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稻浪翻金。车刚停稳,余成平抬脚下车,一头扎进种粮大户李德路的稻田。水稻已进入成熟期,余成平还是放心不下。他是安徽省寿县双桥镇农业农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是科技特派员,每周至少有一半时间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9月24日《人民日报》)
乡村振兴是事关14亿多国人幸福生活的大事、要事。没有乡村振兴的给力支持,就没有农民的幸福生活。没有农民的幸福生活,就谈不上14亿多国人幸福生活的百分百实现。乡村振兴是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乡村振兴了,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诚如此,14亿多国人的幸福生活也就理想照进现实的镜子里了。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孙中山说的“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简直是把人才的重要作用说的恰如其分。是的,人才在任何事业中的重要性,都是首屈一指的,毋庸置疑的。因此,乡村要振兴,人才必须要振兴,特别是懂“三农”工作的农技人才要振兴。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还应专业人来做。农技人才辈出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要想乡村振兴,必须在农技人才振兴上下足“绣花功夫”。
人才振兴需综合治理。要综合运用好财政、金融、税收、福利待遇等多种政策和手段,打出系列“组合拳”,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部门要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形成尊重乡村振兴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农技人才辈出开辟一条宽阔平坦的“绿色通道”。
人才引进是农技人才振兴不可多得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三农”问题之所以难以彻底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好。乡村振兴,人才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问题。众所周知,全国各地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技人才缺乏的问题。引进高素质的农技人才是解决乡村振兴人才匮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可以立竿见影。但,人才引进,不可搞“大一统”式的“一刀切”,要因地制宜,精准引进本地急需的人才。比如,可以采取“特派制”、“周末制”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引进农技人才。人才引进,要解决好留得住的问题,让引进的人才扎根农村,把“根”留住,心无旁骛地从事乡村振兴工作,这才是人才引进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人才培养是农技人才振兴的关键。人才引进是治标之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难以持久见效。一旦引进的人才离开,缺乏人才的问题还是会“涛声依旧”。所以,人才引进是治标之策,培养乡村振兴的自主型农技人才才是治本之道,才是更需做好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为此,要善于挖掘引进人才的“附加值”,让其与当地的“土秀才”结成帮扶对子,着力将这些乡贤乡绅培养成乡村振兴急需的“土专家”。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培养娃娃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平等理念,特别是要培养农村娃娃爱家乡的淳朴感情,长大后为乡村振兴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确保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