛世。
从《忆秦娥·娄山关》中看出,毛泽东的精神境界,是超越历史时空最伟大的智慧高峰。这也意味着,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编辑:黄先兵】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