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读后感
去年末,我带上杨旭著《三叶草》飞到琼海市御景湾越冬。
疫情三年耽搁,我没到御景湾居住。这一走进小区,亲切如初,温暖如春,树木好像长大了许多,生机盎然,绿叶成荫;占地五十亩的大鱼塘搁置小区中间,成群结队的鱼儿游来游去,或寻找食物,或追逐嬉戏;蓝天白云下,一排排楼栋和一座座亭阁台榭错落有致,散布四周,小区停满各地牌照车辆,尤其黑辽吉、新京冀、甘陕宁、鄂豫皖、川渝贵、浙赣湘居多,人们如候鸟般纷纷迁徙御景湾;我站在阳台极目远眺,连绵不断的椰林,秧苗返青的稻田,怒放粉红色花儿的木棉,翠绿的芳草……绚丽多彩,尽收眼底。
御景湾像美丽而温馨的大花园,气候宜人,舒适闲逸,和谐宁静。闲暇之余,我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一口气读完流利通畅的《三叶草》,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四十篇纪实散文,据实记载作者从事教师、文秘、作家的峥嵘岁月,杨旭是一株坚韧不拔、道德高尚的“三叶草”。
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朝阳村,一名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毕业生,身有残疾,却成了大哥所在学校的代课老师,这就是杨旭老师。他非常热爱教师工作,浑身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透过字里行间,我仿佛看见杨老师面对书桌,就着台灯,枯坐板凳上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一手持书本,一手执鞭授课或背剪双手巡视学生考试;翻山越岭家访或与学生一道游戏……第一年小升初,杨老师任课的班级就取得语数均分和全乡升学率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举成为闻名全乡的好老师。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啊!唤醒才是真正的教育。杨老师自己还是孩子,却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善良的心灵唤醒更多孩子的灵魂,以自己横溢的才华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
那一年,我结束知青生活,被安排在平原区供销社财会室,每逢赶场天,要起大早,打着手电筒,急急忙忙赶往楠杆付农副产品收购款。我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常常遇见天蒙蒙亮就举起“亮杆”或提着灯笼,斜挎书包,结伴上学的孩子们。
那一年,我走进乡村小学教室,透风的板壁,斑驳的黑板,阴暗潮湿的地面,高低不平且残缺破烂的桌子板凳,满是划痕却装着中午饭的小铝盒……我的心在擅抖,实在看不下去。
乡村老师在这种环境工作,学生如此艰难求学,令人感动。2018秋,德江中学七三届高二(5)班毕业四十五周年同学聚会,乘船到新滩上岸,一路上遇见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乡亲,都很有礼貌地喊“文老师”。“文老师”是我的同学文纯高,也是一名乡村教师。我们那届高中毕业生300多人,回乡的同学大多做了乡村教师。县城里的同学,经历上山下乡锻炼,大多上了师范学校,也做了人民教师。教师如此受到尊重,我心生感动,对文纯高说道:“百姓对老师真心赞扬,口碑载道,此生足矣。”我阅读赵婷婷《光阴的故事(代序)》,忽然想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汉语成语,杨旭老师的教育之恩是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一辈子忘不了的记忆。值得人民尊敬与爱戴。
德江县合兴镇是武陵山区边陲的一个小镇,杨旭在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做文秘。——万亩高标准白茶基地,光土地流转就是叫人头疼的事情,要给各家各户做通思想工作;扶阳古城修复工程,对百姓使用“苦口婆心”的方法;还有省委号召学习“雷锋包”精神等等,等等,一篇篇报道,一份份总结都由杨旭撰写。做文秘工作的人啊!其它的苦和累不说,单就别人休息了,自己常常加班抓脑壳,苦思冥想,废寝忘食,就催人老去,早早白了双鬓,要不,业内人士说“秘书活路做不得”,更有人报怨“前世是猪,今世做秘书”。杨旭没有追求报酬,没有怨言,心甘情愿地做了秘书,而且做得那样好。我认为,是杨旭热爱和敬畏这份事业,才乐于坚持、乐于钻研、乐于奉献。这,应该是“三叶草”精神。
像我这样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渴望工作比常人更执着些。回想起跟着师父王修善先生在德江县供销社财会股七年时光,师父要求每月写一份会计报表的编表说明和一至二篇工作简报,每季度和年度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与总结。我将师父布置的工作,看成是对我莫大信任和鞭策,铆足劲儿去完成任务。王修善先生是民国时期铜仁中学和江口学校老师,我至今难忘师父关于写作的教导:“平时用心观察,用心收集资料,做好笔记才能写岀好的文章。”我觉得,杨旭老师同样是以此心态完成文秘任务,不然哪来的写作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震惊全世界的承诺,是让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承诺。杨旭参与决战贫困行列,奋力攻坚,实现脱贫。在这场战斗中,杨老师收集那些带领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直坚持到生命尽头的优秀人物的英勇事迹。将真实而平凡的点点滴滴转化为写作的素材,杨旭大多作品产生于这一时期,比如《决战桶井,我们在冲锋》新闻作品集,长篇报告文学《情满乌江》,长篇小说《金菊花开》,微电影剧本《安永恩》和电影《攻坚队长》等,留下脱贫攻坚第一线珍贵的原始材料。杨旭做了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一个个攻坚克难的生动故事,点点滴滴都凝聚着杨旭的汗水和智慧,是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使得读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我读完《三叶草》掩卷长思,感叹生命坚韧的三叶草,无论风吹雨打,或是严寒酷暑,始终昂头挺胸,屹立不倒。这,就是作家——杨旭。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