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通俗叙事里的红色传奇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荣誉    阅读次数:19004    发布时间:2022-11-21

——兼谈何开纯《山鹰》的写作特色


2022年夏秋之际,何开纯长篇小说《山鹰》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因为他潜心创作近三载,五易其稿,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同样,《山鹰》的出版,也为黔北文学增彩,它丰富了以乡土文学为主流的新视野、新领域,可以预知,随着时间的沉淀,《山鹰》一定会进入更多研究黔北文学评论家的视野,引起更多的读者探寻遵义这块红色故土的兴趣。

《山鹰》取材于1935年3月发生在黔北川南的“石顶山武装暴动”,也称“石顶山起义”,它是由中共泸县县委领导中共赤合特支发动的。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正在黔北“四渡赤水”,起义的动机很清楚,策应中央红军由泸州到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侧面减轻中央红军军事压力,“石顶山武装暴动”前后坚持了50多天,吸引了两三千国民党军队围剿,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暴动最终失败,付出了100多游击队员的生命代价,主要军事成员杨其生、王合廷都英勇牺牲。“石顶山武装暴动”史实很悲壮,但被“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遮蔽了光芒,成为川南黔北街头巷尾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传说。作者拾取这段红色历史,用通俗小说的形式进行艺术加工,体现作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一、传承通俗小说的叙事风格

何开纯是黔北赤水土生土长的乡土作家,了解乡村,熟悉乡村,也热爱乡村,他此前所有的中长篇小说《笔难画》《独臂村医》《桃园兄弟》《磨盘寨》等都取材乡村生活,这是作家所擅长的,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支撑。如何讲好这些乡村故事,他选择了中国传统的通俗文学的路线,通俗文学与乡土文学是近亲关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也许是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唐》或现代小说家张恨水小说的影响。何开纯明显受明清通俗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较深,他的上述中长篇小说都采用传统通俗文学表现手法,具体说,一是形式上模仿章回体小说结构,二是语言上选择乡村俗语、俚语、歇后语,既接地气,又生动,还富有哲理。

然而,这次却有些不同,《山鹰》选取的是严肃的红色题材,有别于他以前熟悉的乡土题材,这是作者一次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尝试。

首先是遵循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叙事。《山鹰》共安排28个章节,故事情节随章节演进,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徐徐展开,每章有结构严谨的十四字小标题,语言精炼、概括了该章节的中心,让读者一目了然,如第三章小标题“小师妹遇险获救,乡恶霸夺宝逞凶”。每章节末尾还巧妙设置悬念,勾起读者续读的欲望,如第二章结尾“要知黄英事如何?请看下章诉从头?”。另外,每一章节的末尾都有四句七字诗作结,平添了几分文采。这种明清章回小说结构叙事,是一种文化传承,显示了作家传承传统文化高度自觉。

其次,是通俗语言叙事。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这里的通俗语言是相对普通话书面语而言的。作家出身农民,长期在基层工作学习,尤其向农民学习语言,所以《山鹰》的语言最接近民间俚语,还原地方方言,有的还显得“粗俗”,但这些不加修饰的语言都显得真实,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那么贴切。第三章写李板斧带人抓王老五,王老五逃跑后欲抓师妹黄英,黄英有习武功底,显得少年老成,面对李板斧,她说:“哟!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啊!”这样的语言描写,符合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富于哲理的歇后语或口语带来的诙谐幽默

鲁迅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作家何开纯从事计生工作20多年,长期与农民打交道,不仅积累了很多“田坎文化”,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他笔下好人坏人的喜怒哀乐都在他幽默的语言下现出原形,有的辛辣讽刺,有的化解尴尬,或付诸一笑,博取一阵轻松。《山鹰》的语言大量使用民间俚语,一大原因是作者有意娱乐读者,这或许是严肃文学所不能容忍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小说的主题。

《山鹰》选取的红色题材是严肃的,但讲好这个故事不能像写党史那样严谨没有情感,用通俗的语言文学的手法去展现这个红色题材,不仅是传播的需要,而且显得非常必要。“船到中流水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样的口语既直白,又富有哲理。“半斤放在四两上,翘上了天。”“一根筷子吃面条,单挑。”这样的歇后语既幽默又生动,骂人不带脏话。“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辛辣讽刺国民党政府繁重的苛捐杂税。“一口鼎锅一个盖,自己婆娘自己爱”这样的俚语接地气,又入情入理。小说里,作家信手拈来,大量运用民间俗语、俚语、歇后语,创造了诙谐幽默的阅读环境,给读者带来轻松、愉悦和享受的乐趣。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543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