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稚子诗天成,歌声振林樾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张省吾    阅读次数:41820    发布时间:2022-12-11

稚子诗天成,歌声振林樾

       ——评黄昭龙的组诗《礼赞云朵:我吸白云里的蓝墨水》


自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文学出现过两次创作热潮,但近年来,特别是儿童诗歌方面创作形势低迷,乃至陷入边缘化困境。再加之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童诗存在内容简单、形式口语、内涵浅薄等诸多问题,儿童无法从中获益,故而对童诗存有质疑心态。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版商注重畅销图书而忽视了童诗的传播,以此童诗的地位一落千丈。当然,目前学术界多倾向研究童诗的艺术风格,对童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出路则少有思考。

黄昭龙,是我最近接触比较多的一位诗人,但他已经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耕耘了一千多个春秋且成果斐然,而他,却只有十余岁。其实之前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他诗歌的评论,也算是神交已久吧,我因为他的天才诗性而慨叹,这样一位小孩子已经把他的人生道路开拓的相当宽阔了,或者说,他走出了一条相当有厚度的人生道路。当然,我不能预言他以后能够成为什么样子,但就现在而言,在相当一部分同龄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之际,他的指尖却是墨香袅袅,他已然塑造出了一座文学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他沂水舞雩、扶摇而上。

云,该有怎样的形态,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有万千种解释,在黄昭龙的眼里,云是有神性的。这个神性并非属于宗教类,而是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掺杂任何尘世羁绊和挂碍的洞察力。他饱含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力,甚至他有那么一股执着劲儿——看云不是云,是云又是云,他能逮着头上的那片云,洋洋洒洒、笔舞思涌。“一栋楼的避雷针/正好把白云/给插住了  一定是大楼/要尝尝/白云雪糕甜不甜”,诗中首先肯定是惊叹于高楼大厦,大有“对此可以酣高楼”之意,其次云层掠过楼顶之际,黄昭龙想象成高楼舔舐雪糕,其中不免有他本人贪嘴好吃的想象。但再深挖一点,这诗是有点而现实主义的味道,“白云”或许是雾霾呢,在高楼大厦密布的城市中,蓝天白云只能从互联网上看到,他把现实的环境状况有意童话,更多在于赋予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晚上/一朵白云/在天上飘过  是不是外公/迷路了的那只大绵羊/走到了天上”,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莫过于亲情,而祖孙之情犹胜,我姑且认为这是一首乡愁诗,那只由云朵变成的大绵羊,就是黄昭龙本人,对外公的思念之情悠扬绵长,或者也是外公,抵不住对黄昭龙的思念想到城里来看一眼。无论这只由云朵变成的大绵羊是谁,但总归是一个美好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天伦之乐、岁月温情。“云就躲在大楼后面/最后来到海边/白云实在没办法躲了/只好躲到了/我的梦里”,“没一会儿/又有两朵白云/飘到了那对眼睛下面/傍晚的红光/照到了飘来的两朵白云/变成了红红的脸蛋”思绪丰富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孤独的,在他的眼中同龄人都是没法跟他产生同频共振的,故而对于他来说,姿态万千的自然万物就成了他思维发泄的天地,尽由他去创造。“在海花岛上/我看到了一朵云/像被切了一刀  只剩下了半边/要是不知道/还以为是谁看错了  把白云看成蛋糕/切了一半/拿回家去了”,同把云朵比作雪糕如出一辙,孩子的天性离不开吃,对他来说被海浪冲散的云雾成为了无法再追寻的另一场童真回忆。相对来说,这首诗较为老练,少了几分幼稚烂漫、多了几分理性。“我看风景的时候/觉得云太少了  我准备/以后种棉花  要是云太少了/就从平原种到珠穆朗玛  然后干脆把这些棉花/都种到天上”,云在他笔下有七十二变,或者说,云被他玩耍于笔端,与其说他想到天上种棉花,倒不如说他想行万里路、从平原到珠穆朗玛峰。也很好理解,他的思维放纵不羁,他的灵魂肯定也是不甘寂寞的。如:“白云在天上/我好似看到/一只小羊一只母羊/它们在天上玩耍/在天上打闹  而只能玩手机的我/只好羡慕的看着它们/妈妈与孩子/在天上的大草原上/玩得多开心啊”,“我上课/心不在焉/看向窗户外  我好像看到/白云在朝我招手/老师注意到了我/就点我的名  白云好像是/害怕受到老师的惩罚/赶快坐着风车/一溜烟溜走了”。“心不在焉”这词儿用得极佳,把他的神态、心态、形态都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出来,调皮活泼是他这个年龄段小孩子该有的秉性,作为读者的我,也不自觉地被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总的来说,黄昭龙的诗歌作为实打实的童诗,置于当代诗歌发展的大圈子里是不足以占据一席之地的,无论是诗歌成就还是诗歌意义方面。但是这位小诗人以一骑绝尘的姿态闯入诗坛,在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等一系列头衔加持的现状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次是我第二次以寥寥千余字浅略解读他的部分诗歌,我之所以欣然接受这次的约稿,是源于我的好奇心,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想探究一个问题,即成人笔下的童诗与孩子笔下的童诗之间的异同。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时难以系统且完整的做出一个比对甚至得到一个答案。理由有三,一是黄昭龙本身的诗歌成就并未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无法与当今诗坛一众颇有声望的童诗创作者相提并论,无论是在诗歌成就还是作品影响力,都难以进行对比分析;二是黄昭龙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厚,人生经历的积淀不够醇厚,故而表现在诗歌方面就是灵气有余,内蕴不足;三是黄昭龙的诗歌总体上是对自然万物的心领神会,倾向于抒情,缺乏表意,即诗歌骨架不够坚实,需要对现实的思考自身三观的输出来“壮骨”。但这并不能否定黄昭龙的诗歌创作,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或者说成年人在创作童诗时是否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启发。因为哪怕是尽力在这方面有所规避,但不免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借助童诗的外衣,给孩子们灌输写作技巧、思考方式、思维开发等,将童诗彻底工具化,当然说这并非是错误的,毕竟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成人创作童诗带有中国人的惯性思维,重在授鱼而忽略了授渔。而黄昭龙的诗歌从这方面来说,他以孩子的视角为童诗赋予了另一种可能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掀起一阵“黄昭龙诗歌热潮”,这个意义要大于他诗歌文本自身的存在,这也算是我对这位小诗人的一个美好祝愿吧。

黄昭龙的诗歌创作只是一个例子,但也确实实践了“诗言志,歌咏情”的传统诗歌观念,虽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对于这样一位笔耕不辍的少年来说,已是难得,他至少证明了目前儿童低龄化写作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合理性,也为启蒙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注重儿童全面发展、重视推广优秀儿童诗、树立儿童的自信心等显得极为重要。

 

黄昭龙

黄昭龙简介:

黄昭龙,蒙古族,2011出生,海口秀峰实验学校六4班学生。10岁前加入海南省作协、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中国网络作协、华语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6岁写寓言,7岁105章童话在中国科协《科幻画报》连载。有500余篇小说童话诗歌发《星星》《绿风》《扬子江》《散文诗》《海外文摘》《青年文学家》等文学报刊(50万字)。获中国东丽杯孙犁文学奖、中国诗歌艺术少年奖、中国诗歌学会童诗大赛二等奖、世界报第一届诗词大赛一等奖、凤凰新华杯全国首届中小学生征文一等奖、第六届中华情全国征文金奖、《漫画周刊》年度佳作一等奖等,《诗歌50首》初选入围第11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巜笑》等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百度题库教辅教材。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020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