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1月29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借调基层干部等问题。(1月30日《人民日报》)
为基层减负是整治形式主义一项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形式主义害死人,这是对形式主义危害性极大的一种客观判断。整治形式主义,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做好整治形式主义工作。作为整治形式主义重要任务的为基层减负问题,更是务必做好。为基层减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笔者认为,为基层减负需杜绝“借人”问题。
借调基层干部是为基层减负的大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本来就人少事杂、人少事多,基层干部忙的不亦说乎是新常态。如果上级再从基层借调干部,基层工作就会更加捉襟见肘。当然,上级也不能在同级其他部门中无原则地借调干部。只要“借人”问题发生,上级就有“底气”搞形式主义。毕竟,人多力量大,人多就有精力搞形式主义。因此,必须杜绝上级借调基层干部问题,我们必须要抓铁有痕地抓好杜绝上级借调基层干部问题的落地落实。
杜绝借调基层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的法治意识。我们要牢记:编制是“长牙齿的法”的法治意识,自觉杜绝借调基层干部的问题发生。单位借人,必须在有法定编制且有空编的前提下,才能启动借调程序。借调后,经过考察发现借调的同志合符要求,就应及时办理调入手续,而不能只借不调。当然,这种借调,是指上级在同级其他部门之间借调,而不能眼光盯着基层借调。
杜绝借调基层干部,关键是要抓好上级这个“关键的少数”。借调基层干部,看起来是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两情相悦的事。一是上级乐意借。有了下级人员的增援,上级就能解决人少事多的问题。二是下级“乐意”送人“上挂”。有了人员“上挂”,在年终考核上,或者有硬指标的加分项,或者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情怀,考核分比其他基层单位,肯定会更加好看。其实不然,基层是最反感上级借调基层干部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切实抓好上级这个“关键的少数”,借调基层干部问题才能真正杜绝。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发现一起上级借调基层干部的行为,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就应该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以儆效尤。为从重、从快且最大限度地追究好借调基层干部问题的发生,需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为此,必须设置并公开举报监督电话、邮箱等举报监督渠道,发挥好“朝阳群众”监督举报的巨大作用,才能让借调基层干部的问题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