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风起云涌的赤水抗日救亡运动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洪开第    阅读次数:51986    发布时间:2025-01-21

山河在,草木深,感时落泪,往事惊心。

黔北边陲重镇——赤水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1935年,毛泽东曾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书写了名垂千古的神来之笔而名扬天下,这一举世瞩目的壮举,为赤水添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轻轻拂去岁月的灰尘,回首抗日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重温那一部部令人热血沸腾、可歌可泣的历史,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精神,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是古道西风的断肠悲壮,是守土卫疆的血泪担当,更是泱泱中华的风骨与脊梁。

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在赤水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并没有选择沉默与屈服,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时代的赞歌。

拯黎民于水火,除寇虏而凯旋。

孚万邦于四世,振民志于百年。

 

唤醒民众  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的祖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国之殇,恸未央,民族的悲伤,浸透岁月苍凉!

我英雄的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侵略行径,一场“抗击日寇,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席卷神州大地。赤水民众在中共赤合特支的领导下,以“少共”团员黄星元、黄振华、陈芳型、贾若瑜、赵世咸等为骨干,组织并发动赤水兵工厂工人、手工业工人、工商业者、在校的中小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他们抬着反抗日寇侵略的巨幅横标,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从中国滚出去!”等令人热血沸腾的口号,高唱“只有铁,只有血,只有铁血才能救中国”等悲壮激越的战歌。有力地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人们挥动写着标语的小旗,拿着话筒,沿着高低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和商铺之间用丹霞条石铺成的街道,游行到县城十字口小广场集中。工人代表、进步青年和学生代表纷纷走上临时搭建的讲台,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散发抗日传单……愤怒声讨日本军国主义悍然侵略中国东三省,烧杀抢掠中国同胞的滔天罪行,声情并茂地控䜣了在日本鬼子肆虐下的我国同胞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并呼吁全民抵制日货,誓死不当亡国奴。这血与泪的控诉,强有力地唤醒了不少热血青年的抗日激情,他们争先恐后地踊跃报名参军,奔赴抗日前线,誓死夺回失去的领土。这感人至深的一幕,不仅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决抵抗,更表明了中华儿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心!

193112月,为了在赤水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中共赤合特支书记梁业广邀请遭到国民党当局迫害而回乡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地下党员、北方左翼作家联盟首任党团书记段雪笙在赤水县城北正街胡乃员家楼上召开座谈会(史称古月堂会议)。参加人员有金奚生、余正华、苟克宽(秦川)、向茵谷、苟克嘉、李宋、李白诗、周德逸等以及房东胡乃员兄弟共二十多人。

座谈会由梁业广主持,胡乃员首先介绍上海、南京等城市掀起的抗日爱国运动热潮。随后段雪笙在会上作了《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段雪笙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它号召我们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光荣使命,就是要赶走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强大,人人平等有饭吃,有衣穿,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中国。”段雪笙强调:“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认清形势,团结一致,奋勇前进,胜利属于我们。”

段雪笙的报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他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并用通俗的语言对大家说“是水翻船呢还是船翻水?”由此点明了“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

他还提醒大家,要多读书,加强对马列主义、时事政治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地下工作中要提高警觉性、注重策略性和斗争意识。

古月堂座谈会的召开起到了统一思想、宣传抗日、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了赤水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古月堂会议后,在段雪笙的倡导下,中共赤合特支于1931年底帮助建立了“流波社”和“读书会”。“流波社”主办了文学性周刊《寒夜之华》,发行对象是中、小学教师。“读书会”主办的刊物是《少年大众》,是文学性旬刊, 发行对象中小学生。其中刊登的《中国呀,起来 》(作者:海天)这样写道:   

压迫下的中国呀,起来

从安眠中起来 

一切被压迫的人民

打倒我们的敌人

蛮横的日本

惨杀同胞的帝国主义

我们要认清

这是为中国的前途

是为了民族的痛苦

中国呀,起来

实行最后的斗争

《寒夜之华》和《少年大众》于1932年元旦出刊,分别发行了3期就被国民党驻赤水县特派员查封。但是它宣扬的进步思想,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热血青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段雪笙再次回到赤水,他邀请了贵州著名的学者、民主人士黄齐生先生到赤水女中等学校作抗日宣传演讲,每当演讲进入高潮时,学生们激动地振臂高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仇敌忾抗日救亡”“不当亡国奴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如山呼海啸,在浩瀚的长空中久久回荡,从而更激发了广大师生和广大民众汹涌的抗日爱国热帎。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003991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