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正文

坚守生活的底线——纳雍杨刚诗歌印象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郭勇    阅读次数:20261    发布时间:2014-03-31

停下脚步,让灵魂赶上,这正是当下需要的生活反思。当你以生存的名义匆匆往前,而无法驻足下来欣赏风景时,回望那段来时路,最终,灵魂可能就走向了现实的反面。杨刚将笔触指向心灵深处,此举虽为语言的创新,但他渴望建构自然真实与灵魂的可能,这一努力,其目的或许就是不想让灵魂沦陷。

在杨刚的一些诗歌中,我们能窥见到他观察生活与理解世界的角度,就像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对于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探讨和研究。杨刚恰恰在他的诗歌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于词语中看人世的角度,像那些不易被察觉、甚至被很多诗人所忽视的生活细节,对于杨刚来说,却是进入诗歌最恰如其分的入口。

生活是诗歌最好的底线,底层的抒写让我们与诗人交流同的。贴着生活的边缘行走,是诗人寻找诗歌的最好的位置,至少能证明他在尘世中留下朴素而单纯的诗歌之心。而现实中的杨刚在诗歌的世界有着血腥屠戮的心境的。“走过的路被溶解在细碎的泥沙/不得不承认,坚持了多年/梦想只是一个荒谬的骗局/所有的激情和信念/都在一瞬间荒芜 干枯甚至死亡/暗无天日的岁月,绞碎了/我所有的想象/绞碎了那片/我用曾经心爱的女人的微笑/想象而成的蔚蓝天空”。此诗虽然是写得有点忧伤,但是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将忧伤当作一种无法排遣的障碍,自始至终刺痛着个人的内心。像这样的抒情是带有很强烈的虚无主义情绪,容易流于滥俗,它里面仍然包含着悲悯与感恩的特质,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个人认为,真正的诗歌是有着神韵的,它不是随意的词语拼凑,更不是随便用词语胡乱堆积,诗歌是诗人心灵之苦释放和隐秘的方式,它不是急功近利者们玩弄高雅的道具,而是将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部分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底层生活者的现场。在杨刚的诗歌中体验到了那美好的瞬间,或苦难的现实,更多的是疑惑时的茫然与无助。杨刚也不停地质疑与追问自己,这世界的公平何在。就像他在《生活,水上漂》一诗中所抒写的那样,生活艰辛,世事无常,尤其是那首《春风吹着沧桑的事物》将围观者的各种心态与行为都醒目地书写了出来,他们都抱以平静甚至冷漠的旁观态度,而杨刚给我们留的却是具体的过程。

想方设法与生活和解,是杨刚在根本无法摆脱的宿命,眼前的生活,成家立业等都成为了生活的矛盾。而生活经验的错位与诗歌中词语一样,必定需要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我们得到了辛酸的喜悦,那或许还是一种幸运,否则我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但终究还是无奈地感叹:“远去的日子和忘记的故事/都在距离阳光很远/却又不能靠近的地方/不声不响的 搂着孤独/像搂着一个总也不醒的噩梦”。这就是生活的艰辛给诗人所带来的创伤,有更多的东西,我们难以割舍,也难以放下,以轻松的姿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对于诗人来说很困难。

在杨刚笔下的诗中,他切身的感受让词语自由地漂泊,就像他不断地抒写自然的景观一样,他心底里的那一份私语终究在身体里通过爱而传达给了自然,如同那欢乐与痛苦处理成了带着他体温的真情文字。虚实的结合,真假的联接,这其实映照出的只有生活本身。在诗歌中,本真的生活是最为真实的,包括流露出来的那些关于实体具象的物事,也都以人的爱为基点。“除了浩瀚 我不知道用什么形容/遥远的星空 闪烁的星辰/哪里是极限 哪里是边缘/用光年来计算的距离/像一场无休止的游戏。”他诗人以此作为诗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纽带,来为底层的生存寻找一份全新的注释。

尽管杨刚写出了很多抒写爱与幸福的优秀诗歌,但我依然钟情于他抒写底层的作品,它们带着诗人朴素的情感与辛酸的慰藉,却永远难以摆脱生活的宿命。“一场不算激烈的战争/在宁静的村庄打响/粗糙的磨石和锋利的刀刃/都希望对方举手投降”,诗人在抒写爱与幸福时,也是以底层作为自己描述生存的根基。因为诗人就来自于底层,他更懂得怎样真实而非夸张地诠释内心那份敏感与怅然。

同时,杨刚的诗歌还体现出一种“心系农村,钟爱百姓”的胸怀。不仅如此,他还对朴素、平凡的动植物群体都寄寓着诗人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在如今这样的境遇下步入诗坛,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我感觉到了杨刚那颗心灵的真纯与执着。

 

【编辑:黄先兵】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90347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