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沉、更持久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文代会、第十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新时代公安文化工作,结合桐梓县公安局20余年坚持“文化育警”的做法,浅谈“文化育警”对为推动基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强大精神力量的做法和体会。
一、文化育警的基本定义
文化育警是指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警察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警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使他们成为具备高尚情操、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警察。因此,文化育警是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育警的重要载体
文化育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抓好警史馆、警察书屋、警察协会等载体,营造“人人有特长、个个有爱好、事事有方向”的警营文化氛围,才能将文化育警落到实处。
警史馆是警营文化的重要标志,通过丰富多样的文物、图片、文字、影像等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向公众展示警察队伍的发展历程、工作成果和警察文化等特色。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公众对警察职业的了解和尊重,还能提高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成为开展对党忠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警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弘扬公安精神、缅怀公安英烈、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
如桐梓警史馆在原公安陈列馆的基础上,经过5次收集整理、3次升级改造而成的综合性警察历史展陈馆。该馆馆域面积800余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图片资料6000余件(份),梳理了桐梓县从明朝建县到解放前夕的历史梗概,客观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桐梓公安70余年的发展脉胳。自2021年6月建成开馆以来,该局制定“三必看”制度:一是在职民辅警必看,强化尽责履职初心;二是新警必看,了解桐梓公安历史,树立正确的从警意识;三是退休民警必看,重温峥嵘岁月,退休后继续发挥公安余热。执行“三必看”制度的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群众达2000余人次。
警察书屋作为公安机关专门为警察设立的学习、阅读和交流场所,是警察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化殿堂。如桐梓县公安局“警察书屋”收藏了种类繁多的警察业务、法律知识、管理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为警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知识来源。
公安文艺人才,平时散布在各警种、各部门,通过警察协会,可将各艺术门类的爱好者团结在一起。如桐梓警察协会,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写作、书画等12个文体分会。2023年,进一步将12个文体分会整合成书画摄影、足球、篮球、户外活动、曲艺、棋类、写作等8个,及时调整充实会员,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全局410余人自愿申请加入相应分会,入会率达65%以上。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民辅警丰富“八小时外”的业余文化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减少与社会不良癖好人员的接触,从而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
综上所述,警史馆、警察书屋、警察协会都是公安机关的文化育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举措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提升公众满意度,从而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三、文化育警需解决工学矛盾
公安工作历来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如桐梓县公安局,该县常住人口75万余人,而在编民警仅340余人,警力占比仅为万分之4.2,在警力无增长的情况下,该局除通过招聘辅警人员协助工作缓解压力外,主要通过抓好“文化育警”挖掘内生动力,提升战斗力和向心力来缓解警力不足。
公安文化与业余时间的关系紧密相连。在业余时间,公安民警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如读书、写作、绘画、摄影等,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身心健康。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公安民警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增强公众对警察职业的认同感和好感度。
公安文化与不良嗜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公安文化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公正、廉洁、服务等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不良嗜好则是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如酗酒、赌博、暴力等。在“文化育警”的影响下,让公安民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自觉抵制不良嗜好的诱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牵挂和麻烦,让民警更能集中精力投入本职工作。同时,文化素养的提升,对本职工作也起到“双促进、两不误”的作用。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