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国家刚从一场噩梦中醒来,文艺春天来临,毕节地区文化局从各县遴选了一批文学青年到毕节文学讲习班学习。我和致贤就是那次讲习班的同学。我与他都属牛,不过他比我大一轮。我才初入道,他已经在新闻和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了。半个来月的时间不可能学到多少东西,却为文学青年们开启了进入文学殿堂之门。这一次学习班上,他了解我的情况后,写了关于第一篇新闻稿:《高薪聘不走,醉心搞科研》,后来在全国几家报刊上发表,产生了社会影响,对我也颇有促进。因为那时候正是我在林场从事竹荪驯化栽培的关键时刻,文章对坚定我的意志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和致贤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友谊。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业务关系,我常到川南去,必须头天到大方住一晚,第二天早晨坐班车前往。到大方我就一头扎进致贤家,吃住他都供了,一则省了旅社费,再则老友相聚,也领略一下古人抵足而眠,昏昏灯火话平生的感觉。再往后若干年间,我和致贤都各忙各的,直接接触不多,而对方发了些什么作品都一直在关注着。我的长篇历史小说《水西悲歌》出版后,致贤还写了一篇别出蹊径的评论,发到网上、杂志上,着力夸了拙著一回。近几年又一直没有与致贤见面了。好在有了比见面更能亲热的网络机会,随时可以见到老友笔耕不辍的风采。
我们每每赞赏执着某项事业的人,而致贤的执着更令人们钦佩。他日夜厮守着重病在身的老伴,依然故我地每日一篇文章发表在全国若干个网站上,颂扬生活,宣传家乡,针砭时弊,寄语后生。每天当我打开熟知的《贵州作家交流群》网站,第一眼就见到了致贤的文章:如春风扑面而来,如雨露滋润心田,竟成了我每天必需的一份享受。为文之道,不必企求登上大雅之堂,但能够尽抒胸臆,给世人以快乐与教益,受到当世人们瞩目,就算是实现了文化人的价值。终于到了这一天,致贤将他的作品稍加清理,洋洋洒洒数百万字,分成若干类别,大都为传世之作,却因囊中羞涩一时难以成书。这样,为平生最尊敬的兄长尽一份微薄资助之心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只可惜自己诸事繁杂,一时间不能向读者介绍书中的精彩,而出书在即,也就如此作序了。
吴勇
2023.3.7
附录:
高致贤:我与吴勇老弟相识结缘之情景,他在本序中已经讲了,此不赘。我要告诉朋友们的是:我迄今自费出版的6本专集中,就有两本是作家吴勇全额资助我出版的。另外4本也是有朋友或单位资助才得以出版。如果没有吴勇等文朋诗友的全力资助,我这些文章也就难以公开出版了。所以,我在一本书的后记中写道:没有吴勇、谢月芬等朋友的资助,就不可能有我的几本专集的问世。
诚然,我出的几本书是不能与吴勇已经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以及诗歌、科幻小说、电视剧以及学术报告等几十本著作超身相提并论的。
在我重新录发这篇序言的时候,对于资助我出版文学专集的单位和个人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黔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