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小米
小时候,假如我能够吃上一顿小米蒸饭,那简直是一种奢侈。我常常吃的是稻黍(也叫高粱)蒸饭,既难吃又难消化。偶尔吃上一顿小米和稻黍两样拌在一起的蒸饭,我就会喜笑颜开。现在生活好了,我很少再吃小米蒸饭,代之的是大米蒸饭。有时候到饭馆吃“黄米饭小炒肉”,只是为了调换胃口,更是为了一种纯朴心境的归宿。这无疑是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然而,由小米熬成的米汤却始终没有离开我的餐桌。对陕北人来说,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贫困潦倒,小米汤永远是陕北人最美好的饮食,无论什么饮料都无可替代。
的确,陕北的小米很养人,营养价值也很高;不仅种植历史悠久,用途也很广泛。
陕北小米,亦称粟,通称谷子。谷子去壳即为小米。小米是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1毫米左右,故名。小米原产我国,约有8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最为有名和最好的小米就产在陕北一带。小米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选育驯化而来的。今天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由中国传去的。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禾本科。它性喜温暖,适应性强。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说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陕北山区广有种植。
小米的品种很多,按米粒的性质可分为糯性小米和粳性小米两类。小米粒小,色淡黄或深黄,质地较硬,制成品有甜香味。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 ,脂肪3.0~4.6%及维生素,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许多陕北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除了丰富的铁质外,小米也有蛋白质,复合维他命B、钙质、 钾、纤维等等。小米可蒸饭、煮粥,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做饼、窝头、丝糕、发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酿酒、酿醋、制糖等。小米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富含人体既不能合成又不可缺少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小米可蒸、可煮,熬成粥,黄香柔滑、粘糊性强、回味悠长,喝之满口泛香,可滋阴补虚。所以,小米不但口味独特,而且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种类齐全,含量高,有健脾、除湿、安眠、美容、养颜、补气血、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陕北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因而谷子成熟后稍加工,即成黄灿灿、香喷喷的小米。小米是养人的好东西,走在陕北,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如云的美女,风姿绰约,皮肤白嫩,眼睛黝黑,身材窈窕,那都是吃小米养成的。小米养出了魅力四射的女人,也养活了健壮如牛的男人。你看陕北男人的那种宽阔的胸怀,有力的肩膀,在风雨之中的那种从容,在处世里面的那种坦荡,在浪漫之中的那种豪放,在信天游里的那种粗犷,都包含着小米的那种甘甜,那种悠长的回味。而小米又养成了陕北人热情憨厚、纯朴善良的性格和豪放坦荡的情怀。
陕北的小米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是吃着陕北的小米,才让他有精力纵横黄土高原,统一了中国各部落。我们的祖先黄帝最终选择在陕北栖息,也许就是难以割舍对陕北小米的依恋。到了宋朝,范仲淹奉命来到陕北延州,也就是今天的延安掌管边防军务。吃着陕北的小米,范仲淹率领将士英勇抵抗住了西夏首领李元昊十万大军的进犯。韩世忠,1089年生于陕北绥德县砭上村。这位吃着陕北小米长大的民族英雄,在抗击西夏和辽金的战争中战功卓著。宋高宗建炎四年,在阻击金兵北逃的大战中,梁红玉击鼓震敌,与丈夫韩世忠并肩作战,困金兵于长江南岸四十八天之久。惊世功绩,彪炳史册。而五百年后从陕北米脂走出的另一位大英雄李自成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吃着陕北的小米,李自成驰骋陕北大地,成就了他推翻大明王朝的事业。
毛主席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里也有马列主义”。其实,陕北的小米也是最革命的,陕北的小米里也有马列主义。吃着陕北的小米,谢子长和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落脚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中,陕北小米滋养了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反动军队的飞机和大炮,建立了新中国。
陕北小米滋养着红军用步枪打了十几年的胜仗,为什么?还是要归功于陕北的小米。陕北高原的黄土,这片通人性、识善恶的土地,深感它的责任与使命,它就倾尽所有的力气,将全身的营养从厚厚的黄土层里调出来供给谷子,这里的黄土滋养了小米,小米又滋养了我们的红军,红军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恩小米,尊敬伟大的小米,我们要为小米的殷殷期望深情祈祷祝福!所以,在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和胡锦涛等来陕北视察,临走也不忘带上陕北小米。近年来,经过科学改良的“陕北香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粘糯芳香,更是米中佳品;袋装陕北香米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供不应求。
陕北小米不仅好吃好看,其革命故事也很多。革命战争年代,陕北人民支前,曾将最好的小米送上前线,慰劳人民子弟兵,好多中央首长当时也吃过陕北小米。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有的领导同志从安全考虑,劝党中央、毛主席离开延安东渡黄河,暂住山西。毛主席深情地说:“长征后,我党像小孩子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滋养我们恢复了元气。在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怎么能离开他们……陕北问题不解决,我决不过黄河。”转战陕北途中,有一次,警卫员想办法弄来一点小米,蒸了一碗小米干饭给毛主席送去,毛主席最终没有接受。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毛主席要与同志们同甘共苦,尽管他工作很劳累很辛苦,生活很艰苦,但他不愿有丝毫的特殊,哪怕是一碗小米干饭,他也不肯接受。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延安,这是解放后周总理唯一一次回延安。午餐时,他端起米汤喝了口说:“真香啊。”并满怀深情地说:“延安的小米好啊,是延安的小米哺育了我们,哺育了革命。”总理回延安吃小米干饭、喝米汤是意味深长的。总理在延安只逗留了短短24小时,在延安二十四小时中,他工作了十九个小时,只休息了五个小时。而当延安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送给他一点小米和豆子时,他都如数按价付了钱和粮票。延安的人民群众看到总理这一言一行,都激动地说:咱总理还是“老延安”!
因此,提起陕北的小米,总让人有一种难以释怀的心情。于是,那豪情万丈的信天游里总离不了陕北小米。陕北民歌《小米饭香来土窑洞暖》唱道:“山丹丹红来(哟)山丹丹艳,小米饭(那个)香来(哟)土窑洞(那个)暖。”由刘秉义演唱的陕北民歌《回延安》里唱道:“小米儿香啊延水甜,边区的人民养育了咱!”更有著名诗人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享誉华夏,里面有一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写的《回延安》是在信天游格式上创作的,成为现代信天游的楷模之作,且久唱不衰。
陕北的小米又是谦逊顽强的。少年时候,我播种、收割过谷子,也曾经在炎炎夏日下除过草,对谷子再熟悉不过了。每到秋收季节,你看那黄土地上的沟沟峁峁、山山梁梁,沉甸甸的谷穗无论长得多么饱满骄人,却一律低下了头,仿佛在“丛中笑”,又仿佛深深地弯下腰来向人们鞠躬施礼。谷子喂养了人类,却在成熟时弯下了腰,这是一种谦逊的品格,是一种无悔的奉献。而狗尾巴草(又叫谷毛英)虽然和谷子是近亲,却结不出像样的果实来。即使有几颗干瘪的籽粒,对人们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它却一直高昂着头,随风摇曳,炫耀自己。奉劝诸君:做谷子,勿做狗尾巴草。陕北的小米又是顽强的。虽然陕北是干旱贫瘠的,但在这古老的黄土地上,她照样顽强地生长着。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结出三千颗果实。它只知道生儿育女是她的本分,供养人们食用是她的天职。
陕北是我的生养地,我从小是吃着陕北的小米长大的,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是黄土高原的子孙。
我爱陕北的小米。
天下黄河一壶收
我早已倾慕天下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却因种种缘由未能成行。去年端午节放假,大哥成人美事,开车拉上我们去欣赏了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让我第一次亲临黄河壶口瀑布,领略了她声如雷鸣、气势壮观、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
站在壶口,看黄河犹如万匹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一时间惊涛拍岸,浊浪排空,涛声雷鸣,云雾迷蒙,平地卷起一阵飓风,仿佛一不留神你就会被飓风卷走,真就是:“天下黄河一壶收”、“十里河滩闻惊宙”,很眩很震撼。“天下黄河一壶收”,这词不知道是谁想象出来的,神来之笔令人叫绝。明代有位诗人写《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更加令人佩服古人的聪慧。
壶口瀑布是一个天然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之间的秦晋大峡谷河段,素有“金瀑”之美誉,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瀑布两岸苍山巍巍,危石突兀,雄浑古朴。没有美国尼加拉大瀑布的张扬外向,没有黄果树瀑布的钟灵毓秀。壶口瀑流排江倒海,慑人魂魄,如狮吼,如惊雷,汹涌而澎湃;又如陕北悲情的信天游,酣畅淋漓的秦腔,原始而豪放。瀑布将红尘往事,涤荡一空,心灵一如翡翠般透明,纵有万千不如意事,尽可付诸滔滔。“吐吞万壑百川浩,出纳千流九曲雄;水底有神掀石浪,岸傍无雨挂长虹。”黄河流域内有众多的名山峻峡,雄险深邃,动人心魄。滚滚黄河从舒缓宽阔约400米的河水突然归束一槽,形成宽40余米、高差30余米的巨大瀑布,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尚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相传大禹治水,凿石引流,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将洪水疏排下游。
走过宽阔的河滩,人可以与壶口瀑布非常近距离地接触。非汛期时节,稍有胆量的人可以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领略铺天盖地的洪流从头顶越过,那种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黄河壶口瀑布有 “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种种奇观,还有孟门夜月、壶口冰桥等著名景点。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孟门山”,河水至此就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每到冬季,黄河上游的水夹杂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涌至壶口,叠摞堆积起来,和石岸相平,形成了连接陕西、山西两省的“壶口冰桥”天然通道。景区内有唐太宗李世民带兵征战的挂甲山,宋元年间的坤柔圣母殿等,还有明清码头、同治长城、四铭碑亭、龙门飞渡、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年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去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 不定,扑朔迷离。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壶口瀑布还有“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 “壶口秋风”等景观,一时半会是欣赏不完的,需要人们慢慢欣赏。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了《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表达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伟大精神,至今仍在鼓舞着我们。
1987年9月,黄河漂流队探险队员王来安乘坐由40个汽车轮胎缠结成的密封舱,顺瀑布而下,揭开了人类在壶口体育探险的序幕,人称“黄河第一漂”。其后,天津勇士张志强在黄河大桥跳悬索,人称“中华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冯九山横跨壶口走钢缆,创下高空走钢缆最长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华夏第一走”。1997年6月1日为迎接香港回归,“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车飞越壶口,创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飞车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广告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同时创造了另一项新的世界之最。1999年6月20日,山西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越壶口,又创下了新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和壶口瀑布的惊世气魄相得益彰,使名景和名人的知名度急骤升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到此观光、考察。
此时,黄河进入主汛期,往年黄河壶口瀑布都是浊浪滔天,而今年黄河水却一改往日混浊,清澈了许多,流量也明显变小。古人说,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是比较罕见、难得的事情。昔日奔腾怒吼的金黄色大瀑布,如今十里龙槽显得格外平静,黄河上游呈现碧波流淌。这一现象为历年罕见,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黄河水变清应该与上游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关。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却从明代著名作家罗贯中“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的这首诗中,有另一番的感概。千年难遇的奇观纷呈展现,真的是意味深长。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它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忧患。漫漫岁月里,它也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北麓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因含沙量大,水色浊黄而得名。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历史上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齐名,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这里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一个地区。早在远古时代,轩辕黄帝和他的沿黄部落就在这里开始创造中华文明。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却变成“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为害,根在泥沙。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而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约占全河来沙量的百分之八十。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不仅使上中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且使下游河床越抬越高,成为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的重要原因。 现在,黄河水又变清了,是不是寓意着中华的复兴呢?
黄河水变清,瀑布掀白浪。俯视河水入壶,悬流喷壁,雨雾迷蒙;仰望则滚滚黄河天际涌来,势如千山飞崩,四海翻腾。难怪“诗仙”李太白惊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伫立在临近瀑布上一块被迷蒙水雾笼罩的巨石上,听轰鸣的涛声,看满目白浪排空,常有窒息眩晕之感;感受风挟水气铺头盖脸,弄得浑身湿透,倒也舒坦浪漫。
你若有缘,天气晴好,十之八九会有彩虹惊现,或长虹汲水,横跨秦晋,若隐若现,如梦如幻,一时恍若置身仙境。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冬季,平日里“湍势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云气氤氲,又是夏天,看不到这些景象了。
站在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壶口边,望着黄河这迅猛集聚、暴发、腾涌、飞溅的过程,我沉思良久。黄河遭遇大滑大落而激流勇进的气魄,跌宕成瀑而势不可挡的飞腾气势,不正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吗?“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她经过5000多公里的浩荡奔涌,最终汇入辽阔的大海;她历经160万年的沧桑巨变,一定会焕发青春,为中华民族造福。
陕北的古烽火台
我们的家属楼离天下名堡——瓦窑堡不远,站在家属楼的楼顶,我常常能够看到远处的一座古烽火台,它是古代用来报告军情的设施。这座烽火台位于一架高山顶上,山底下是一个名叫芋则湾的村庄,这个村庄离我们的家属楼约有5里路。春节放假,我闲来无事,决定去看看这座烽火台。此时,草木枯萎,满目萧瑟,这座烽火台立于山上,非常惹眼,愈发显得古老苍凉。
走到芋则湾村,爬上山根底下一家人的窑顶,我慢慢地向山上爬去。快到山顶时,我看到了一个高土墩——古烽火台,残高有4米多;台底部呈正方形,边宽有10余米;绕台还挖有一圆形堑壕。土墩上面还有一个石头垒成的四方形石墩,残高有1米,边宽有2米左右;石头有大有小。古烽火台近在咫尺,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给人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我想,烽火台不仅仅有报警的作用,应该兼有战略防御的作用。那个土墩上面的石墩,也许是古人为了增加烽火台的高度而垒砌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古人为多储存石头以便打击敌人;也许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方为了阻击敌方而垒砌的。听老人们说,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回民暴乱时期,在烽火台旁边的壕沟里,我们的祖先把石碾子推下去来打击敌人,顿时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我先在它周围转悠了一圈,然后从一个缓坡上爬上去,站在石墩上。啊!我终于登上了这座烽火台。望着绵绵山峦,黄土高原的雄奇和烽火台的古老让我思绪的闸门怎么也关不住,只好让它流出来……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海拔800-2000米,千山万壑,峰峦重重。它承东启西,联接南北,是中国的脊梁。在黄土高原上,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从极高极远的狭隘中冲出,成了一条滚滚的泥河。尽管她不时任性咆哮、泛滥成灾,但在她蕴生的母土里,却孕育了一个黄色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一个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灿烂的中华文明。龙脊上生活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和世界。
厚重的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将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吹去,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却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响着黄河母亲,行使着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当他忍无可忍,沉下脸来的时候,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长鞭教训儿女之日。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这里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和“牛羊衔尾”就是古来描绘陕北一带的自然风物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描述盛唐时期陕甘的发展情景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所以,我们的祖先黄帝才会选择在这里安息。后来历经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严重破坏了这里的植被,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高高山峦上的一个个古烽火台就是战争的佐证。
在陕北,往往隔不多远,便突兀着一个小土丘——烽火台。我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我曾经也登临过一些烽火台。它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在述说着以前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又像一个个哨兵一样,伫立在那里,日夜守候着这大山深处人民的安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无数个城堡古寨、名胜古迹,烽火台便是其中之一。陕北有四大名堡的说法 —— 神木的高家堡、定边的安边堡、榆林的镇川堡、子长的瓦窑堡,这些军堡能成为陕北名堡,主要与它们的战略作用有关,这些名堡周围当然少不了烽火台。在古代,交通是极不方便的,信息获得除了靠马卒通过驿站传递以外,烽火台便是军情传递的一种最常见最便捷的方式。烽火台一般建在川道沿线和交通要道的最高山峦上,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段长城连着一段长城,一座烽火台连着一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不仅要做到相互照应,而且要对所在地域一目了然。一旦发生战争或出现军情要事,前线或边境地区的烽火台上,首先点起狼烟,以示告急;下一个烽火台看到前面烽火台上的狼烟后,同样也点起狼烟,报警信号便及时传递到下一个烽火台。这样前呼后应,步步推进,以最快速度传到军事指挥中心或州府、皇城,以达到及早防范、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之目的。
这些突兀起来的小土丘,我们当地人称为“墩”,而在古代军事上却称为烽火台了。据不完全考证,这些烽火台大多建于宋朝年代,那时的陕北榆林南部和延安北部一带,是北宋的边关要塞,派有重兵和大将镇守,以防大辽和后来的西夏入侵。吴起、保安、安塞、安定,以及榆林的镇川、镇北台等地名,就是抵御外敌、乞求平安和江山永固的最好例证。
烽火台用来通信,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历史记载,烽火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烽火台大都筑在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筑长城(完成国家防御体系),修驰道(形成交通运输体系),还通过大建烽火台,建立起了国家警报信息体系。从此后,各朝各代都把烽火台作为战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不断的完善和修建。一座座烽火台,从京城向全国各地延伸,通向遥远的边境关隘,通到了各府、州、县。或有外敌犯边,或有乱民造反,烽火台上,昼则举烟(据说狼粪之烟,聚而且直,风吹不倒),夜则举火。一台点火报警,各台迅速举火传报,使中央和各级政府迅速调兵遣将平定战乱。可见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说到烽火台,人们自然会想到战争。杜甫诗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语:“狼烟四起,饿殍遍地”都是用烽火来描写战争,来形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情景。烽火台作为警报信息系统,在战争和国家安全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千山万水之遥,崇山峻岭之间,每一个小小的烽火台,都关系着国家兴亡,战争胜负,百姓生死 。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却被一个帝王拿来买美人一笑。结果是国破家亡,千古间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故事是这样的,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通信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是什么人,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古代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 举烽火戏诸侯,使西周迅速走向了灭亡,这是拿烽火台当儿戏的结果。三国时,东吴的吕蒙,深知烽火台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取荆州时,首先让兵士扮作商人,智取了烽火台,使通往汉中、成都的烽火线路中断。烽火没能点燃,警报无法传递,然后才敢挥兵长驱大进,径取荆州,使威武一世的关云长兵败麦城,命丧黄泉,从而导致蜀汉衰亡,改变了三国格局,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个古老的烽火台上,低头看着脚下的村庄,抬眼望着远处的白云。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在这座烽火台,它一头连着边关哨卡的士兵,一头连着京城的皇帝。当年这应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地点啊!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当年的烽火台上,站岗值勤的士兵,昼夜瞪大眼睛,警惕着周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情况,眺望着远方其他烽火台的动向,随时准备着点燃那足以惊天地动鬼神的烽火狼烟 。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当年的烽火台上,或许是它白天点燃的一次狼烟,也许是它深夜点燃的一次烽火,曾引来了一片战旗猎猎,烟尘滚滚,带来了一场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生灵涂炭的征战。虽使皇帝稳坐龙庭,让将军青史留名,却让无数士兵白骨弃野,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我忽然想到,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空间都有可能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联系,甚至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只是大多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消失了,被人们遗忘了。留有的资料,多么珍贵!随着历史的前进,随着新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烽火台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警报系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看到的,是已经坍塌了的废墟,变成了一个土堆,人们称其为“墩”。有的“墩”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平整土地时,被彻底铲平了,融入大片农田之中,再无原有痕迹。
我静静地伫立在烽火台前,穿过岁月的凝视,我似乎看到湮没千年的锈迹斑斑的兵器,闪烁当年咄咄逼人的寒光,列列战骑、万头攒动、追逐厮杀、刀光剑影的壮烈场面,耳畔似乎响起了炮声隆隆、战马嘶鸣、喊声四起、鬼哭狼嚎的凄惨声音。望着烽火台,领略昔日旌旗蔽日,万马奔腾,尘土飞扬的激烈场面,一股哀伤、怜惜之情顿时涌上心头。烽火台,你是历史的见证,生命的见证。你一方面为战争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却通过你残害了多少无辜鲜活的生命,有多少英勇壮士冲你而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倒在你的台下,更有多少王侯将相的美梦被你扼杀,这是一幕幕多么残酷的情景啊!
抚今追昔,烽火台历尽沧桑,仿佛一个饱受磨难的老者,战火的蹂躏往事渐行渐远,飘渺又虚幻,烽火台已成为战争的象征,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矗立在那里供人瞻仰。如今,烽火台上再也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人民过上了和平、幸福、安宁的生活。让我在烽火台遗址许个愿吧,愿烽烟永息,和平永驻。
我在这个烽火台周围转悠了半天,最后依依不舍地下山了。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