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洼处的紫霞宫,莲花台属于高山丛林地带,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顺着山洪涌入,杂草树叶使这几处景段的每一个地方都看见漂浮在洪水中的杂物横冲直撞,令人胆战心惊,此刻,在危险中、洪水中,而处处都闪现着旅发人的身影,大家你追我赶,人声鼎沸,清理树桠、杂物,为游客们撤离清除障碍,而赢得时间,黄顺生副经理奋战一线,为员工们树立了榜样,他们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不怕苦、不怕脏、不怕险、组织、清障、协调指挥,在险境和险地中的救援人员浑身污泥,他们以救灾地段的景点为主战场,一支支抗洪救援突击队奋勇向前,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思考最佳救援的行动部署和方案。
此刻,雨蒙蒙,夹杂着狂风和泥浆的救援现场一片狼籍,往紫霞宫的景区游步道被洪水阻隔,无论是年青党员、年青同志、中年同志、年长的同志,都在这生死悠关的紧要关头,冲锋陷阵。无论是男同志、女同志,他们在洪水中,不顾水坑坑,水凼凼,沿途难免有泥石垮塌的危险,冒着大雨,在景区道路上,观光车停靠点,开展疏导、问询、查询。及时为被困游客和脱险游客排忧解难。总经理助理陈友明在救援现场嘱咐全体旅游服务人在注意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发扬不怕疲劳,一鼓作气的工作作风,不要漏掉一个游客,不要让一个游客滞留在危险地带,就这样,陈友明往返于救援现场,给景区的同志极大的鼓舞,增强了同志们战胜困难救援的信心和勇气。
三、靠前指挥,责任重于泰山
在救援现场中,景区共产党员组成的救援队伍将游客紧急大转移的同时,在现场参与救援的陈友明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莲花台和紫霞宫这几个地段,只见山上山下洪水肆恣汪然,无法下山,大家在陈友明的指挥下想尽千方百计与洪魔抗争着……
张霞同志眼看洪水来势凶猛,积极安抚被困游客,将咨询点备用毛巾、感冒药品、矿泉水,雨衣全部免费发放给旅客,给予了游客生的希望,并同上山的救援人员一道将游客安全送下山,由于过度劳累和救援工作的艰辛,兼之气候的闷热,大雨的突降,她已经中暑,中暑体力的严重透支晕倒了,双脚抽搐,全身冰凉,昏迷不醒的危及状况,这时,保洁员刘良琴奔跑着背着张霞同志护送出景区,警车护送着将她送往赤水急诊室救治。
巾帼不让须眉,张霞同志奋战在救援一线,舍已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的品质、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更坚定了全体服务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由于张霞通知第一时间的疏散,保证了所有游客都被引导在山中的安全地带,为后续救援赢得了时间,开辟了通道,起到了帮助作用。
“游客的利益至高无上,保障游客的安全是我们旅游服务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看到了旅游服务人高尚的情操,更展示了她们内心深处的坦荡情怀。
在莲花台重灾区域,而且山脚下的出口处丹石洞桥也“伤”得不轻,滚滚的山洪越顽石、穿山洞呼啸而来,水位猛涨、巨浪滔滔,同时也封挡了上山的路,汹涌澎湃,一个巨浪紧接着一个巨浪打来,使人心惊胆颤,望而却步。
在救援现场的每时每刻,一分一秒都扣人心弦,一分一秒都引人瞩目,一分一秒都随时会发生人身伤亡,可是,敢于担当的旅发人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畏难,没有人犹豫,他们无私无畏,处处都彰显着各级党政领导和景区共产党员心系游客、情系游客的无边情怀。无论是元厚镇政府的汪涛主席、元厚派出所、元厚国土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同佛光岩全体同志都是一个团结的整体,生与死、苦与累他们都在一起。
四、同心同德,党政团结彰显信仰铸就的力量
走过这条路,风雨山洪涌,走过这条路,荆棘又坎坷,吃苦不言苦,风雨经历过,流过的汗,付出的累,都在莲花台、紫霞宮等险恶地段,在灾情发生的时刻到灾区救援已经是3个多小时,顷刻间道路中断,山洪狂奔、泥流直泻、乱石横滚,山的这边、山的那边、河岸上游、河岸下游,强烈的暴风骤雨冲刷着山上的岩石形成的泥石流伴随着滑坡塌方,岩石的崩落等地质灾害。雨水、泥流、巨石裹着左奔右突,遍地肆虐。
此刻的景区游步道满目疮痍、令人痛心疾首,佛光岩安全员、观光车驾驶员来了,咨询员做心理安抚的来了,售票员们不顾浑身湿透、拼尽全力和男同志一道将护送下来的游客从丹石洞桥路口护送游客转移出景区到安全地带,同时救援人员开辟安全的山路,通过背、扶、抱、搀的方法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采取分多条道路进行分流,安全护送出景区的方法将救援工作向前推进,向纵深救援。
汗水湿透衣背、泥巴裹满裤腿,我不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是旅发人,为了游客的生命安全,为了旅发人这个大家庭的荣誉,你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由于紫霞宮地形最低洼,水势已蔓延到洞口,洪水在风的吹动下接二连三地又翻起大的波涛,已在风口浪尖的游客显得骚动,情绪很不稳定,游客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40多名游客命悬一线,一幕幕交织着大悲与大喜、大智与大勇、大义与大爱、生离与死别的绚丽壮歌在这里生动的上演,用生命诠释了“赤水旅游,我是形象”、“赤水旅游,一切以游客满意为中心”、“赤水旅游,我是榜样”的企业宗旨和要求在这里得到了印证,得到了升华、得到了验证。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