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天气特别的热,战士们在奔袭、进攻中没有补水的机会,加上轻装时,大部分战士扔掉了水壶,已经有10多名战士出现中暑现象。指导员廖廷凯此时就像兄长一样,一个个去安慰战士们尤其是那些受伤的战士,鼓励他们要坚强、坚持,要树立勇气去迎接胜利,教他们扯茅草根来咀嚼解渴充饥。连长吴成良也给战士们讲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斗的故事,要大家学习上甘岭八连的精神,我们是为国为民的正义之战,即使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最终,他们用最短最快的速度挖了掩体,抵抗住了敌人炮火的报复。经过观察,250高地对连队威胁最大,按照团指的命令,廖廷凯与连长组织了突击队,不顾332和280高地的火力威胁,向250高地发起猛烈的攻击,坚决从老虎嘴里拔掉这棵钉子,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连队夺占了250高地。而此时,无名高地还有敌人在负隅顽抗。从250高地的制高点上向无名高地攻击,其压制效果非常好,副连长姚文德带领突击排冒着炮火穿越荆棘又向无名高地冲击,战斗异常激烈。就在这时,副连长身负重伤,廖廷凯立即向连长提出,你在连指挥所指挥,我亲自带领突击排强攻无名高地。
廖廷凯带领突击排五班冒着炮火,身先士卒手握轻机枪猛烈向敌人射击,掩护战士们奋勇夺下了无名高地。廖廷凯也因此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小腿不幸被高射机枪击中,挖掉一大坨肉,血流如注。他很快感觉到不能支持了,迅速通知副指导员来接替他的位置继续指挥。他用最后的力气告诉副指导员:一是要求战士们不要流泪,要为负伤的副连长和指导员报仇;二是命令自己的通讯员蔡和清去保护好连长;三是赶快构筑工事,一定要坚守好阵地,严防敌人反扑。廖廷凯因流血过多而昏迷,离开了战场,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才能拄着拐杖走路。
而此时,连长把一个较为隐蔽的位置让给炮班向敌人还击,自己带领8名战士走出战壕侦察敌人的火力点。这时,敌人因丢掉了250高地和无名高地,便疯狂地向两个高地发射炮弹,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来,吴成良一把将步谈机员艾卫民推进猫耳洞避开了危险,自己却多处受伤,而他仍然坚持着指挥战斗,没想到密集的炮弹又落在附近,连长吴成良头部被炸伤,通讯员蔡和清当场牺牲,他断断续续给大家说:指导员……指导员,你们一定要守住阵地……连长很快昏迷过去,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在战前,廖廷凯的连队里曾分来了一个有劣迹的战士,上级发现后准备退兵,而廖廷凯却不同意。他认为,既然已经来到部队,部队就有责任、有义务改造好战士,而且他相信连队有这个条件和能力。退兵,地方政府是要承担政治责任的,搞不好,有的领导还会被追究。对于有劣迹的士兵,廖廷凯认为,只要思想方法运用恰当,循循善诱引导教育,让他感受到被接纳、尊重的温暖,就一定会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融变,他就会在我们守望的麦田里,长得金黄,变得饱满。在廖廷凯的坚持下,这个兵没有退回去,同时在廖廷凯的悉心引导下,思想进步很快,战时成为尖兵组长。廖廷凯至今还记得,这名战士叫任哲全,在战场上他机智灵活,作战英勇,立了二等功。《战旗报》曾专访刊登了《从捣蛋兵到好战士》的文章。战后,部队选送任哲全上了新疆军区步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中苏边境前哨任排长,在中苏领土争夺战中荣立三等功,而后任侦察参谋、北疆军区侦察连连长,并第二次荣立二等功,提任侦察股股长,调新疆军区情报处任正营级参谋,后任新疆军区副团级侦察参谋。转业后,到绵阳市公安局任刑警大队任队长,在公安局先后荣立获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汶川大地震救援中,曾担任胡锦涛主席视察时的贴身内卫,被授予全国公安战线十佳干警,绵阳市十佳特殊贡献的先进个人,成为地方公安工作的顶梁柱。这就充分说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可塑性强的阶段引导得好,就会确立正确的、牢固的世界观,当有了自我价值感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将是无穷大的。
在这场战斗中,八连二天内连续攻占3个高地,缴获敌火箭炮、高射机枪、轻重机枪等大量武器、弹药22吨,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攻占高地的战斗刚结束,连队又接到命令必须死守250及无名高地,坚决阻击敌王牌316A师的增援并切断老街之敌的退路,这相当于在老虎嘴里钉钉子。有二天二夜,战士们没有进一粒米,饮一滴水,却拖着疲惫的身体打退敌王牌师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八连在这里坚守了五天四夜,打退了316A师的75次炮击和反扑,毙敌121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切断老街之敌退路,阻止316A师增援”的作战任务,被上级党委荣记集体一等功,并授予八连“英勇善战钢八连”称号。
在这次战斗中,连级干部有两人重伤,一人牺牲,全连受伤37人,牺牲9人,荣立一等功的1人,二等功的7人,三等功31人,战后送步校和作干部苗子培养的就有27人,吴成良连长被昆明军区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廖廷凯也在这场战斗中荣立二等功。
说起牺牲的战友,廖廷凯心情异常沉重,他说:他们都只有20岁左右,青春永远定格在朝气蓬勃、最富活力的年龄段,家中有父母尽不了孝,心中有心仪的女孩也还没有拉过一次手,没有品尝到人生最难得的爱情甜蜜就长眠在南疆。每每想起那些战友,我的心就不能平静,能活着真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我每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工资,但我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什么要求,也没有要求落实、享受过功臣的待遇,单位上大多数人不知道我打仗立过二等功,还是‘钢八连’的指导员”。74岁的老战士,谈起这些,非常的平静。而于我,面对“钢八连”这样一个钢铁般的战士,却是于无声处响惊雷般的震撼,老兵啊!永葆军人本色,真是难能可贵呀!
在即将转业时,廖廷凯先去拜望了两个牺牲的通信员烈士的父母,再办理转业手续。他说,“他们就像我的亲兄弟一样,永远是心中的痛!他们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是我永远的牵挂。”回到地方后,在纪念自卫还击战二十、三十、四十周年时,廖廷凯都牵头与副连长姚文德,副指导员邓光禄一起组织全连战友、亲属去屏边烈士陵园扫墓祭祀,让大家永远铭记那场战争,永远铭记战友深情,凡是烈士亲属和家住农村困难战友的费用,全部由其他战友承担。廖廷凯说:2018年,我们三个作战时的连干部一起开展走访慰问烈士父母、家属活动,并送慰问金,战斗英雄吴成良连长的妻子生活困难,我们组织捐款四万七千元,专程到家中慰问;我们还专设了扫墓资金存在屏边县战友处,资助每年去扫墓的烈士亲友。我们用这样的行动抚慰战争的创伤,唤醒人们的良知,永远尊崇军人,敬重英雄。只有这样,当国家有难时,军人才会义不容辞站出来冲锋陷阵,才能英雄辈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