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情感的想象力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庄昌娟    阅读次数:13563    发布时间:2024-10-25

——评黄昭龙组诗《礼赞月亮》


作为诗歌创作者本身来说,他的情感是极其主观的存在,但是通过文本这种形式展现出来,也显得并不模糊和虚幻。十一岁的黄昭龙在写组诗《礼赞月亮》时,将自己的情感空间置于这个年龄段里特有的个体经验,通过“月亮”这个意象去展开想象力,描绘属于自己的心理图示和情感空间,将“月亮”通过诗歌的文本形式,外显自我的思考和情感。读者和创作者在某个时间段会有情感空间的重合,所以会产生共鸣,会对“月亮”的联想产生一些相同的关注方向。但是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颖的关注点,又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黄昭龙情感空间的出现,是情感对自然界万物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他的自我创造力在思想上自由翱翔的表现,具有审美价值。

“情感空间”表现在黄昭龙的诗歌创作中,首先我能感觉到的就是一种意象在空间上的距离感。这种距离并不能直接让我们感受到情感的迸发,诗人间接性地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月亮进行礼赞,让读者和自身都能有审美意境的愉悦感。在《我家小黑狗咬了月亮》中,开头用疑问的方式引出了月亮,“你们知道/为什么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弯吗,”此处诗人的叙述者是“我”,“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情感体验和环境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那是因为/我家的小黑狗/半夜肚子饿/把月亮当做月饼/给咬了一大口。月亮的圆缺,我们常常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它象征着人类的悲欢离合,往往是“忧愁”抑或“圆满”的代表。在此处黄昭龙看见圆缺的月亮,想到的是自己家里半夜饿肚子的小黑狗,它看见月亮以为是月饼,跑上去“咬”了一口,此处的动词十分符合诗人灵动的情感心境,他以现阶段存在的图示心理,对万物进行思考,这种方式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审美趣味。给月亮的定义是“月饼”,采用比喻修辞去完成第一个阶段的思考。接下来转入心理和行为二者之间的想象力衍生。“而我为了不被责怪/不看好狗/只好把月亮/被咬掉的地方/用月饼补上,”他的心理活动是想到小黑狗偷吃了月饼,自己怕被父母责备不能履行看守小狗的责任。所以突发奇想,想把缺角的月亮再用月饼补成圆满的样子。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正在无限衍生,从“月亮”想到“小黑狗”和“月饼”,这个过程其实完成了一个由距离延伸出情感的过程,用意象之间的距离作为基底,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插上飞翔的翅膀。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一个大的方面深入挖掘到一个个体的内心,这种空间距离的出现,会让诗歌文本的情感组织变得有逻辑性,不会产生对月亮过分浓烈的赞誉,也不会显得过分寡淡。“月亮”在此处被赋予了具象性的空间,它成为表达情感的一种创作素材,读者也能体会到黄昭龙在平淡地叙写中透露出的天真和烂漫。

在诗歌创作中最具备自由力量的成分就是想象力。处在成长阶段的黄昭龙,用异常敏锐的感官将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串联在一起,在认知上不断丰富自己对万物的想象能力,最终获得了独特的审美发掘。在《月亮船里的梦》中,能看到个体极富创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坐着月亮船钻进地球的梦里,地球会梦到太阳,太阳在羡慕自己拥有春夏秋冬的新衣。通过想象力的延伸和发挥,黄昭龙在自觉地推动诗歌文本的表象活动。把“梦”作为线条去串联起“月亮、地球、太阳、四季变换,”他在思想上的自由和任性,最主要凸显在对客观物之间存在的局限性有着完美的超越。这些意象之间也被浸入了黄昭龙思维的愉悦情感。《月光》里将月光的温柔和阳光的炽热进行对比,消除了昼夜之间的空间阻碍,也没有表现出二者的褒贬概念,仅仅是在很安静地表达自己在入睡前的感受。“月光”是“洒在床上、滑行在被子上、爬进自己梦乡”的,在想象的基础上又对月光进行的艺术性的刻画。“阳光”或许也是作为少年蓬勃向上的象征。《朦胧月亮》里诗人看到天上朦胧的、雾霭霭的光景,想到了突然失去强光的舞台,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对月亮的欣赏,月亮依旧在闪着亮光,像是被追光灯追着照射的舞蹈演员。此处运用比喻修辞去散发个人的想象力可以看出,黄昭龙对月亮保持着一种虔诚的姿态去赞美,赋予月亮一种神秘的美感力量。“都慢慢地变朦胧了”看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以及对周围事物变化发展的敏锐捕捉能力。而后丰富而有表现力的想象是他坚持个人力量展现的一种姿态,这种力量是他在学习之余对自我的鼓励。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朦胧和不懂的地方,也会有求助不得的状况,但是求知欲和生命力的绽放总会透过黑暗,如同月亮一样发出白光,,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想象力无限自由的天地中,黄昭龙的情感心灵得到充分舒展,他的创造性思维在主体现实基础下有了积极发现和释放。《把月亮请下来》首句就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我在写作业”是他目前的学习活动中频率最高的行为,借此行为引发了后续的思索。停电后的第一反应是想借一束光去继续学习,看见闪闪发光的月亮禁不住想“请下来”,当做灯挂在家里,动词“请”是他自然性想到的一个行为,也是灵性思考的一种外显。紧接着在此环境下,看见《月亮圆胖》,诗人将圆胖的月亮比作舞池,他在上面舞蹈;将弯月看做月亮在减肥,弯月像一个船型的屋子,他在屋子下荡秋千。这是一幅画面的描述,在他想象力的加持下,主观不可触摸的赞誉之情,也转化成了一种客观可感的画面,并且让个体对月亮的喜爱达到一个深层的理解。最后在读到这首《沙子飞到天上当月亮》,将“沙子”和“月亮”通过“河蚌”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也是黄昭龙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构建的一个属于个体的新世界。将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它们会构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黄昭龙想象力不断深化的过程。他对月亮一步步地加深感知,对月亮的形象塑造更多地走向了“趣味、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方向,对于自我成长也有很大的代表意义。

总的说来,诗歌离不开意象,黄昭龙的组诗《礼赞月亮》紧紧围绕着“月亮”这一主要意象展开想象,这种想象力是以成长经验中对万物的积累和运用为基础的。这些想象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内容,作为诗歌的创造者和鉴赏者,我们都会从中学习和汲取到有价值且能充实个人认知的东西。在意象的基调中,黄昭龙始终贯穿着愉悦的情感激发和体验,积极构建诗歌对于自我的有机生命体。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5363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