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心中的天桥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雷斌    阅读次数:31156    发布时间:2024-02-02

 

(七)童年赚钱经历

 

在自己看来,大人赚钱是为了养家糊口,小孩子赚钱则是为了糊嘴巴,因为贪吃,所以才会利用业余时间赚外快,从而达到满足食欲的目的,赚钱的动机是简单的,是纯粹的,甚至可以说是被理解的,因为在那个生活还不算富裕的年代,一个个都像是饿鬼投身,一天上下没有不饿的时候。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找到了很多赚钱的好方法,虽然每次赚的很少,但也乐滋不疲。就拿去山上摘金银花来说吧,从医书上来说,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当年晒干的金银花收购价格就达到了每斤六元,真是价格不菲啊?于是在金银花开花的季节,我和小伙伴们就化身成勤劳的小蜜蜂,漫山遍野地寻找金银花的影子,有时还会出现几个人抢夺金银花的现象,新鲜的花朵要放在太阳光下晒干了才能售卖,在至少要存够一斤以上的干花后,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到乡卫生院田医生那里进行售卖了,老田医生人很好,每次看到他都是笑眯眯的,是一位慈祥的老者,这样我们就很踏实,因为我们相信老田医生不会对我们缺斤少两,克扣我们的劳动成果,“你的6.5元,你的5元,你的3元”,你一定不知道我们拿钱的时候快乐,心里美滋滋的感觉,溢于言表。

除了摘金银花售卖赚钱外,其次就是在乡里赶集天拾桃核果仁了。和金银花一样桃子果仁也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乡卫生院也在收购,也能卖钱。于是在桃子售卖的旺季,满大街的桃核等着我们去光顾呢?刚开始在众露葵葵下弯下腰去捡桃核,觉得很丢人,有点面子上过不去,觉得自己像是丐帮的,活脱脱的一个拾荒者,但是金钱的诱惑又让自己不能自拔,深陷其中,最后索性这样自我安慰,老师告诉我们:劳动是光荣的,懒惰是可耻的,于是为捡核桃赚钱找到了完美的理由。

最后一种赚钱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甚至有点道德的缺失感。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奶奶平时很忙,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家里采购物品的小小经理,于是我就在这方面动了歪心思,但也不会每次都凑效,还是有露马脚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奶奶命令我去街头三奶奶家购买一把面条,于是我兴高采烈地拿着奶妈给的五元钱飞速的来到了三奶奶家的商店,本来面条是两元一把,三奶奶补给我了三元钱,但回家路上我藏了伍角钱,还非常镇定的告诉奶妈面条涨了伍角,奶奶也未起疑心,于是我通过自己聪明的头脑,赚了伍角钱,心里暗暗地高兴着。以后每次叫我去购买东西,我都说涨价了,精明的奶奶感觉到了异样,就亲自跑到三奶奶家去询问商品的价格。回到家非常严肃的告诉我,以后不要撒谎了,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赚钱要赚干净的钱,于是我低头不语,羞愧难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赚过那样的钱。每当金银花盛开的季节,我偶尔会寻着淡淡的清香,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去追寻当年的路,追寻过去的欢声笑语。

 

(八)儿时的玩伴

 

当下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组叫“闺蜜”,小时候我也是有闺蜜的,他就是我的本家堂哥文强哥,虽然他比我大两岁,但是我从未叫过他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劳动,一起玩耍,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其中片段,至今忆来也是十分的满足,十二分的感动。

作为长在农村的孩子,除了每天上学完成功课外,参加家庭劳动是每天的必修课。每天下课后,我都会要腰莂镰刀,手拿捆绳,快步的来到文强哥家和他汇合,然后一起朝天桥中学旁的月亮山去了。常言到:“磨刀不误砍柴工”,深知这个道理的我在磨刀的时候也是格外卖力的,但同时也尝到了快刀砍柴的甜头,从来就是一刀砍倒,从不用第二刀,有点像电视剧中的侠客,身法和兵器都是一流的,很是得意,潇洒,“导致”我每次砍柴都是第一名,不过在得意的同时,狼狈也常常伴随着我。记得有一次夏天砍柴遇到蜂巢的境遇就曾让自己十分狼狈。那年夏天,我和文强哥像往常一样,吃过一碗冷饭就匆忙的来到月亮山了,这里的森林很是茂密,不时还传来鸟儿的叫声,唧唧哇哇的,为山林的安静增添了几分灵动。我们说干就干,在自己选定的小地方忘情地砍着,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自己的后脑勺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紧接着两下,我被一群野蜂追着满山跑,疼的我哇哇大哭,这时候文强哥听闻哭声赶了过来为我赶走了野蜂,第一时间拔出了我身上的尾刺,还用口水涂抹在我伤口上不停地按摩着,顿时疼痛感减少了许多。古人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月亮山对面的云海泛着的晚霞是真的美啊,于是我们平躺在草坪上,用手撑着头,远远的欣赏着充满仙境的美景,微风时不时的吹过脸庞,让人清凉极了,或许这一刻是大自然对我们砍柴时的辛苦,亦或是被野蜜蜂蛰的疼痛地补偿和安慰吧!时隔多年,我和文强哥再次提起这件事,也是用哈哈大笑来回应,说实话更多是感动和庆幸吧,更是对彼此纯真友谊的最好印证吧。 

“ 靠天吃饭”是对农耕最原始的解读,然而全然也不是空穴来风,也有几分道理藏在里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庄稼收成几乎都与一年的气候有些密切的关系,气候应季,则风调雨顺;反之则收成难料,颗粒无收,导致农家人食不果腹,十分困难。在我看来,人与自然永远都是对立统一的,也不是全靠天,因为善良的人们是智慧的化身,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想到办法,更相信事在人为,于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在政府的资助下,全民皆兵,老弱妇孺都积极的参与沟渠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桥人靠天吃饭的局面,有的人还半开玩笑的说,只从修建了水渠,天桥儿的光棍都变少了,年轻的小伙都娶上了漂亮的媳妇,逗的大家笑不拢嘴。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4068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