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有些干部还存在本位思想,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小团体利益,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擦边球、搞选择性执行,甚至弄虚作假、阳奉阴违。”这一针见血指明了政策执行中的重要问题。政策执行是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事关国家治理效能、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杜绝“选择性适配”的心态和行为。(7月23日《人民日报》)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个政策好不好,只有执行了才知道。在政策不执行,再好的政策也等于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策执行要坚持规矩意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政策执行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主打一个不折不扣执行的新常态。政策执行岂能搞“选择性适配”呢?
政策执行要不折不扣,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种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决不允许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擦边球、搞选择性执行,甚至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现象的发生。
政策执行要全面。容易的政策要执行,难的政策也要执行。对本地、本单位有利的政策要执行,对本地、本单位不利的政策也要执行。能够立竿见影的政策要执行,长期才能见效的政策也要执行。总之,政策执行用好全方位地执行,一个不漏地加以执行,不允许只执行一部分,更不允许不执行政策。
政策执行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执行。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根据和准则。政策一般具有阶段性,因而具有时效性,政策需要及时得到贯彻执行。如果不及时执行政策的话,相关人士的合法权益就很难得到保证。
对政策执行搞“选择性适配”的,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肃追责问责。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持“零容忍”原则,发现一起,就要坚决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以儆效尤。其中,对直接责任者要坚决追责问责,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也要一并追责问责,以此倒逼政策得到及时、准确的执行。当然,查处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适配”问题,要坚持查处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问题的查处要抓早抓小,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此外,要抓长抓常,建立健全查处政策执行问题的长效机制。不过,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治未病”,及时消除政策执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性问题,这才是治本之道。
但,政策执行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要将上级的基本要求和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精准执行政策,而不能搞上下一般粗,也不能搞“大一统”。
消除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适配”问题,要坚持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的原则。对于政策执行到位的干部,要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也包括优先提拔等;对于政策执行搞“选择性适配”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