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惊心动魄,万人紧急大转移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何正国  曾强    阅读次数:8924    发布时间:2025-04-30

 

这时,就在人们全力以赴在深夜紧急救援,人们大转移的同时,而通讯中断,电力中断,道路通行严重受阻时,前线指挥部张集智书记和况顺航市长和其它市领导们神情严肃,心里万分焦急。雨越下越大,此刻的叫喊声、喇叭声、人们焦急的呼救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官渡和各乡镇借助电筒光的亮光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扶老携幼,互相问候、鼓励,互相寻亲访友问候,在深夜酷热的汗水和雨水中,全市的各级党员、干部们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表现出来人定胜天的精神和气概溢于言表。

11日上班时间,前线指挥部通过卫星电话,张集智书记向全市下达了要求全市全力以赴支援灾区的动员命令。未受灾的后方,所有的乡镇24个部门、驻赤武警官兵、青年志愿者、公安民警、民兵应急分队组成的数十支救援队伍同时开拔,奔赴抗洪救灾的各个战场。

命令所到之处,所有参战的消防、防疫、电力、通讯部门在洪水还未消退就抵达灾区的各个要害地方,他们严阵以待,立即投入到这场抗洪抢险的战斗中,险情就是命令,容不得任何的迟疑,身为父母官的市长况顺航当机立断,他不顾连夜疲劳,带领救援人员不顾山高路遥,道路崎岖,泥石流和山洪随时对生命带来的威胁,他们连夜长途奔袭,在风雨中摸索着徒步从官渡步行2个多小时,在下午1点多才到达长期镇,当他实地察看灾情和了解灾区、灾情的情况后,又马不停蹄地又带领人员来到长沙镇,可沿途看到房屋东倒西歪,堤坝、电站损毁,电线、电杆七零八落,庄稼倒伏,心里震惊,眼前的惨状使他心里更加沉重,从他那张睿智的脸上和目光里、严肃的表情上看到,我们知道他的内心正在经历着痛苦的煎熬。

汹涌的河水还在猛涨,而张集智书记、市长况顺航和所有抵达灾区的参战人员忧心如焚,同时张书记指挥若定,党员干部们冲锋陷阵,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带领人民群众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的决心和信心。

在救灾现场,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出现,有的主动请缨,镇长:“我是土生土长的石堡人,我道路熟,我给你们当向导带路救援,保证完成任务……”

“况市长,我是共产党员,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现在是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应当战斗到灾区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

“张书记,您连日来亲临救灾现场指挥,我是这里的党员、干部,请您相信我,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坚决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请让父老乡亲放心,赤水人民放心,困难是吓不倒我们的……”

面对一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承诺和保证,市领导们向他们投去的是信任和期待的目光。

雨越下越大,道路泥泞,泥石流挡道,沟壑纵横,有的地方还根夲没有路,兼之闷热的天气使人窒息,可救援队伍和救援人员在高山密林中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河边、在溪流、在怪石中艰苦行径,他们互相手牵手,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带着救援工具翻山越岭,当来到石堡乡敬老院,远远就看见10名老人和2名工作人员被围困孤岛,只见四周却是被洪水团团包围,水深流急,远处近处的一些旧房只剩屋顶,洪水在河中咆哮,听着声音就令人心惊胆寒,倒吸一口凉气,四周汪洋一片。

却说被困孤岛的院民都是老弱病残,丝毫没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从当地群众的一部老式的摩托罗拉的手机上感到了一丝微弱的信号,当日下午4点过钟,7名突击队官兵每人负重15公斤重的救援设备,他们马上研究具体实施营救方案,为保证实施救援一次成功,他们首先察看地形,由于连接敬老院的道路和60多亩果林被洪水淹没,兼之河面宽阔,滩口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可是,河水还在暴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找到一处较窄的河面先固定绳子才能实施救援,因为只有发射器才能将救援绳索射向对岸,并且要找到牢固的地方才能实施发射。救援方案确定后,消防官兵们沿着对河两岸分别寻找最佳发射器的地点。

位置确定后,经过消防官兵的共同艰苦努力,他们凭着经验经过反复测试、观察,瞄准前方,扣动扳机,终于将发射器准确无误地射向对岸,可是由于河面宽阔,水流更加湍急,连抛几次收效甚微,均未成功,河中洪水位急剧上涨,孤岛的面积越来越小,而留给院民们的生存空间已越来越小,危在日夕,在院民们祈盼的眼神中,消防官兵们的心又一阵阵地焦虑,他们此刻又抛了几次,终于这次被困“岛”的敬老院院长成功接到了抛来的救命绳,并在消防官兵的指挥下将绳子固定在岸边的一棵大树上,一条空中生命通道已经形成。

却说消防战士见能够成功救下被困孤岛院民的把握胜券稳操,他们迅速将安全带紧系自己的身上,用挂钩挂住连接在对岸的绳索上,一步一步地艰难向对岸滑去,而由于河面太宽,消防官兵在绳子上在河中心的重力下垂,下面河水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拍打着河中的石头,发出阵阵劈里叭啦的响声,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消防战士拼着全身的力气沉着应战,顺着绳子已经熟练地滑向了对面。

消防战士将此刻将安全带系在被困人员的身上,随着在对河两岸消防官兵、公安民警、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岸上紧紧地拼命像拔河似的用力拉着绳子,使之能尽量减少人在绳子中间向河水中沉下去的重力,让横系在两岸的绳子尽可能绷紧,保持平衡,大家口里整齐地呼喊着“一、二、三”,在历经3个多小时的生死大营救中,12名被困在“孤岛”上的院民已经先后通过这根”生命通道"被全部成功获救,被救的老人顿时感动得热泪纵横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子弟兵,不然的话,我们死了……”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8047786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