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论农民的局限性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二秧子    阅读次数:9019    发布时间:2020-03-04

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代中国又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大国,那么农民则在这个历史上存在了5000之久,在这5000多年的时间,农民局限性到底有没有改变?这是一个让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纵观中国的历史,纵有陈胜、吴广起义反秦这一说,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如果说这单单这一个例子不能够具有充分的说明性,在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以失败告终,这两个例子不谋而合,不能说是偶然吧?那么如果不能的话,则不得不说明农民始终存在有一种局限性,始终不能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话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反秦成功,除了秦国本身宦官当道,残暴无比,赋税沉重,民不聊生的自身缺陷外,还有项羽在反秦当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反观近代,之所以红军能够南昌起义,突破五次反围剿,25000千里长征,也不想想看这红军里有多少名垂青史的人物,有黄埔军校的高材生,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的领导人,这些人他虽然说是农民,但他们这些人早就突破了所谓的农民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称为他们是存在农民局限性,即使他们起义成功,这不能仅仅归功于他们的功劳,每一件重大的事情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否则纵使有飞天之力,也难以成功。

西方的海洋文明赋予了西方的劳动人民足够的宽广和辽阔,以至于他们的境界和看法早就提高到很高的水平。反观中国封建社会的5000年,人民处于封建统治下,思想和行为早已经被所谓的三纲五常所束缚,再加上东方的大河文明,本身就有足够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海洋和大河始终有本质上的区别,一种是辽阔无比,一种是界限分明,这也就导致了农民所处的环境是是闭塞的,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自然而然,其思想也受到大河的影响。这也足够说明沿海地带的人民和身处内陆的人民对社会、经济、政治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农民的局限性在于对本身的认识不够彻底和对未来的展望不够强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农民,应该强烈保持对社会主义未来新时代的强烈向往和逐步提高对自己本身的认识,从而打破农民的局限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要想打破农民的局限性,有谈何容易?从一个家族而言,多数人希望的是一家比一家混的差,而不是那种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例如:如果老大家出了一个大学生,那么老二想到的并不是出钱出力供自己的侄子上学,而是想方设法的和老大说读大学,其实也没什么用?到头来还是得找工作!如果老大头脑灵光,没有被老二的话说动心,就算有一天老大去找老二借钱,老二也一定会无动于衷,因为老二不希望以后老大孩子有出息之后比自己混的好,所以他一定会拒绝。这就是农民的局限性,不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

一个真实的例子,之前村里面有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每一年回来都特别低调,凡是人们见到他都问在外面咋样?他总说自己混的不好,和她年纪一般大的年轻人,也就是和他从小玩到大的兄弟问他,看有没有什么活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总说没有,说自己也没争到钱,说我连自己也没挣到钱,我总不能带着你们一起去吧?听他这么说兄弟们也没多心。但是偶然有一天一个同事看到他,问他在村里怎么这么低调?不是挣到钱了吗?这些话被他兄弟们听到后多心了,从此他们家有什么事情也没人过去帮忙,到最后老太太生病也没人帮忙送去医院。

之所以回村以后低调,还有不告诉村里的兄弟自己在外面混的好,就是怕多年以后自己会被兄弟们反超,丢了面子,所以在村里就装的格外低调,到最终也害了自己,倘若他的思想能够大度一点,带着兄弟们一起发财致富,不仅自己母亲不会因为送医院不及时而去死,而且自己的兄弟们已会一辈子感激自己,带他们出去打工挣钱。

这是什么?这就是农民的局限性,既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对未来有一种强烈的向往,当然更不可能对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从而使整个社会有巨大的进步和提升。若要想打破农民的局限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得提高农民的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要想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那就得靠整个社会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

党和政府早就提出要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相关理念,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打破农民早期存在的局限性,以求在未来的时代当中创造出农民应该产生的价值。只有充分的使农民认识到自己本身的问题之后,然后在集中力量进行解决,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对科技农业的创造性。

农民始终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只有把农民的利益得到重要的保障,思想得到逐步的升华,这样才能使得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质的飞跃



(编辑:纤手香凝)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40768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