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中国式现代化中长期发展目标作出了全面、全方位的部署安排。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事业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正以全力奔跑的新“姿态”拥抱改革新“浪潮”,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新的坚实基础。
高质量投资,有助力高质量发展。“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没有高质量的经济投资,哪来有效的财政支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的转型升级期,投资潜力巨大。所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投入,才能不断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辅助是扩大内需的必然条件,投资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投资与内需是成正比例的,投资越多,则内需越大。诚然,政府资金是有限的,应努力避免“大水漫灌”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统筹做好“政策加力”和“改革发力”组合拳,其效果也开始显现,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正在恢复。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始终如一地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狠抓落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多产出,必须多投资。没有投资输血的硬投入、大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品输出的硬输出、大产出,这么浅显的道理是毋庸置疑的。在一定程度上讲,投资就要多多益善。这就是为什么各级政府每一年都要给下级下达投资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既要重视政府投资,也要重视民间投资,让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得益彰。
高收入坚挺,有助力释放消费潜力。“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消费是人民大众的需求,内需是拉动经济的动力。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让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所以说,内需与收入也是成正比例的,人们的收入越高,需求才会越坚挺,越可持续。反之,人们的收入越低,消费需求必定疲软,越难以持续。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内部矛盾,要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各级政府必须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方能助力广大居民的消费新“长红”。可以说,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动力,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而量入为出、量力消费是人们消费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要做到“以稳为主,稳中有升”“进”是稳的基础,“稳”是进的保障。否则,不顾收入的盲目高消费,后期必将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地,从而影响今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是各级政府必须全力解决的根本问题。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也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则是稳收入。为此,各级政府要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狠下一番“绣花功夫”,要多渠道开辟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要解决好下岗职工就业难问题。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广大人民群众兜里有了钱,消费就会自然增长,提振消费的信心就会更加增强,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稳增长,促消费”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实现。
高出口增长,有助力经济大复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贸易犹如血液,应该循环流通。”商品出口是外部需求,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企业生产的商品只有通过打通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才能有助于国内经济大复苏。要想搞好中国的经济,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部分资源,才能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明确了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所以,各级政府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落实国家的商品出口政策,防范化解好重大风险。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出口稳增长,才能使国内的企业做大做强。出口稳增长,经济才可能复苏快、大复苏。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高,掌舵领航越重要,好在我国疫情防控特别注重“精准”二字,适时放开政策,注重经济体量,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良好发展环境,促使经济腾飞指日可待。当前,由于国内外经济贸易环境发展变化多端,要求中国转变外贸出口模式,推进外贸加速升级,不断优化出口贸易结构,而“一带一路”的倡导为我国商品出口打开了开放包容的平台,有效深化了国际务实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出口增长,有效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转型升级出现良好势头,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点。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