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坚持红色传承又一新品力作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刘青祥    阅读次数:21802    发布时间:2022-11-23

——阅读长篇小说《山鹰》研讨文稿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赤水作家何开纯先生创作的长篇红色文化主题小说《山鹰》正式出版发行了,值得祝贺。这是继赤水作家祁成德先生创作《红旗飘扬石顶山》之后,又一部以红军四渡赤水时期爆发的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石顶山起义为背景的红色文化作品,其创作过程呕心沥血,十分不易;而且在经济下行形势下,自筹资金出版印刷,非常难得,令人敬佩!

读《山鹰》后感到情节生动,跌宕起伏,让人仿佛处于80多年前的艰苦岁月。《山鹰》以石顶山武装起义历史背景为题材,把握基本历史事实,对相关人物进行虚化,大胆、夸张地运用虚构艺术处理手段,丰富拓展细节和故事情节。作品情节曲折,融入地方文化、方言,既注重贴近区域实际,又做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尤其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地方当局欺压贫苦百姓,人民群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的场景。有力地印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贫苦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迫切性、必然性。小说共二十八章,每章末尾均以一段押韵的结语小结,并设问引出下文,使读者产生悬念,实现引人入胜的效果。颇具章回小说风格,可见作者的精心谋篇布局,可谓用心到位。对主人翁王老五形象勾画鲜活、生动,让人感到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对土壕劣绅和反动当局盘剥大山深处少数民族同胞的行径深恶痛绝,颇具典型性,为革命之火传播埋下伏笔。文中对王老五与小师妹之间的情同手足,相互牵挂演绎出英雄侠骨柔情,使之更贴近现实生活。场景描写充分反映川黔交界石顶山地区交通闭塞,条件艰苦,革命斗争的艰辛。如第一章开头用一首山歌描述石顶山山势险峻:

黔北有座石顶山,川黔边界各一半,形如凤凰展翅飞,三道石梯似鼻梁。

再比如形容石顶山贫苦群众时也用了一首山歌:有女不嫁石顶山,一天到晚把门关。碗头装的沙沙米,肚皮烤起火斑斑。

不由得使人想起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湖南汝城妇女徐解秀接受红军捐助半条被子的故事。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路过湖南省汝城县文明司(今文明瑶族乡),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进沙洲村,许多人都上山躲了起来。徐解秀由于生孩子坐月子,又是小脚,就留下来带着婴儿在家。有3位女红军来到她家借宿,她们看到徐解秀的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就打开她们的被包,拿出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入睡。临走时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徐解秀推托再三,争执不下。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并且对她说:“红军同其他部队不一样,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3位女红军随大部队走后就再没了音讯...。新中国成立后,徐解秀与半条被子的故事便传开了。我曾听外公说过,以前的群众非常贫苦,有的孩子10多岁了还没有裤子穿,冬天家里只能盖棕毡。新时代的人没有经历过,根本无法想象到。

作品中创作山歌很接地气,使叙述更加生动,有助于读者了解一些细节情形。故事正能量十足,令人深思,回味无穷,使人深受教育,催人奋进,不由想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来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感恩生长在今天和平幸福的新时代。

贵州是红色文化的沃土,赤水更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富矿。赤水毗邻川渝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上曾为兵家必争之地,人民群众饱受战乱之苦。辛亥革命后,受桐梓系军阀割据统治,依托赤水河经长江与川渝商贸往来的便利,兴办造币厂、兵工厂等,向外扩充地盘。在全省率先形成工业经济实体和产业工人队伍,成为革命思想传播的条件之一。早在192912月,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委员会(简称赤合特支)就在此诞生,组织发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19351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曾转战赤水县境,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相继黄陂洞、复兴场等地发生战斗。青杠坡战斗后,中央红军于129日在猿猴场(今元厚镇)、土城一渡赤水,许多军民鱼水情故事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流传至今。从1929年中共赤合特支在赤水建立至赤水县解放的20年间,赤水地方党组织在曲折中发展,在起伏中壮大,经破坏、建立、再破坏、再建立的曲折发展过程,但革命历史并未间断,党的活动从未停止。从而培育了一批有志青年投身党的事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共产党员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节选自《中国共产党历水历史第一卷(1927——1949)》20151月)。

“石顶山起义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唯一一次由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以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为目的的武装起义”(选自《遵义革命史话》(20165月))。在中央红军长征二渡赤水重入遵义期间,贵州省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赤合特支在泸县中心县委宣传委员李亚群的领导下,组织发动王合廷(苗族)领导的鸟枪队等地方武装200多人,起义队伍的名称为“川滇黔边区工农红军游击纵队”,分设2个挺进中队和2个赤卫队。分设军事、政治、后勤3个部,杨其生任纵队长,李亚群任纵队政委,余德彰任政治部主任。于1935310日在川黔边区赤水、合江、叙永三县交界的石顶山暴发了武装起义。奇袭大同场、夜袭五通场、公审处决了大地主刘丕平,当场向群众开仓分粮,缴获步枪30余支,马刀7把,子弹2000余发,沉重地打击了地方反动统治,国民党地方反动政府十分震惊,调集周边3县军阀进行围剿。游击纵队在坚持孤军作战一个多月后,纵队队长杨其生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队伍被打散,纵队政委李亚群、政治部主任余德彰、冯剑魂等人被迫转移,虽然起义遭受了失败,但是给川黔边区国民党及其地方军阀以沉重打击,牵制了周边敌人,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后来冯剑魂等人辗转到达陕北根据地继续投身革命,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石顶山革命武装起义虽然遭受了失败,但是给国民党当局沉重的打击,唤醒了川黔边区贫苦群众,让他们坚定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在当地播下了革命火种,奠定群众基础。

2015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视察时作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作为中共党员和党史爱好者,理应带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坚持红色传承,讲好遵义故事的要求,讲好红军长征在赤水的故事,讲好红军“四渡赤水”故事,讲好红军长征期间赤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支援红军,策应红军的军民鱼水情故事和开展斗争艰辛。让红色故事教育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做红色基因传承人。

何开纯先生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山鹰》,曾经付出大量心血从事前期准备。在仔细研读石顶山武装起义这段历史的基础上,多次到石顶山和周边月台山、三道梯等区域实地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收集田野资料,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加上退休前长期在赤水乡镇一线工作,作风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对地方风土人情十分熟悉,收集掌握了大量素材。从而使创作的作品非常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人能真切感受与川黔边地区真实情况,联系实际有水乳交融之感。

文中还运用大量歇后语(俗称言子)使乡间气息更加浓郁,更加有趣。在此之前他曾在人口计生协会工作多年,创作的作品在全国人口文化宣传活动中多次斩获殊荣。近几年他加入赤水红色文化研究会并出任会长,在地方红色文化挖掘传承中,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和汗水。许多人对他的所作所为不理解,认为退休了可以在家享清福,但他却退而不休,为红色文化传承和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四处奔走,竭力呼吁。其实,这些不理解的人不知道,何开纯先生的行为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更多的是带着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为地方红色传承奉献自已,真正做到燃烧自已照亮他人。他倾心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山鹰》,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地方红色故事、讲好四渡赤水故事的具体传承行动。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目标,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和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尤其需要总结发扬好党的百年斗争经验,发扬斗争精神,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何开纯先生的行动值得我们学习,创作作品《山鹰》红色文化主题鲜明,具有吸引力、趣味性,更具教育引领作用。期待市内能推出更多像何开纯先生这样的作者,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传承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更充分地发挥教育引领作用。我们文史爱好者、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立足地方红色文化题材,创作群众闻乐见的红色题材作品,开展红色文艺节目表演、唱红歌等营造红色传承良好氛围。坚持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宣传好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引领作用,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刘青祥,男,汉族,中共党员,贵州赤水人,45岁,大学本科文化。现任赤水市政协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贵州省党史学会会员、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员。曾多次撰稿参加全省、遵义市党史系统理论研讨活动、遵义渝南历史文化研讨会和赤水地方党史研讨活动,撰写文稿《红军四渡赤水精神探讨》《四渡赤水的历史地位探讨》《中央红军转战赤水和红军游击队的战斗探讨》《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内涵》等曾在贵州省、遵义市党史系统期刊登载。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6855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