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论黄昭龙儿童属性的文学新体征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山东临清 王武臣    阅读次数:7638    发布时间:2024-12-26

——《刺河豚寻宝记》守正创新的艺术传统

  

文学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继古”与“开今”的过程,其内在规律和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深浅关系。这部《刺河豚寻宝记》作为十余岁蒙古族少年黄昭龙的新作,可谓既拥有翻空出奇风格的“继古”部分,又深涵独出机杼之“开今”内蕴。他巧妙融合科幻与探险,在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乌托邦挖掘着“超物境界”的想象力,以故事之“触”和贯通之“物”来伸展诗意的、坚韧的抒情弹性。

这几年来,少年作家黄昭龙以“儿童属性”的新体征来淬炼自身经验,在童真无邪、想象力、陌生化等儿童作品的优势基础之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创作,提升“火候”。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曾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到庄子画蟹的故事。庄子跟国王约画十年,却只在最后一天一笔画成,从螃蟹外在绝美形态中植入了内在神韵,其作用是训导国王降低对贪恋、欲望的渴求度,推迟、叠加成就感和愉悦感。

这样的中国传统内涵被西方现代文化所引用,本身就属于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的“部分结合”或“相对统一”,而那种推迟、叠加,正是在作品之外锻炼心性的过程。它看似是跳脱出作品,实际是深深承担着作品的内在灵魂的。因为随着文化虚像和文本现实关联的演变程度,“内、外”已逐渐演化成结构主义中互相交织的部分。

通过小作家黄昭龙最近几年发表的作品来看,创作本身就是“锻炼”的过程,直到这部《刺河豚寻宝记》横空出世。无论外在是什么样的表现形态,他作品的内在尊秘,一定经过了长期的精神塑造和转化,才能在作品形式的勾画中表现出更深刻的内在韵味,实现外在形态和内在神韵的结合统一。

作为文坛新星,黄昭龙巧妙融合科幻与探险,在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乌托邦挖掘着“超物境界”的想象力,以故事之“触”和贯通之“物”来伸展诗意的、童趣的、坚韧的抒情弹性。他描写了各种海洋生物,各类事件,构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生态世界。笔下的每个角色特点分明,极具个性,且都有其独特的使命。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碰撞,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内涵。让诸多小读者,可从中汲取到力量和勇气,学会面对困难与挑战。

回到《刺河豚寻宝记》这本书里来。在这本书中,他描写了一百多种各种海洋生物,各类事件,构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生态世界。笔下的每个角色都特点分明,极具个性,且都有其独特的使命,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和碰撞,一次次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这让我想起了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个体的存在是强加在某个场域特定位置当中的。

结合现代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来看,本体个体性质在整体共性的包容下会凸显自由和担当意识,个性在文化中所产生的张力地带既是个体的,又将会成为整体的;既是排斥的,又将会是自省和救赎的。黄昭龙这本《刺河豚寻宝记》中的探险故事,其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在共性目标之下,来左右自身自由精神的文化环境,最后阴差阳错地达到某种共识。

小作家黄昭龙巧妙的运用到了这一点,以个体差异来扩大情节张力,驱使整体认可的共性发展创新,不再被“目的”而禁锢创造力。换句话说,他笔下的人物均做到了“有大部分运动是由极少部分“个性”所带动”,在最终会被认可的“个性”和整体之间,存在着可塑性的时间或空间等畛域地带。

黄昭龙小作家还善于将科幻元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科普知识,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从中汲取到力量和勇气,学会面对困难与挑战。一个灵动的少年小作家一定有活泼、开朗的一面,也会有感性、伤怀的另一面,从这部作品中能感受到作者基于生活之上、潜入情感之内的不同表现。也许那些情绪,唯有经历了繁杂生活中的沉淀,才会变得更加意趣横生、华丽多彩吧。

这样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是结合的也是统一的,就像尹国明教授在《性情说——关于中国文学的主体论》当中提到的《列子》,以寓言的叙说方式体现出“从心而动”的思想性,同时又创作了一个“梦幻之境”的艺术结界,这种既体验个体性情又达到超验境界的文化作品,就是艺术与思想的结合统一。

若是单从形式上而论,《刺河豚寻宝记》如果缺少科幻色彩(艺术性)的深度拟人化,全文会略显结构偏薄、偏于直叙,少了隐喻和象征带来的冲突及张力;反之,如果过于注重艺术性却缺少人本思想,会让作品丧失情绪、爱恨等精神内在,失去灵魂的落脚之地。这就验证了罗丹在《艺术论》所讲的话: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都是象征”。而这本《刺河豚寻宝记》,也验证了这句话。

  

作者简介:

王武臣,笔名无尘,《华中文学》社长,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临清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812745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