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里行走,听得见岁月流走的声音……
秋天到了,树叶终归要离开树枝,何不早些落下来,叶片还没有变黄,还保持着应有的体面。清冽的秋风迎面吹来,凉嗖嗖的,几片树叶如蝴蝶在空中飞舞,最后带着叶对根的情意,投归到树底下,生命以另外一种生存形态等待下一个轮回的复活。一叶知秋,那第一片树叶飘落在脚下,秋天就悄然来临。
初秋,风还是和善的,一些树叶慢慢地落到地下,此时的树叶还是绿的,叶片上还残留着一丝生命的余温。四季的轮回,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没有了秋,人们会无休无止地劳作,却看不到成熟的果实,采撷不到丰收的喜悦。初秋,天空高远的阳光,呈现出耀眼的灿白,从丝丝缕缕的云隙里泻下,却不再炽烈。不知名的花儿,红的似火,粉的象霞,黄的如金,正姿意绽放,随着秋风翻腾,直压压地扑到人们的心坎上。
仲秋,地上的落叶迅速地变厚,脚踏在上面软绵绵的,感觉到一种成熟的魅力,周身荡漾起一片温情。此时的山上,远远望去,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枫树是秋之美的精灵,在苍郁的林海中,在隆起的山峰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秀美的风姿。偶然落下一阵秋雨的时候,人们撑着小雨伞走在绵绵秋雨中,秋雨就这样环绕着人们,诉说着无限的哀怨。仲秋,云变淡了,天变蓝了,处处都给人以深邃明丽的印象。在这时候行走,神清气爽是你的第一感觉,丰收在望是你的第二感觉,充满激情是你的第三感觉……此时,这是一个多么短暂转瞬即逝的时光。
深秋,老天爷挥舞起“秋风扫落叶”的利剑,让人们领会到什么是肃杀和萧瑟。深秋是这个季节的最后牵挂。田野只剩下了被遗弃的包谷秆和收割后的稻田。秋风开始挥舞利剑不留情面地打扫战场,让眷恋枝头的残叶也回归大地。真是不折不扣地平等,即使再高贵的树叶,也不得贪恋安逸的枝头。春的温暖让人们沉醉,夏的热烈令人们澎湃,冬的寂寥使人们冷静,可人们还是深深爱着深沉的、成熟的、美丽的深秋。
当然,深秋的肃杀和萧瑟并不是令所有的人都愉快。你最好不要领着初恋的情人走向深秋,枯黄飞舞的落叶会搅乱情爱的欢娱;你也不要领着风烛残年的老人走向深秋,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陆游“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的豁达。其实,只有在深秋,才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魅力,满世界的绿瞬间变黄,更令人心动的,还是那颗粒归仓后庄稼人喜上眉梢的笑脸。深秋,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在秋天里行走,心里交织着满足与憧憬,就如这眼前般深秋静美、静好!
月圆中秋
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了吃月饼;长大后,我依然盼望过中秋节,这时是为了品味那种怀着喜悦心情分享父母辛勤劳动的收获,那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氛围。
自古中秋就是团圆日,祭天拜地,自唐宋就有记载,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祈求风调雨顺,皇恩泽被,世代传承。平民百姓则是庆祝丰收,许愿求平安。古代美好的传说不论是凄凉的还是美好的都是人们心情的表达。很小的时候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听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的故事,长大以后,渐渐懂得了月亮上的阴影是自然现象,渐渐的感觉到母亲的故事是一种愿望和情感的寄托,渐渐的我也会把感情寄托在月圆时,把心思抛向一轮明月。
中秋节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大人们一整天忙着做好吃的,我们小孩也围着大人包饺子,我们小孩包得不好,但大人们今天是最宽容的。我包的饺子像是饿狼,妹妹包的饺子像是绵羊,放在桌子上,笑得人眼泪花花转……
晚上,待到万籁俱寂、月明如镜之时,母亲把水果和月饼摆在盘子里,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然后点上一炷香,双手合十虔诚地磕几个头,母亲说是祭月神。一炷香烧完之后,我们兄妹几个迫不急待的围着桌子坐下,眼巴巴地望着母亲给我们分月饼。母亲把圆圆的月饼分给我们,然后我们有说有笑,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一边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欢乐的笑声撒满小院……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落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长大后参加了工作,结婚生子,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跟父母过中秋节的次数是那么的少。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过母亲做的饭菜了,好久没有享受过与父母在一起的那种温馨感觉了!
后来,父亲过逝了!母亲与三弟一家生活,回家的时间更少了。偶尔回家,看见母亲却苍老了许多,头发有些白了,行动也不如以前灵便。我心里有一种酸楚的感觉,有点心酸,有点难过,更多的是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歉意。一时间,我再也找不到儿时过中秋的那种喜悦和兴奋的感觉。母亲一辈子为我们做儿女的操劳,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我们都忙于工作,看望母亲的时间很少,甚至连电话都打得少,母亲的日渐苍老告诉我们,她与我们团聚的时光越来越短暂,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每一次,有空常回家看看!
时光总是匆匆,今年的中秋节转眼又要到了。由于工作太忙,又不能回家看望母亲了,不知母亲又增添了许多皱纹、许多白发,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母亲祈祷,为母亲祝福!祝愿我的母亲,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够健康长寿,笑口常开,永远做儿女们避风的港湾,幸福的依靠!
话说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又曰仲秋,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而从唐宋时期开始,文人赏月,则为严肃的祭月行为增添了许多诗意的光辉。在诗人笔下,那一轮明月被赋予了无尽的遐想,似乎在进行着一场人与月的心灵解读,转而化为细腻缠绵的诗句,将中秋之美推向了另一个美学的极致。唐代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诗人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诗人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诗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这些数不尽的优美诗句,将中秋之夜,人们内心的各种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被后人广为传诵。
到了明清之后,民间拜月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安康和幸福的重要祈福方式。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还形成了各自特殊的祭拜方式。但吃月饼却是大家共同不变的习俗,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亲人团聚的民族,而代表“团圆”之意的月饼,肯定是不可缺少的美食。所以,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月圆之夜,当我们对着那浩瀚的夜空,皎洁的明月品尝着月饼时,虽然与远方的亲人相隔千里,但这一轮共同欣赏的明月,却能将彼此的心灵紧紧相连,传递出难言的相思之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上,月明星稀,让人想起月中的神仙。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晚上躺在阳台椅子上,寥廓的星空是那么的令人神往。关于“中秋”的许多传说,有后羿射日,有嫦娥奔月,有吴刚伐桂,有玉兔和蟾蜍捣药,还有玄宗游月宫作“霓棠羽衣曲”,李商隐有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应该说讲的有点悲观了,月宫里既有人和动物,就应该繁衍为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才对,嫦娥也就不该那么寂寞了。
中秋节是秋天收获的季节,在南方,到了中秋节这一天,各种瓜果都到了成熟的时期,西瓜、桃子、梨子、葡萄等各种新鲜瓜果应时而至,应有尽有,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敞开胸怀大饱口福。田地里的谷子、玉米、烤烟等也成熟了,金灿灿的在地里笑开了脸,乐开了花,它堆满了粮仓,堆成了小山。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月光下摆上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团团圆圆、欢天喜地、和和睦睦地围坐在一起,吃美味,赏月光,聊丰年,尽享一年中丰收的喜悦。
如今,中秋节在民间是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加上时值硕果累累丰收季节,秋高气爽,家家户户更是同贺同乐,热闹场面不比春节逊色。
中秋节,让人期待,让人向往!
【编辑:席笛海】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