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云,1926年4月1日,出生在贵州遵义县野理乡月亮土村八卦组的一个普通而贫困的家庭里,20岁时,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湖南服役,1949年9月底,随起义部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0月3日改编入解放军,成为四野45军135师404团三营通讯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普通战士,参加了剿匪和准备解放台湾的军事斗争。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1月陈忠云参加抗美援朝作战,部队番号改为54军135师。在朝作战期间,英勇顽强,曾二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一等功,获二级国旗勋章奖。回到地方后,总是战斗在最脏最累的第一线,无怨无悔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现在94岁的陈忠云身体硬朗,心如明镜,但寡言少语,从不轻易言及过去参战及立功的事情。
没能跟红军走是最大的遗憾
找到这位1926年出生的身体硬朗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英雄,我们的心一直不能平静。总想走近这位年近百岁、精神矍铄的老人,从他心灵深处找寻更多的精神内涵。可是,当我们多次进入他家中与他说起当年剿匪、抗美援朝那些壮怀激越的岁月以及往事时,他总是那么平静似水,波澜不惊,淡淡的说着他的平凡人生。
1926年4月1日,陈忠云出生在贵州遵义县野理乡月亮土村八卦组的一个普通而贫困的家庭里,20岁时,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湖南服役。1949年9月底,解放大军向大西南挺进,国民党部队纷纷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忠去所在的部队1949年10月3日改编入解放军,他成为四野45军135师404团三营通讯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普通战士。陈忠云清楚的记得连长叫万德金,副连长刘文玉,指导员石开胜,副指导员白乡普,排长刘富,班长,杨亚东。老人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详实的名字,真让我们惊讶不已!
部队随后开往广西蒲北、来宾县围剿国民党的残部及其土匪。身份转变,陈忠云的思想和行为也跟随解放军前进的步伐而改变,他深深感受到了人民军队与旧军队的差别。陈忠云老人深有感触的说:“在解放军部队里,官兵是一致的、平等的,共产党员处处都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这是与旧军队最大的差别,是对我最大的思想震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解放军铁的纪律,致胜的法宝。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人民军队几十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陈忠云说到这里,便兴奋地哼起了“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他说:这首歌是他们一直唱着行军、驻防、打仗的,也伴着他一起成长、成熟,是很教育人、鼓舞人的一首好歌,凡是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除此之外,说起志愿军军歌,他就更有感情了。他说,部队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入朝作战的。“保和平卫祖国,打倒美帝野心狼”成为每个战士的崇高理想。
陈忠云没读过书,目不识丁。但到了人民军队里,他跟着战友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还苦练了过硬的军事素质,很快成为战斗骨干,在作战中机智果敢,英勇顽强。1950年3月初的一天,在来宾县狼牙洞通讯连驻地遭到土匪袭击时,陈忠云所在的班留下掩护其他同志撤离,陈忠云作为副班长,看到担任掩护的人员少,便让其他同志把帽子挂在树枝上麻痹土匪,再迅速组织人员从另一端攻击土匪,等全连同志都撤离完后,留下掩护任务的一个班大都牺牲,只剩下两个受了伤的战士,陈忠云也受了轻伤,他不顾自己受了伤,冒死把受了重伤的战友彭重祥同志背到了安全地点,他的行为在连队引起很大反响。1950年3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司令部对陈忠云同志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对战友的极端热忱进行嘉奖并记大功(一等功)一次。部队随后又开往广东佛山及海南岛清剿国民党残匪并作解放台湾的准备,陈忠云同志在此期间由于表现特别突出,在1950年8月再次荣获135师政治部授予二等功臣的奖章和证书。
在说起这些立功受奖的故事时,陈忠云依然平静如水。他说:“共产党领导和教育的军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从来不考虑自己。毛主席教导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比鸿毛还轻嘛!我们那时候从没考虑过死有多可怕,几乎两三天就有一场战斗,我的脑海里只有冲锋——胜利四个字。”
采访中,我们总是惊讶于陈忠云老人的淡定从容,他把那些闪闪发光的军功章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我们很想让这位94岁的老人兴奋起来,于是把话题转到了他青少年的成长生活中,期盼能在回忆中激起老人的一点心灵浪花。
果然,说起童年及少年生活,老人的眼神突然闪亮了起来。他说,我从小就见过红军,听大人们讲过红军的故事。1934年底,国民党到处宣传说:“正月刀兵乱,共匪要入川,老老小小都杀光,一万之中留二三。”但是红军来了,还从我家门前走过,军容军纪非常好,说话和气,买卖公平,没有国民党说的那么可怕。父亲也给我们说,不要听信国民党的胡言乱语。陈忠云说:在我家的后山上,有个山王庙,红军有一个重伤员就住在里面,我父亲给红军送过饭,送过衣裳,还让他换上老乡的衣裳追赶部队。父亲救红军的事,我们一家人都记得哩!可惜那时我太小只有9岁,如果再大一点,我可能会跟着红军走,这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红军头上的红五星最显眼,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红军撤出遵义时,国民党黔军柏辉章师的部队追击红军,红军后卫部队还在月亮土阻击过敌人,打了一天一夜。时隔80多年,陈忠云都清清楚楚的记得。
入朝作战留下闪光足迹
1952年2月,是陈忠云最难忘怀的日子,因他的突出表现,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陈忠云讲述到此,终于又一次兴奋起来:“入党,是我这一生中最渴望、最光荣的事,立功是一个军人应该尽的责任,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则是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因为成为一名党员,就更有资格争取到攻坚任务,就更要为党奋不顾身的战斗。”说着,陈忠云右手握紧拳举了起来。“你们不知道,我们在阵地上入党宣誓,心情有多激动啊!我只有一个念头,多杀敌人,为党为国争光。”这是他说得最激动的一段,而每次问到立功受奖时的感受时,他总是淡定如初:“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战场每时每刻都有牺牲,杀敌立功也是必然的,我们随时都在准备牺牲,也随时在为国立功。”正如秋瑾在《剑歌》里写道的那样: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也许,就像我们这年代人成长要经历各种考试、求职、升职一样,他们要经历打仗是最平常的事情。在陈忠云的心里,当兵就是要打仗、向前冲锋,一切为了胜利而坚定不移,而一切牺牲都是为了胜利。枪炮声一响,任由子弹在身边狂飞,从来没考虑过何时倒下。在他看来,这一切再平常不过了,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1953年1月陈忠云随部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部队番号改为54军135师。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