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老家的清明祭祖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王昌勇    阅读次数:36018    发布时间:2023-04-1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至清明,人们不禁会想到这烟雨迷蒙的感伤诗句,瞬时会使多少人望乡思亲,使多少颗心黯然神伤。今年清明,我这个在离开老家两百公里的游子照例和往年一样,清明节放假前一天下班就驱车赶回老家——长顺县广顺镇高堡村洞口组。在三天的清明假期中同族人一起通过扫墓向祖宗致敬,向先人致哀。

老家洞口是一个以王姓为主体的60多户的布依族寨子,总人口300多人。与许多人扫墓只祭扫父母和祖父母的坟墓相比,老家的扫墓更古老、深沉、久远、隆重。老家的扫墓叫“挂山”,从我小时就听最年长的族老说,他的祖父辈说他们从小就挂山了。挂山究竟起于何年?传承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族人都已无法知晓。从我小时记事开始,凡到清明节,挂山都是王氏家族敬奉先祖的大规模集体行动。一年中,国家的、民族的各种大小节日几十个,在我看来,清明节无疑是族人最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过年还要重要。因为过年只是各家各户自己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日子。而清明节是整个家族50多户族人共同聚集礼敬先祖的节日,清明节的规模更大,文化内涵更深邃。清明祭祖拜宗是民风,是乡俗,是文化,更是孝心、道义和责任。从过节的意义上说,在老家,清明大过年。因而,老家的家族意识和追宗理念根深蒂固,祭扫之风长盛不衰。

老家的清明挂山最少三天。正清明那一天挂“大坟山”,就是去上家族共同的祖坟。这是整个家族最隆重的祭扫。大坟山很近,在距洞口寨子约400米一座叫坝口山的半山上,对面是一列山脉,山脚有一条河流环绕,山上松柏郁郁葱葱。在一片开阔的斜坡上,20多所大小祖坟分三排排列,第一排正中墓碑最大的一所是整个宗族所知的最老祖先王阿敏之墓,碑文上没有写先祖生卒年月,只写立碑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那时打碑全凭手工,打一块碑从炸山起石下料到打磨书写刻字完成要几个月时间,而立牌是大事,要择吉日,所以立碑比下葬至少要晚一年。这所墓至今己两百年整。我是王阿敏祖先的第十代孙,在我之下,还有两辈。感念先祖庇佑,王氏一族人丁兴旺,逾250余口,虽没出什么大人物,但端上“铁饭碗”,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有80余人,令周边许多寨子赞叹不已。每到清明节,坟山上的红杜鹃漫山绽放,如霞似火,映红了山岗,坟前站满了寨子上和飘散到省内外各地的二三百族人亲友,坟头上飘扬着洁白的坟飘纸,墓碑前摆放着酒茶肉食祭品,燃烧的香蜡纸钱寄托着族人对祖先无限的哀思,完全是一幅宋代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听老人们说,在以前挂山甚至要长达一周。无论以前生活如何困难,族人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也要想方设法在清明筹集酒肉贡品祭祀先人,传承尊老敬老家风,并家族聚餐,凝聚亲情,代代相传。在解放前,祖先们专门留有好几块上好的“挂山田”,由族人耕种,每到清明,用“挂山田”的收成来上坟。在我印象中,从小时清明每家以每人缴纳2元的挂山钱,到现在每人缴纳30元的挂山钱来祭祀先人。每年祭祀聚餐都要杀一头猪,以前人口少时是二百来斤的猪,近年来人口增加,都是三百来斤的大肥猪,还有鸡鸭鱼肉,搞得同办酒席一样丰盛热闹。每次祭祀都要安排20多名由20岁至59岁男子组成的后勤组,负责采购祭品和安排族人伙食。后勤组负责在坟山上杀猪做菜,饭由各家在家中做好带到坟山上来。菜做好后,全家族男女老少齐聚祖坟前,按辈分依次排开举行祭祀。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老向族人述说王氏家族的历史,并叮嘱族人要将“明德知耻,端方贤良,敦亲睦族,慈孝伦常”的家训家风世代相传。长老谆谆教诲一番后,大家下跪向先祖行三拜九叩大礼。礼毕,鸣鞭炮礼花,然后在草地上席地聚餐,在聚餐中交流情感,凝聚亲情。两年前,族人积资在大坟山上修建了20套水泥桌凳,现在挂山便不用坐地上了,比过去方便舒服得多。每次挂山聚餐的菜肴大都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各家带回去食用。小时候,每次挂山菜肴肉食剩得越多我越高兴,因为我能得多享些口福。族中有一条延续多年的族规,一年中家族中如有夫妇生育子女的,在清明祭祖时,生育的夫妇要向族中缴纳“羊“钱,拿出钱来买羊杀来祭祀祖先,以感谢祖先保佑,得以生儿育女,传承香火,羊祭祀完毕后供族人享用,让大家共同喜庆。羊钱后经简化,可以是钱,也可以是大米,谷物,酒,烟,鸡,肉等物品,不硬性规定要敬奉多少,由各人量体裁衣,能拿多少是多少,只要对祖先表达谢意,让族人高兴就行。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7548873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