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大王背的书,大王背的酒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阳 宋晓勇    阅读次数:44924    发布时间:2022-12-31

昨天柴多富来电,要我赠他一本《大王背柴氏族谱史志寻踪》。我说早散完了,没有了。孰料这个人“精”得很,今天一大早八点过就来堵我的门。我哪能预计他会这么早就来“惊忧”我,否则,我还该在家里沏茶等他的。这个人访客也怪,早不备饭,晚不留宿,大清早八点过,他还真像个公家点卯应差的人似的,突兀得就像旧时奉了县太爷的牌票到乡里拿人的一样,不禁心里好笑。

哪晓得,他早,我比他还早,我七点过就洗漱出门了。人一旦熟络起来,脾气也就见长,他来电颇有些气急败坏的小小情绪:你这人,昨天不是约好了么,大清早的忙啥呢,让我大老远扑个空……你、你啥时候回来?

“约啥了!我哪晓得你会这么早,又不是啥急事。我不是告诉你没有了吗,怎么还不依不饶的呢。”

他压低了声音,道:“问题是我答应人家手到擒来的,白跑一趟,回去脸上须不好看……我算准了,你小子必定还掖着一本梯己的。”说完,他那世俗得油腻腻的坏笑声就传来了。这个人识字不多,但世事练达,聪明机变是尽有的。

我的小性儿也被他拱出来了,强掐断他的电话。转又想他大清早大老远跑一趟来截我,不遂他那心思,以后见面也难说话。因无奈的电告母亲在书架上找到那本“梯己”交给他了事。未几,多富又滴滴嗒嗒的发来一串语音,语无伦次的表示感谢。我只留言告诉他,我不要他啥土鸡蛋之类的,下次赶场遇着我二叔,一定摩托车送到家。他回声说:“不骑摩托了,我背他回家!”

原来他家修文那边来了几个人在找这本书。这家伙的性格,只要两杯包谷酒一下肚,要他不吹牛也难,于是便大清早的来寻我。

没想到,这本“非法出版物”如今这么行销。这也难怪,“清根根”是中国人的天性,一旦被这个问题牵扯住,就会不停的刨根问底。如果哪个为我家也出了一本书,我心里自然也是亲近他、敬重他的。

当年自费印了十二本,现再给出这一本,只剩一本了。大王背柴多银老人赶场天找堂叔几次给我捎话,说无论如何他也要一本。最近一次来话,就不甚耐烦和悦耳了,他隔空喊话,说不好开价的话,他出100块。

我真是捂脸就笑了。且不论这里面消耗的精力——这都是我自愿的。当年装帧,每本工本是130元。散到柴家八、九本,我从没提过钱的事。2017年国庆期间去修文踏访,向导柴进松到是扭扭捏捏的提了一嘴子,我没接茬儿,说你带我四处看看就好了。我作这书的本意,一是为故里存史,讲好我那一方的故事。一是兑现父亲对大王背柴家的承诺。至于钱不钱的,人、事都对了景时,我还真是不在乎的。

健步后回家,开门进屋,刚抬步,见步梯旁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口袋,悠悠的散发着新晒的谷子刚去壳的那种淳朴的清香。我心里不知怎么的一动,似有所感,便伫立着遐想住了。不是日阳新晒脆了的本季谷子又赶着两天内去的壳,断不能维持这种现炒热卖的味道。乡里所谓“尝新”“尝鲜”,也就是这种就着热乎劲的意思。

故乡泥色好,出种,历来是贵筑古县的粮仓之地。谚云“喇平谷定熟,贵筑半壁足”,盖纪实也。清代贵阳府用于公益事业的田庄也在这里,因此喇平里又叫官庄里。

今时令虽已在秋尾,但这段时间是小阳春的好太阳,乡里家家户户抢日阳、争地盘晒谷子,做新米,所以才有了眼前这粒粒皆辛苦的芬芳。就只今年大旱,入夏后竟无一场沾足之雨,农事自然也就算不得丰年。幸好这些年粮食不愁了,家家栽谷子也跟闹着玩似的,否则今年这样的年景,是个实足的“凶年”,多少人家都要暗自抓紧裤腰带的呢。

其实稻谷的味道处处大同小异,无非泥色不同嚼劲稍异罢了。说到底,他仍是个扛饿的填充物,调味的功能却是极弱的——那点新谷新米的芬芳也不能使他的味道生发出多大的新奇来。但因有了要和你一起“尝新”的意思,这粒粒稻谷便如金子一般不能等闲视之。再说,我看见的是温润光洁的米粒,殊不知,他由谷种再经一季的蜕变而成为碗中的米饭,这其中还需二十来道工序,哪一处力气不到的话,碗里的分量确实是要减产,乃至于“光盘”的。我至今也就经历过谷粒离开稻田以后的那四五道干净、轻巧的工序,至于稻田里的事,那是一窍不通。若情形一朝回到三十年前,我也只有望田兴叹了。守着稻田饿饭,这一度是乡人的奇耻大辱。

尝记祖父在时,开镰打谷是要看日子的。第一缕稻穗是上等田里他亲自选出来的拔尖穗。谁也不能动,那是要挂上红布,请进堂屋祭祖的。那时我不知道这是啥礼节,后来读书明了事理,才敬佩祖父行事处处法古——这种古老的仪式叫“荐新”。

一时心里五味杂陈,因负了背进厨房,足有四、五十斤重,背得气喘吁吁。见为时才九点半,窗外日阳已穿透云层,照得满世界一派金碧辉煌,所谓“金秋”,斯之谓也。妙在不冷不热,想想大王背那高海拔上如油画一般质感的秋色,直撩得我脚板心痒痒。正好给柴多银老人送书——一举两得,非常雅致有趣的一件事情,喜得心花一放。因留言多富,问明柴多银老人住处,便带上书,驱车而往。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228179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