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力书写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壮丽华章
《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新书上市
《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林超俊 著
定价:48.00元
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致敬时代楷模,谱写青春之歌。在黄文秀不幸遇难一周年之际,为缅怀时代楷模,宣传先进典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具体指导下,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近日正式与读者见面。本书作者林超俊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确定的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他的创作切实做到深入一线、扎根人民。作者作为土生土长的百色壮族人,这是一本百色人写百色人的书,而本书的责任编辑姚龙生曾担任过两年驻村第一书记,所以这也是一本第一书记编辑的关于第一书记的书。
作为国内外第一本关于黄文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系统全面、取材独特、视角多维,书中用翔实的材料、细腻的笔法、感人的故事全方位地呈现出了黄文秀成长求学、毕业回乡、驻村扶贫、青春奋斗、不幸遇难的人生轨迹,其中许多材料尚属首次呈现。可以说,这是一部能真正震撼你的心灵世界、真正燃烧你的情感火焰、真正愉悦你的阅读观感的报告文学,同时这也是一部倾力书写新时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是一部能够传递新时代的扶贫好声音、讲好新时代中国好故事的精品力作。
本书的采访和创作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采访人物故事,通常都是与主人翁面对面开始的。然而这次不同,作者要面对和追寻的这个女孩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所有追问只能另辟蹊径。于是,作者就用上当年他在法院工作办案时最原始的办法,逐一去实地探访、寻问。在这期间因为还要上班,作者几乎没有外出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只能把所有的节假日、双休日全部用上,不断地穿梭在城市和乡村各地,南宁市、百色市、田阳区、乐业县、新化镇、那满镇、百坭村……从文秀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和老师,到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同学和老师,从与她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事,到村干部、村民尤其是她帮扶的贫困户……在10个多月的采访过程中,作者行程2000多公里,记满了12本笔记,积累一大批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在疫情期间不便外出时,作者还通过电话、微信和视频等方式采访有关人员……整个过程可谓殚精竭虑,历尽艰辛。
本书的出版体现了新时代出版人的责任与情怀、使命与担当。2019年7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开始筹备《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组稿和编辑出版工作,经过一系列选择和考量,最终与林超俊达成合作协议,为本书的创作打下基础。2019年7月,广西人民出版社与林超俊基本敲定书稿的方向、提纲、体例、架构,林超俊随即着手该书的写作。2019年7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组成专题小组到百色开展学习调研。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林超俊潜心采访和创作,并与广西人民出版社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不断完善书稿内容。2020年3月,作者在完成初稿之后将其交给出版社,出版社把这本图书作为全社的重点项目来抓,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全程跟进,组织协调全社各个部门进行配合,全力投入这个图书项目编辑出版工作,并多次组织召开研讨会、编写会、审稿会,虽然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但我们在内容导向和编校质量上没有丝毫放松,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进行了10多轮的校对、审读和检查工作,同时在图书印制上紧盯每一个细节,确保不出任何印刷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这本书从组稿、编辑、出版到之后的营销、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无不体现了广西人民出版社主动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出版担当,无不体现了广西人民出版社勇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的出版使命,无不体现了广西人民出版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出版理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黄文秀对于理想与信念的绝对忠诚,对于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坚守,对于梦想和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宣传弘扬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及其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事业,奋力书写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壮丽华章。
正如本书的作者题记所说的那样:“青春最好的开端,在于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去奉献祖国,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建设祖国。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之青年必将奋发有为,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