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假语村盛世录 1 ——初识假语村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水城 老丁    阅读次数:17954    发布时间:2023-03-18

假语村在西门县的西部。在溜溜乡,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个假语村应该说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这个村子很大,人口相当集中,百十户人家,依就着地势的高低错落,一家一户紧紧的挨着、连着,与靠着。相邻两家之间,往往是张家的猪圈挨着李家的房角。虽然寨子里其实并没有一条街道,但是也还有着上街与下街之分,以穿村而过的车路为界。从上街之头走到下街之尾,除了到车路上以外,还真是没有一步平缓的路面,一直下坡,还是有一段好长的路程要走。像这么大的一个村子,在方圆几个乡镇里难得找出第二个来。所以说,如果是对农村与农村里的故事啊、话题啊之类的感兴趣的话,这个假语村还真是值得去看一看。

其实,之前的假语村是不叫假语村的。据说,是因为要谋划发展旅游经济,乡里策划,村里报告,县里批复,于是从此就叫假语村了。

据说,有关方面与有关人士指出,要开发旅游资源,要发展旅游经济,首先得要搞出一个叫得上口的名头来,不说是世界知名,至少也要全国闻名。而怎么才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转瞬之间闻名于世呢?首先要有一个说出去就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并且还能让亲切感油然而生,顷刻间心向往之的名字。比如说,把襄樊又改回襄阳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有文明人说,武侠小说是男人的精神粮食,那些爱好武侠传说的人们,想见识降龙十八掌的雄风,就少不了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郭靖郭大侠;而想到郭大侠,就少不了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襄阳。据说,当时有三个备选村名,一个叫高老庄,另一个叫祝家庄,还有一个叫假语村,都是由饱学之士与有识之士提出来。经过谋士们再三商议,又经过长官们再三斟酌,还经过了开会研究,还经过了举手表决,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应该把村名更名为假语村更为妙绝。

据说,在读书人们那里,说是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再加上电视剧的传播与影响,这假语村的名号,只要是说将出去,长城内外与大江南北,会有谁不知道呢?

当然了,要说到知名度,祝家庄也是早就闻名于天下的,应该说,它的知名度跟假语村不相上下。但是,在《水浒传》里,所谓的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从老大所谓的及时雨宋江算起,无一不是朝庭悬赏通缉的要犯,怎么能用祝家庄呢?至于高老庄,那孙猴子不仅是偷吃了太上老君为玉皇大帝精心炼制的仙丹,不仅是偷吃了王母娘娘用来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蟠桃,还大闹天宫惊跑玉皇大帝,还跳上玉皇大帝的宝座上坐了起来,怎么能用高老庄呢?

据说,假语村这一村名的灵感出自于省上一位有心服务于乡梓的红学家,具体的报告也是由这位著名的红学家亲自主笔。在这位红学家的更改村名报告里,说是把村名改为假语村,不仅能大大的提高村子的知名度,从而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事业的发展,更是能大大的增添村子的文化气息与提升村子的文化品味,从而为村子的文化发展与教育建设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说到更改村名,这里就顺便简单的说一说溜溜乡的由来。据说,从前的溜溜乡也并不叫溜溜乡,后来,乡里新任的长官请来一位当红的风水大师外加周易取名名家为乡更名,溜溜乡——是为仕途顺溜、官运亨通之意。果不其然,三两年之后,这位长官便高升到县里去了。

由此可见,一个地方更改地名,还真的是功在当下而利在千秋。

据说,这位对假语村有再造之德的红学家在做完村名更名报告以后,又趁热打铁,顺势给当地的各级官长推荐了一本贵为秘籍的奇书——《跟西门庆学做生意》。据封面上的特别介绍,这本商海经典是省上一家商业协会的会长大人历经数年的心血之作,并且,它也是两百年来,唯一的一本以商人的独特眼光对一代奇书《金瓶梅》进行深入研究的鸿篇巨著。真是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又商者见之谓之商。会长先生对西门大官人那个宏大的商业帝国甚是神往。在介绍与论述西门集团兼并花氏企业的洋洋大文里,会长先生详尽细致的讲解了西门大官人是如何将花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李瓶儿女士揽入怀中,并进一步的分化瓦解花氏企业,满面笑容、交杯换盏、称兄道弟,以十分文明与万分和谐的手法,无声无息的迫使花氏企业的法人代表花子虚先生因气身亡,最终在极短的时间里,以零的成本,成功的将著名的、财力雄厚的花氏企业收入囊中,圆满的完成了西门县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兼并重组,创造了中外商业史上一个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的伟大奇迹。红学家建议,为了广泛与深入的启发经济思维,并以之更快、更好的助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如此奇书,实在应该是官府之各级官长、社会之各界人士、全国之各地人民、学校之各级学童,做到人手一本,晨读夜诵,日夜研习。

这位红学家对假语村经济发展与文教事业的关心与支持,真的是尽心尽力,让人不佩服不行。

 

 

 

作者简介:

老丁,贵州水城乡下人,八四年生,高二辍学,农民,农民工,农民而农民工,是为不务正业的农民,常于工余时写些文字,聊以自娱。

 

 

(编辑:黔州)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187296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