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名人《皈仙高姓文心汇》学习修谱知识笔记之八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高致贤    阅读次数:14228    发布时间:2023-02-26

按:民间修谱史地位,被排列在国史、方志之后,成为我国三种不同级别的(“国史、方志、族谱”)历史丛书之一。所以,民间修谱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修家谱?也越来越受到民间的重视。鄙人在向书本和老师学习修谱知识中摘录一些资料,记下一些笔记,不敢独享,现将它们归类抄录于后,供用得着者参考!

 

家谱里的功名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各位王氏宗亲看家谱的时候会发现祖上有好多有功名的人物,都有标注,如庠生、廪生、太学生等等。

 

下面列举一下历史上出现的与科举有关的各类常见的称呼: 

 

童生:唐宋时为童子科之名,明代士子未入学者统称童生。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廪生:明洪武二年令府、州、县皆置学,府学生员四十人,州、县依次减十人,月给廪米六斗。食廪者,谓之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简称增生,无廪米,后来名额再增,成为附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异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补廪。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肄业,称贡生。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和例贡。恩贡:凡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恩诏之年,除岁贡之外加选一次,称恩贡。岁贡:每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称岁贡。拔贡:明代之选贡。清制,自乾隆七年定每十二年(逢酉年),由学政于府、州、县学廪生内,选拔文行优秀者,与督抚汇考核定,贡入京师,成为拔贡生。先赴会考,择优再赴朝考,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副贡:明嘉靖时乡试有副榜,名列副榜的称为副贡,清代乡试的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例贡:纳粟入监之列,起于明景泰元年,多指捐纳而得。

 

监生:明设国子监,令各地择诸生学行优者送入国子监就学,统称监生。举人会试不第亦得入国子监。入学者,举人成为学监,生员成为贡监。乾隆以后监生多指捐纳而得,并不入国子监就读。光绪三十一年立学部,废国子监,监生之名遂废。

  

知县:    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县尉:    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工作,级别在县令、县长(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下。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

 

县丞:   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於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仓库等的管理。后代虽有变革,如宋代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历代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一或二人),迄於清末。  

 

附生:明代附学生员的简称。正统之年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称附学生员,简称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学者皆称附生,即秀才。

  

佾生:为佾舞生之简称,亦称乐舞生,文庙之歌舞人也。 

 

太学生:隋以后至清末谓之国子监,故监生亦称太学生。 

 

解元:乡试第一名。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元:举人入京会试第一名为会员。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通过乡试的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状元: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会试的贡士,通过后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 

 

案首:秀才第一名,或称按元。 

 

荐元:推荐德性纯粹,学识渊博的人称荐元。 

 

进士: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分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举人: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他称文魁,文魁就是举人。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674639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