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凤凰山的红军魂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22371    发布时间:2025-03-13

1985为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原遵义市人民政府完成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的主体雕塑建筑。按照陵园的总体规划,还有翠柏园、青松堂以及陵园大门等建筑要在几年内分期完成。

1987年我担任民政局长后,遵义市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快步伐实现红军山烈士陵园的总体规划。1988年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我们召集了遵义的文化名人和老红军、老干部座谈会,民政局提出为使陵园起到革命传统教育作用,除了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好牺牲在遵义的邓平、钟伟剑等革命烈士的有关资料进行展览外,还准备为已经被老百姓视为神灵的红军卫生员“小红”塑一尊塑像,对原规划进行补充和完善。大家对这一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应该为当时在遵义为干人治病被国民党民团杀害的红军无名卫生员留一席之地,或在期墓前塑一块碑为老百姓留下缅怀的文字,或塑像让其具象化、诗意化、道德化,给老百姓以赡仰是非常必要的。更多的人倾向于为卫生员塑像,以起到教育后人流芳百世的作用。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民政局于19892月开始着手这项工作,根据市政府决定,先后多次到四川美院与雕塑大师叶毓山教授进行洽谈。卫生员雕塑从创意到制作、安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到重庆审查了雕塑小样。19907月雕塑制作完毕,921日运抵遵义安装落成。至此,一尊红军卫生员青铜雕塑呈现在世人面前。从此,无论是远方来参观的游客还是本地的百姓群众,络绎不绝来到卫生员雕塑前赡仰、缅怀这位被视为神医的雕塑,为她焚烧香烛,以表对红军先辈敬畏之心。一年四季风雨不灭。不仅为红军烈士陵园增添了一处胜景,更使长征精神光照千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人说,这是长征精神结晶。有人说,这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的魂!说实话,凤凰山上的这座女红军卫生员雕塑,在遵义人民心中,被视为神灵,是何等的珍贵,真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礼赞!是为遵义人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为红军卫生员塑像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使我永生难忘。19898月,正是酷暑。四川美院叶毓山教授应邀到遵义实地考察,着手创作设计卫生员雕塑,他当时下榻于遵义宾馆。第三天晚上,我去看他,他正穿着一条短裤,赤裸着上身匍伏在桌子上仔细端祥他刚完成的几幅创意初稿,由于他聚精会神的工作,以至于我按了几次门铃都全然不知,我只有请服务员打开了房门。叶教授在我已经站在他的背后时才发现,他站起来两手一摊,显出一脸的无奈。他很认真地说:这件作品虽然不是大作品,但起的作用却很大,不能等闲视之啊!此时,我才知道叶教授在进行完社会调查之后,正在为如何完整地表现出红军在干人心目中的神圣而苦恼哩!卫生员原本是个男的,三军医大钟友煌将军1965年带军医大学员到遵义拉练时已经证明,牺牲的卫生员就是当年他卫生队的一个队员,叫龙思泉,广西百色人,牺牲时年仅18岁。叶教授根据这一线索设计了三幅表现男红军卫生员奔走于乡间为百姓治病的图稿,殊不知提交遵义市四大班子研究时,被否定。大家都觉得其形象不能表达遵义人民对红军菩萨的敬意!怎么办呢?叶教授绞尽了脑汁,一脸的无奈。

叶教授停下笔,笑了一笑说:你是民政局长,理应为千古传颂的红军精神献计献策呀!叶教授的话在我心中激起了波澜和遐想,于是,大胆地向他建议是否设计一位女红军卫生员雕塑的想法。他当时头直摇说:那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啊!作品要忠实于史实呀!

我给叶教授说,为这事我也一夜没睡好。我以为只有女人才有宽广的胸怀,承载“菩萨”这一称号,试想想,我们突然遇到什么险事,总是第一时间大叫“妈呀!”民间对观音菩萨如何看待,这不就是男身女像的典型案例;外出的游子回家第一时间总是问:妈在哪儿?一般都不会问爹在哪里呢!母亲在儿女心中是多么的神圣。我们的女红军在长征中承受的痛苦和作出的奉献之大,是常人难以想像的。塑一尊女红军雕像,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叶教授一边听,一边思索着,最后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最后他一拍大腿说:陈局长,我们确实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大胆创新。之后他通宵没有休息,设计出两张女红军为“干人”治病的样稿,经市四大班子集中研究,大家感到很满意,只对初稿提了一些小的修改意见便定稿了。

叶教授回到重庆,立即着手制作小样,就是现今伫立在凤凰山上的红军卫生员雕塑小样。市里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市长朱瑞生和我一起到叶教授的工作室,看到小样,感到很亲切,也很鼓舞人。叶教授的学生告诉我们,教授回到重庆一天也没休息,夜以继日的工作,他给学生说,这可是遵义人民心中的菩萨,凤凰上的灵魂,一定把这件事办好。他的敬业精神,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时常给我以鼓舞和力量。

就这样,一尊慈祥的女红军卫生员,用汤勺为枯瘦如柴的干人病小孩喂药的塑像伫立在凤凰山上。女红军卫生员雕塑落成后,不仅丰富了烈士陵园的参观内容,更重要的是凸显了陵园的教育作用。四方游客来到雕塑旁都会驻足,顶礼膜拜这位“女菩萨”,这尊雕塑也被游客摸得锃光发亮。

在这之后,许多黔北作家都把红军卫生员这个既渺小又伟大的人物,作为红军精神的重要题材大书特书。无论是向扬先生的川剧力作《红妹》,还是田景安先生的歌词《喊小红》以及获得省政府文艺奖的歌曲《凤凰山上的红军魂》(陈守刚词,周明仁曲),都在向时代呼喊着一个主题:要坚持不懈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要让长征精神光照千秋。

2015年初,在即将迎来遵义会议80周年的前夕,我突然接到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女同志打来的电话,声称在重庆采访叶毓山老人,要我接老人的电话。

27年没见过叶院长了,他的声音还是那样的亲切,说话还是那的和蔼。他说:“陈局长,27年前,我们有缘一起设计了遵义红军山上的女卫生员雕塑,那尊雕塑有你的贡献呀!我要中央电视台到遵义采访你,要大家记住这段真实的历史。”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来到遵义,我接受了采访,她们做的32分钟的专题节目于2015110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真没想到,叶院长这个世界级的雕塑大师还能想起我。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说实在话,凤凰山上的这尊女红军雕塑的过程给我的思想鼓舞非同一般。几十年来,我一直把这段记忆珍藏在心中,并立下誓言,要永远讲述红军菩萨的故事,永远讲好长征的故事,把长征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74204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