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热血化墨诵青史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李光华    阅读次数:15528    发布时间:2020-11-03

热血化墨诵青史

                      ---读辛词,品稼轩


醉里挑灯看剑,梦里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两宋词人,苏辛并称。在北宋,苏东坡崖岸高峙,一骑绝尘;在南宋,辛弃疾星耀银汉,长空启明。宋词中,最让人口齿留香的,也是这两位难分轩轾的大家作品。同为豪放词的代表,读苏东坡,有大气豪放之感;读辛弃疾,则总有慷慨悲歌之愤。而最让后人对辛弃疾感叹的,是他永远未能实现的收复中原的壮志。空留下一腔鲜血,喷洒书纸,千年之后,仍铿锵如金。一首破阵子,道尽了辛弃疾永远的遗憾。

世人皆知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是一位文人。但这恰恰是辛弃疾最大的悲哀---他的志向,原本是以一军统帅的身份,带领十万大军,收复河山,还我中原!而他在历史上刚刚显现出最初的光彩时,也恰恰是以一个军人的身份,陷阵克敌,声震四方;但他最后留在青史上的身份,却是他并不在乎也并不看重的词人!

辛弃疾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先是北宋与金国联盟攻辽,兵败燕云,金国独立灭辽;随后金国大举南下,攻灭北宋,掳走宋徽宗父子,无数中原女子遭到难以让人叙述的凌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至今让人痛愤的“靖康之耻”。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山东已经全部沦陷为金国占领区。虽然生活在金国治下,但辛家世代出任大宋地方官职,对大宋一直忠心耿耿。祖父辛赞虽被迫在金国为官,却把对大宋的忠心灌输给了辛弃疾。沦陷区汉族百姓在金国统治下的痛苦屈辱,也让年幼的辛弃疾怒发冲冠,立下了驱逐敌寇、恢复中原的志向。

公元1161年,金国再次大举攻击南宋,在沦陷区“签军为兵”,大量征发汉族百姓从军。山东百姓不堪压榨,纷纷起义反抗。年方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起兵反金,带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加入了当时声势最大的耿京起义军。1162年,辛弃疾奉命与南宋朝廷联系,归来时,却听到一个噩耗: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二十万义军,除被张安国胁迫的几万人投降了金国,其余全部溃散。辛弃疾除了身边的五十名士兵外,再无一兵一卒。首领遇害,军队不存,此时的辛弃疾,当何去何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162年2月的一个夜晚,叛徒张安国正在为自己就任金国济州知府在营帐中置酒高饮,满帐中除了义军叛徒,就是金国军人。正是酒酣耳热之际,铁蹄踏破帐门,辛弃疾带着五十勇士冲进叛军大营,在满帐金国军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中,擒住张安国,带领一万多名不愿为敌效命的义军将士,风驰电掣般冲出敌军营地,直向南方!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这首《鹧鹄天》上半阕,是老年辛弃疾回忆往事时所写。千年之后,当人们阅读这首词,词间那种少年雄姿,那种英风伟烈,那种视死如归的气概,那种万千敌军中任我横行的风采,仍让人心动心折,不能自已!  

带领一万多将士,辛弃疾从几千里之外的沦陷区向南而行。后世读过红军长征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无后方、无后勤、无支援的敌占区行军打仗,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后世以强悍闻名的红军,在经历了万里长征之后,也折损了绝大部分部队。然而,二十一岁的少年人辛弃疾,却在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千里转战,将一万多将士几乎完整地带到了长江边,渡江到了南宋首都建康(今南京),创下了一个奇迹!初出茅庐的辛弃疾,就这样以一个军人的身份,如流星般横空出世,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苍天有眼,如果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如果这时的南宋皇帝是朱元璋或者刘裕这样的英雄,那么,辛弃疾后来的一生,将是他自己设想的那样,以一个军事统帅的身份,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伐中原,驱逐敌寇,还我河山!热血化墨诵青史。

---读辛词,品稼轩

 

然而,历史不容许假设。

回到南宋的辛弃疾,因斩杀叛徒、率军南归的壮举,在朝野间引起极大轰动,史载宋高宗见辛弃疾时“一日三叹息”,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自此开始了辛弃疾在南宋的仕宦生涯。然而,与辛弃疾的梦想相反,在经历了南宋初期几次大战后,宋高宗早已失去了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一心只想偏安江南。为了达成与金国的和议,宋高宗不惜答应金国“必杀岳飞,而后和议可成”的条件,杀害了坚持抗金的大将岳飞。来到江南的辛弃疾,空有一腔雄心壮志,却再没有了杀敌报国的空间。

辛弃疾在南宋担任的,都是转运使、安抚使之类的职务。这些职务,往往是在一个地方独当一面,有着很大的权力。从这个方面讲,朝廷对辛弃疾还是重视的,也清楚辛弃疾文武双全、军政全能。然而,南宋骨子里那种畏敌如虎、放弃中原的软弱本性,与辛弃疾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志向南辕北辙。这不能不让辛弃疾感到苦闷。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菩萨蛮,是辛弃疾在江西提点刑狱任上所写。这时的辛弃疾已经是三十七岁,正值男人的黄金阶段,但他收复中原的梦想却依旧是梦想。纵然他日日“西北望长安”,但沦陷在金国的“长安”---汴梁,却依然隐藏在无数山的背后,空让多少行人流泪。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来到江南的辛弃疾,身居高位,生活优裕。但在他心里,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沦陷在金国治下的家乡,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带兵北伐,击败金军,收复中原。在日复一日的期盼中,时光流逝,容颜渐老,但那颗为国而战的心一直在跳动。辛弃疾不仅把这种希望埋藏在心中,还把这种希望也寄托在了自己的朋友身上。这首水龙吟,是辛弃疾写给自己的朋友、曾任礼部尚书的韩元吉(号南涧)的。与辛弃疾一样,韩元吉也是北方人(汴梁),也是在靖康之变后南渡,同样有恢复中原的志向,也同样在词作上有着不俗的功力。共同的籍贯、经历、爱好,让辛弃疾和韩元吉成为了好朋友。两人经常诗词唱和,共抒情怀。在韩元吉的寿辰上,辛弃疾写下这首水龙吟,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祝寿,更是对好友的期盼和鼓励。他是真心希望,韩元吉能够象历史上的恒温、谢石一样,在与敌寇的战场上,立下不朽功勋。故而言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同时,也与朋友相约功成之后,“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再为韩元吉祝寿。只可惜,这美好的相约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辛弃疾收复故土的梦想从未放弃。他虽然是文人出身,却在军队中成长,更指挥过万人以上的军队千里转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堪称文武双全。他的文学才识和家族遗传,决定了他“还我河山”的志向无比坚定;但优秀的军事素质,让他具备了冷静理性的眼光。公元1206年,南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准备北伐,任命辛弃疾为宋金前线的镇江知府,予以重任。毕生都在梦想着收复故土的辛弃疾,在北伐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完全支持韩侂胄的。但在发动北伐的时间和战机上,却和韩侂胄有着很大分歧。辛弃疾与金军多次交手,南归后又悉心收集金国情报,对金国的虚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当时的金国,相比南宋在军事实力上还占有优势,南宋还需要多年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北伐成功。然而韩侂胄没有了等待的耐心,在与辛弃疾产生分歧的情况下,将辛弃疾免职,断然发动了“开禧北伐”。结果不出辛弃疾所料,南宋惨败而归。这是“隆兴北伐”失败之后,南宋遭遇到的更大的一次北伐失败。这次北伐的失败,虽然在辛弃疾的预料中,但这种成功的预料,更让辛弃疾痛心疾首。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在“开禧北伐”失败之后在极大的痛苦中写成。江山破碎,正需要英雄力挽狂澜,但在何处寻觅刘裕(小名寄奴)、霍去病(曾兵出塞外数千里封狼居胥)那样的英雄?草草出兵,结果反被敌人打到长江,再次成就了敌人如拓跋焘(小字佛狸)一般的威名。而此时的辛弃疾,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步入了晚年。投入倾国之力的“开禧北伐”失败之后,辛弃疾明白自己无法在有生之年实现收复中原的梦想,纵然不甘,却也不能不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疑问了。

历史终究没有给辛弃疾一个机会,让他实现自己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梦想。他的一腔热血,最终只能在笔墨之间挥洒,给后人留下一首首慷慨悲壮的诗词,让后人诵读,如品青史。“国家不幸诗家幸”,山河破碎,家国沦丧,给辛弃疾提供了无数写作的素材,也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词作。但任何一个读到辛弃疾作品的人都相信,在他的心中,他从来没有想到做一个伟大的词人;他的梦想,始终是做为一个军人,为了山河重光、国家强盛而战。正象他写给好友陈亮的《贺新郎》中写的那样: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正是因为有了辛弃疾这样“到死心如铁”的男儿,中华之天,才能裂而重补,金瓯重固。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121010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