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奶奶又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蜡烛可以做成多种颜色和多种大小,这样可供不同的客户选择,销路能更好。她又忙着上街去买颜料、砍楠竹、花竹棒、搓草纸、裹草棒、剪棉线。小空地还是那个小空地,小灶头还是那个小灶头,铁锅还是那口铁锅,只是奶奶在制作时会分白色和红色、分粗支和细支这样来浇蜡汁,等腊汁顺着纸筒慢慢凝固后,再修剪掉多余的蜡汁、棉线,保证整支蜡烛是妥妥的好看美观又实惠。
果不其然,奶奶的用心受到了很多客户的喜欢。有一些客户在买蜡烛时就问奶奶下一次什么时候出摊,还有的客户直接问奶奶家住在哪个村,说要是方便的话,就直接来家中取,免得奶奶背上街怪沉的。听着这些客户的细心关心,奶奶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奶奶二话没说,就以友情价给他们。虽说钱没挣到多少,但奶奶觉得这份肯定就是十足珍贵的。特别是在那艰苦的岁月中,真心真性情是难得遇见的美好。
就这样,奶奶靠着一己之力做了几年蜡烛,让家中多少宽裕了些。而父亲呢,因为要承担家中的农活,还有外出打零工,就只能帮着奶奶做点杂事。奶奶挣得钱也多数给了父亲,让他作为我们的学费存着,说是多少能补贴点。在一家人的齐心协力下,我已在该入学的年纪入学了,虽说也是临近上学还状况百出,但好在一切的结局都是圆满的。
三
渐渐地,我也能帮着奶奶搓草纸了,每次看着奶奶开始忙碌蜡烛的事情时,我就屁颠屁颠地跟过去,总想要帮着做点什么。可是,奶奶总是让我先完成作业,说是要先学习,等学习好了以后再来帮她。其实,奶奶每次都是安慰我,她并不是真的要让我帮忙,也并没有真的教我如何制作蜡烛,所以我只知道蜡烛可以卖钱,可以点亮一个家,可以帮助有有需要的人,但是至于如何做出来的,我却并不知晓。
不过,那时也没有想那么多,觉得奶奶一直都会在的。只要有奶奶在,咱家就能用极少的钱照亮一方土地,到处都是岑亮岑亮的,可真好看。邻居们还开玩笑着说,自从知道奶奶会做蜡烛以后,他们也都没去外面买过了,只等奶奶做好了送过去,方便快捷还便宜。对于邻居,奶奶更是非常的友好,从不按街上卖的价格收费,都是以友情价给的,所以其实并不挣钱,图的就是一份开心和乡里乡亲的感情。
奶奶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平常要和周边的人搞好关系,关键时刻他们能帮上忙就是最大的福报了。父亲答应了奶奶,一直都和邻居们友好相处着,家中有个大小事情时,邻居们也真的将心比心般地帮衬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奶奶因病过世办丧事那天晚上,摆了好几十桌,虽然桌席吃得很简单,但能很明显得看出来他们都是真心来送奶奶最后一程的,他们舍不得一个大好人就这样被病痛折磨的走了。
父亲告诉我那一天,临近几个村子在家的人户,和奶奶差不多年岁的人都来了,这是何等的荣幸和肯定呢?奶奶走后,父亲像是受了打击,变了个人似的,总是在嘴边挂着说为人处世要低调友善。更奇怪的是,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也潜移默化地教导着我们,凡事不光要脚踏实地地干好,还要学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多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哪怕自己吃亏一点也没关系,天长地久,日久总能见人心的。我们也很听父亲的话,一直都是那么做的。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家中常备着蜡烛,一来是为了纪念奶奶,二来是为了以防万一,关键时刻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照明、生日聚会等。看吧,当一个贺岁蛋糕摆放在桌上,关掉灯,点燃几根蜡烛,看着烛光在饰品中摇曳着,蜡烛的火焰呈球形样,映照出桌面上各种物品的明暗影图,让人忘却了生活中的一切不开心、不如愿和意难平,只想静静地紧握双手尽享此刻的欢愉祥和。
入夜了,晚风轻拂,山下的老屋静谧而安宁,鱼塘两岸的绿树映射着栩栩烛光,胜似繁星点点,在水面之上不时荡漾起五彩斑斓的波纹来,绘就着一副花好月圆的幸福景象,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屋门前,有一位白发老妇人,身着一袭花布衣裳,正坐在板凳上低头忙碌着……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