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刍探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湖南省靖州县    刘冰    阅读次数:303767    发布时间:2023-09-13

 【内容摘要】本文从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崛起的内在原因及时代背景、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重大行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五个方面,对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刍探,期冀推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快速实施,推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茯苓;茯苓文化;发展战略

引  言

本文从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崛起的内在原因及时代背景、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重大行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五个方面,对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刍探,期冀推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快速实施,推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茯苓被古人称“四时神药”,享有“十方九苓”和“药膳白银”之誉名。唐代《道藏》把茯苓列为“九大仙草”之一,是“除湿之圣药”、“仙药之上品”。茯苓文化、茯苓文化产业和茯苓文化产品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求。湖南靖州要大力弘扬茯苓文化,将茯苓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茯苓文化发展,全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十分必要。

一、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崛起的内在原因及时代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茯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民族的瑰宝。茯苓文化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茯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茯苓文化崛起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基于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长远谋划,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茯苓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茯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湖南省靖州县飞山文化研究会、湖南省靖州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参观了茯苓产业基地(企业、市场、中心 ),召开了全国茯苓产业发展大会、茯苓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座谈会,举办了“舌尖上的靖州”茯苓美食文化节、“2020·茯苓文化征文”活动等,发挥了弘扬茯苓文化、倡导茯苓文化生活的引导作用。湖南靖州茯苓文化旅游、茯苓戏剧戏曲、茯苓商贸、茯苓医药、茯苓饮食、茯苓绘画、茯苓摄影、茯苓演艺、茯苓工艺等茯苓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具有发展潜力且能发挥正能量的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湖南靖州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二、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原则。一是将茯苓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形成弘扬茯苓文化、共建精神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社会凝聚力。二是弘扬茯苓文化,传承茯苓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茯苓文化保护传承与增进民生福祉同步。挖掘湖南靖州茯苓文化遗产资源,推进民众保护茯苓文化遗产资源,不断丰富茯苓文化的时代内涵。三是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的,推进茯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茯苓文化交流,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促共赢。

(二)主要目标。一是要积极培育茯苓文化,茯苓文化教育普及率要逐年提升。建设并增加茯苓文化公园、茯苓文化博览园、茯苓文化博物馆、茯苓文化大型展馆、茯苓文化教育教学示范学校。以茯苓文化公园、茯苓文化博览园、茯苓文化博物馆、茯苓文化大型展馆、茯苓文化教育教学示范学校为重点,建设一批茯苓文化教育教学示范基地、茯苓文化体验基地。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强化茯苓文化宣教功能。着力培养茯苓文化宣教骨干队伍。大力开设、提升、普及茯苓文化课堂。二是要加大湖南靖州茯苓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使茯苓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尽快建立茯苓文化保护区,茯苓文化保护区建好后,要有效管理。三是要争取创建全国茯苓文化县、全国茯苓文化乡(镇)、全国茯苓文化村(居、社区)、全国茯苓文化示范企业、全国茯苓文化示范基地等。四是要加强茯苓文化体系研究和建设。打造茯苓文化体系,加强茯苓文化体系研究,加强茯苓文化体系建设,提升茯苓文化研究水平,大力出版发行茯苓鉴赏、茯苓工艺、茯苓医药、茯苓饮食、茯苓书法、茯苓绘画、茯苓歌曲、茯苓戏剧、茯苓戏曲、茯苓影视、茯苓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茯苓”书籍。五是要推进湖南靖州茯苓文化旅游业,打造优质规范的茯苓文化公共服务业,促进茯苓文化创意产品、产业等蓬勃发展,拉动就业、普惠民生。   

三、湖南靖州茯苓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093661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