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与烽火纠缠不清的过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杨昌雷    阅读次数:43405    发布时间:2025-03-21

 

我在一、二组有十八户帮扶户,存在的问题多为住房问题。有的是面积不够,有的是墙体老旧,有的是新房还未装修。为了赶在年底前解决这些问题,可谓是办法想尽。比如当时贫困户王某甲、王某乙哥两家原住房为土坯房,鉴定虽为安全住房,但脱贫形象不佳,多次劝说他们自行买点瓷粉粉刷一下住房,但都说缺钱。于是我借了两个月的工资给他们兄弟俩粉刷屋内墙面,改善了居住环境。后来广林书记到村里走访,听说了这个事情,还特意跑去两家看了看,很满意,动员全镇所有干部前来观摩。村民王某友一人居住在20平方米的烤烟房里,常年烟熏火燎,也显得脏乱不堪。我给广林书记汇报了情况,争取到了五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为其新建了90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再后来,由于一些新的政策的出台,我所帮扶的包括王某甲、王某乙兄弟在内的五户贫困户都建了新的住房。

这只是我个人在帮扶方面面临的单一问题,同时也是其他帮扶干部所面对的共性问题。大家都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为所帮扶的群众想办法,最大限度为他们解决困难。

 

十二

在一次例行工作会议上,帮扶干部给我说了小玲家的情况,希望能够想法帮助解决一下她家困难。

小玲家是烽火七组人,一家五口居住在两间土坯房里。兄妹三人都是在校生,收入依靠母亲务农和父亲打零工为主。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住房不安全,教育支出较大,收支极不平衡,需给予政策性帮扶。

经集体研究决定,将住房问题上报给镇里,本着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角度,从危改项目中调剂出部分资金让其新建安全住。对于低收入问题,按程序将其一家纳入低保,缓解当前困难。

我真正对这个家庭有所接触的是在一次陪同省委督战队检查过程中,到她家走访时见到了小玲,那时她是威宁某中学高二的学生,一位性格内向,极为腼腆的小姑娘。因是教学时间而没在校上学,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问她是什么原因没去上学,他父亲告诉我们说因孩子时常头疼,带去多个医院检查都查不出病因,花去一大笔费用不说,还查不出任何结果,现休学在家休养。

督战队的领导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重视,在现场就掏了三千元现金捐赠给了小玲,用作相关检查治疗费用。在作为问题交办镇里的同时,督战队领导即行和省人民医院取得联系,要求做好对这个孩子的检查准备工作。

镇里将这个工作交由我负责,要求我按照督战队的安排,及时和省医做好对接,马上送小玲到省医进行全面检查。基于此,我前后四次陪同小玲及其父亲到省医检查、复查。在此期间,我带小玲参观了贵阳的一些名胜古迹,让她亲眼目睹省城日新月异的繁华和变化,并和她进行了很多交流,希望可以帮助她打开心扉,保持乐观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病情,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有一天也能够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

小玲重返校园后,偶尔我也会问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我告诉她,如果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就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会尽力去帮助解决。有年春节期间,小玲给我发了两百块钱的红包,让我给妹妹(指我的女儿)买点好吃的。我告诉她有这份心意已经很好了,谁要你的红包,只要你能好好学习、健康平安,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十三

霞儿一家的情况更为特殊。

她父亲在外出务工期间因意外事故去世,母亲外出不归,几年杳无音信。兄妹四人主要由八十多岁的奶奶照顾。当时兄妹四人中,最大的哥哥才十三岁,霞儿是老二,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五岁,一个三岁。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认识霞儿的时候,也才十岁左右,每天放学回来就帮着奶奶做些家务,显得异常懂事。

我很关注他们家的情况,和村里商量,将他们一家纳入特困供养,每月有民政拨付的几千块钱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问题。让我担心的还是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如果引导干预不好,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所以在空闲时间,我会去家里和孩子们说说话,问问他们生活学习情况,每天过得开不开心等等。

在慢慢的熟悉过程中,霞儿也会主动的和我说她心中的很多疑惑,有些问题,我甚至觉得超出了她这个年纪的所想。对她向我提出的一些疑问,我也无法回答,只能从现实的角度给她解释,只有等她长大了,有能力了,才能去弄得清楚。

十三四岁的时候,霞儿也变得叛逆起来。

学校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某天霞儿没去读书,某天又在教室里捣蛋,很不好管理。于是我又和陈涛一起去学校,找到霞儿,问她是什么原因旷课、不好好学习。可她就闭口不言,什么话也不说。深刻的道理,已经给她说过,似乎也听不进去了。

我把她叫到一边问她不好好读书要怎么办,以前她给我说的那些疑问又怎么去弄得清楚?她哭,她说她不想读书,也不想去管什么了,只想出门打工挣钱。对她的回答,我有些惊讶,小小年纪,除了读书学习是最好的出路之外,再无其他。

那次的劝诫似乎是没有任何的效果,后来和老师沟通,虽没再缺课,但学习停滞不前,没有任何进步。

再后来,我任职期满离开烽火后,听说了霞儿的情况,很不尽人意。

内心的深处,总觉得对待这孩子虽然尽心尽力,但没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感不安。只希望在未来的成长中她能明白,是她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7997799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