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文人相轻好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娄义华    阅读次数:6126    发布时间:2013-10-13

自古文人就相轻,至今都如此。北宋时期,张耒作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苏东坡笑他:“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张耒心中不服,也指出苏东坡的诗中人名用得不当,苏则要他去找曹操理论。这正是曹丕《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难分伯仲,然而班固心高气傲,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傅毅)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指。” 但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文人相轻” 这句话虽然出自中国,但外国同行,也免不了会有相同的境地。如果落得个“文人相轻”也是外国的月亮更圆,那就大错特错。其实不然,放眼望去,地球上的文人们都是一个德性,“相轻”到人类的每一个角落,随便摘取几个片段足以证明。

“您有敌人吗?”巴尔扎克在1832年11月18日写给同行欧仁·苏的一封信里这样问道,他时年33岁。28岁的欧仁·苏用同样的语气回答道:“敌人?噢!问得好,当然有,而且有不少!”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科森斯不以为然,评价“看不到十页就想吐”;亨利.詹姆斯是英美文学的泰山北斗,门肯却这奚落他“不但是白痴,而且还是出身于波士顿的白痴。世间再无比他更出格的东西了。”好你个门肯,说得够狠。当你看到怀特以“猪眼从不向天瞧,猪鼻专拱粪堆”来评价你时,各位方家会作何感想呢?最狠毒的是,英国政治史学家麦考利对苏格拉底的评价:“我读他的东西越多,越明白别人为什么毒死他。”

文人相轻成为公认的一大人类共性,那么存在“文人相重”嘛?回答是肯定的,任何事物的都不可能绝对,只能是相对,在文人相轻成为人类的共性主流时,也有一些“文人相重”传为佳话,令人感动。

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与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斯蒂文荪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世界“文人相重”较少的例子中,颇具份量。1884年詹姆斯在《朗曼杂志》发表一文,题为《论小说的艺术》。斯蒂文荪写了《一点卑微的抗辩》,投寄《朗曼杂志》。詹姆斯看到他的文章后,立即写信给他,并且特别强调他们之间的看法相同之点远多于不同之点。斯收信后,感动非常惊讶,觉得遇上了“知音”,也是平生第一次收到一位影响力比自己强的作家的信函。他立即回信,进一步阐述彼此的共鸣点,建立对文学一种深思的审慎的兴趣与信念。他们毫不关心在随后频繁往复的书信辩论中,谁能获胜。他们所关心的是文学大业。几个月后,他们终于按捺不住彼此约了见面。此后的两年,煮酒论文,激辩文学。斯氏一生受尽疾病折磨,40岁就与世长辞。当斯去世的消息传到伦敦的时候,詹姆斯痛哭流涕,不能自己,多次晕倒。他跑到一位也是斯蒂文荪朋友的家中痛哭失声:“这消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它不可能是真的!”

英国作家伍尔芙对中国作家凌叔华关怀备至,她们远隔重洋,非亲非故,始终没有见过面,完全是“翰墨因缘”。史丹福大学有一位学者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她们“相重”的故事,题为《伍尔芙与凌淑华:翰墨因缘》。她在文中说,伍尔芙对凌淑华的自传片段产生兴趣,并谈论了很多相惜的看法。伍尔芙对东方的生活、文化、文明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她对凌淑华的艺术想象力非常欣赏。同时凌淑华所描绘的男权制社会,男人统治环境中的妇女地位,以及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伍尔芙都有相同的经历,由此引起了共鸣。

文人相轻已经是地球村的一大特色,早已见怪不怪,公认为人类的一大共性特点,是不是人类的一大弱点呢?鄙人倒不这么认为,我反倒认为这是一大优点。何以见得呢?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文人的创作活动属于个体行为,在利益上属单个行为,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与商人对比,不存在为了利益而形成相护。商人们的合作因为利益而达成双赢,甚至多赢等美好的局面。与官员们相比,官官相护,很多官员结成既得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在官场中不时暴露出来的害群之马足以窥见一斑。拔出萝卜带出泥,某个官员露出狐狸尾巴,身边的官员,一条线上的上下级都有染,真的应验了腐败有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根绳上的蚂蚱很多。文人创作只能是个体,不能抱团。如果也如商人和官员一样,可以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那不叫文学创作,那是在标准化生产,那是在生产同一商标,长相一样的商品。

文学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属于艺术范畴,表现形式多样。作家的文学创作是多样性的,五彩缤纷的,只要你发挥想象,去展现你心中的美好,每个人写作的同一命题都各不相同。每一位写作者的创作行为都是个性的行为,同一个班的学生,写同一个命题作文,每一篇都不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没有统一标准的东西,大家自然可以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也就有相轻的资本了。文章的高低,就见仁见智了。艺术也是这样,所以凡高活着的时候吃不上饭。

文人相轻有经济上的原因。1935年元月《论语》第五十七期刊载林语堂的《做文与做人》一文中说:“文人好相轻,与女子互相评头品足相同。……于是白话派骂文言派,文言派骂白话派,民族文学派骂普罗,普罗骂第三种人,大家争营对垒,成群结党,一枪一矛,街头巷尾,报上屁股,互相臭骂……原其心理,都是大家要取媚于世。”文人多不能独立,此与旧女子正相同。不能独立,则取媚于主子,各显其媚,本来也无可厚非,大家都要吃饭,大概是有人比喻的“御用文人”,就属此类,可鄙的是干嘛要互相掐架,诋毁。

文人相轻适合竞争法则。相轻可以促进竞争,在不同的时代,文人有不同的生存环境,生存资源优劣各异。比如,当代诗歌就被打入“冷宫”,爷爷不疼,姥姥不爱。不再像唐代吟诗蔚然成风,诗人在当时非常吃香,于是大家都爱写诗,一竞争就会推动一种文体的发展,所以唐代出了很多诗歌经典,至今都难以超越。如今,小说却火爆,尤其是官场小说,成为畅销小说,很多只会写故事的人,却成为官场小说畅销书作家,这不奇怪,这是时下的热点。各种文体都有不同的生存时期,蛋糕有多大,你争我夺,符合竞争规则。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湖上行走的侠客经常要比出个高低来,没有本事敢说自己武功第一,恐怕刀剑无情,拳脚无眼。但文不一样,敢说自己几百年来第一的很多。所以,武人相敬,文人相轻。
文人千古相轻,相轻文而不相轻人,是一种期望。相轻是进步的前奏,“各以所长,轻其所短”,是一种很好的批评方式。 文人不相轻就没有自信,文人也是人,他们也追求荣耀,也追求金钱。为此,文人相轻好!

                                              (编辑:刘海云)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7459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