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槐花又开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李成山    阅读次数:14192    发布时间:2024-05-03

她转学到我们十级一班的时候,洋槐花正盛开,整个教室里都弥漫着槐花香。

三、四排坐的是学习成绩名列前十的学生,这似乎是个不成文的规定。我作为数学课代表,理所当然地被排在了第四排,当时曾为此得意忘形过。多么不健康的虚荣心理。

那天,那口铁钟被校工一如既往地敲响,语文老师信步走进课堂。随后,宣布重新调换一遍座位。不是才刚刚调换了一个星期吗?对这事,我有点迷惑。反正先生说了,无条件服从是必须的。依次名点头上,同学们各就各位,唯独我的前位是空着的,我的迷惑又进了一步。

不一会,班主任领来了一位女生。她脸颊白里透红,宛若我家后边藕塘里,那朵含苞待放的小荷,高出众荷一头。一件绣花领的藕粉色上衣,一条蓝色的直筒裤,白色的运动鞋。衣着明显要比班里的女生洋气多了。背的书包是令人羡慕的军用黄挎包。一款飒爽的短发,仿佛放射出阳光的味道。看惯了清一色的麻花辫子,那经得住这重击,眼神故意躲闪,心却咚咚起来。违心迎合世俗的嘴,居然小声挤出“风流”二字,多么的心口不一,明明是羡慕人家时尚的吗。

班主任带她坐到了我前边的空位后,紧接着把我叫了出去。当时,我异常地恐慌,班主任那双直放金光的眼睛,和昨晚公社电影队在村里放的《三打白骨精》中的孙大圣的一模一样。确定班主任是识破了我的那点歪心思,同时我也准备好了挨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但,瞬间我的判断化为乌有。

她叫赵丽,是他们村上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带她姐俩回老家来上学,还有个弟弟已插到十一级班了。爸爸是转业军人,安排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妈妈是随队家属。地质勘探没固定工作地点,全国各地跑,且全是偏远地区,教学质量跟不上。这不,怕误了俩孩子的学业,妈妈特意带回来老家来补课。班主任和我谈这些是铺垫,主要目的是指派我辅导她学习,说是她的理科特别弱。

心里这块石头终是落下了地,可随之对班主任产生了点不好的看法。她爸爸挣工资吃国库粮的,就刻意照顾,真是个势利眼呀。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多年以后。我所在的部队协同地质队,在戈壁滩勘探时,才知道勘探工人多么的艰苦,也证实了自己想法的龌龊。

教室里挂了许多培根的励志句,学习氛围浓郁。每当课间十分钟,赵丽就回过头来和我讨论数学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感觉她并没有班主任说的那么弱。反倒是感觉她的英语基础比我好,作文写的也棒,唯一数学差一些。后来我俩从探讨学习延伸到聊些琐事。大都是她给我讲些外边的故事,那会儿,我从她的描述中,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浓厚的兴趣。平心而论,绝没谈男女之情啥的。那年头,一心是想多学点知识,用以改变命运。男女之事我或许是开化的迟,或许女生懂的更早些。有一天,她说我长的好看,这句话本应是我早就想对她说的,却让她先了。从那,我的想法就多了起来。

帮助赵丽同学学习这项任务,我是乐以至极的。并且我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对那些男同学阴阳怪气的眼神,我便是熟视无睹的。

校园的西墙根,有几棵洋槐树。开花的时候,我们总是去找根长杆勾些下来。然后,拨开花瓣,把花蕊放嘴里慢慢咀嚼,满口香甜。赵丽不吃,她只是闻味,她说这芬芳的气息好闻。微风吹动,她说:你听,它们象一群唧唧喳喳的小鸟在争食。

有一次,学校驻地的村子来了个小剧团。当时,我们毕业班都住校,正在上晚自习。听说这事,几个比较要好的男女同学悄悄溜出去看戏。怕是人多在后边看不见,我们几个男同学,每人扛了个高板凳。我的凳子自然是让给她站,她却拉我一起站在这个不太宽的板凳上。那晚豫剧要是《朝阳沟》的话,我们指定是不继续看了。《朝阳沟》电影我都串村看了好几十遍了,戏词都能背下来。她们唱的是传统豫剧,我们去的时候已开演了,剧名不知道,也没问。只记得演员扮相俊美,行腔酣畅,那晚我也是醉了。

我们一起名落孙山后,赵丽考取了乡村老师。毕业后的日子,我和她偶遇在我们村口的老那棵老槐树下,槐花都落在了五月,槐树上倒挂着的一把把小绿扇,无力地扇着那个炎夏。她是去邻村的女同学家玩,回来的路上逢着我的。我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了好多话,我多是听。大多是鼓励的话,别气馁啥的,比翼双飞这个成语也说了。

秋天,我验上兵后,本心想是第一个告诉赵丽的。结果姑家、姨家、舅家所有的亲戚都告诉个遍,独独没去告诉她。其实我是连去她教学的那个小学校的勇气都有,就是个爱情中的懦夫。穿上军装的那个夜晚,我独自来到了村口那棵老槐树下。那晚月亮很圆,很亮,可以清晰出地上的沙粒。那晚,我初次点燃了一根香烟。不但没体味到香烟的香,却是很呛嗓子。我开始了剧烈地咳嗽,最后咳出了眼泪。

到部队后,我给赵丽写过几封信,但都没有回复,也没有退回。后来,我的班主任到阿尔泰牧场支教,路过乌鲁木齐,我招待了他。师生异地把盏,格外兴奋。当时我问了老师很多老同学的情况,也问起了赵丽。班主任说她嫁到本村了,丈夫是个工人,是接他父亲班的,日子过的很殷实。

之后,就再也没有赵丽的信息,或许我根本没去打听。

五月,沂蒙山的洋槐又开花了,一串串,一串串白花花地挂在枝头,美丽极了。

我站在远方的高岗,高高地举起了相机……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59469090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