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赤水市冠萃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穆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上的报告深入人心。
赤水紧紧依托130多万亩竹资源,根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在靠林“啃竹,”做足“竹”文章,做好“土特产"、在竹林下种植仿野生红托竹荪上下功夫,引进了冠萃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民营龙头企业入驻赤水,拓宽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解决当地村民就业的进程中,走上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乡村振兴民致富的发展之路。
一、依托赤水竹资源 大力发展种竹荪
让“竹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利器”,推动打造赤水河流域共同富裕先行区样板企业,这是赤水市委、政府对竹产业发展的要求和希望。循着该企业穆总的一番话,记者感慨万千,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赤水大同镇冠萃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穆总的办公室,董事长钟浩对她说明来意,穆总谦逊地说:“我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我做的事很平凡,为当地村民能就近就业是我的心愿……”
循着她的话语,我此刻仿佛了解了她内心世界的真诚与质朴,同时也表明了穆琴诚挚的情感流露,希望依托赤水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努力实现走上百姓富、生态美的创业成功之路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随着话题的深入,采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穆总说,自己准备要开发这个项目之前,前期作了许多充分的准备,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市场走向才确定在赤水大同镇发展,这里交通便捷,竹林资源十分丰富,又正处于国家丹霞地质公园4A级旅游区四洞沟景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良好、交通便捷、与四川接壤,赤水是连接国内外地区的前沿阵地。
在竹林下种植仿野生红托竹荪,市场前景广阔、缺口大、价值高、需求量大、口感、口味几乎完全相似于野生竹荪。但一般的竹荪都是大棚的居多,要想独僻蹊径发展竹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种植风险也大,可是路在何方? 况且启动资金又从何来?这一连串的现实问题又摆在了她的面前。经过她很多次的反复认定、核算、并找有关种植专家论证评估,预测风险,最后她下定决心干。
经家人支持,她毅然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几经周折,想方设法筹措启动资金1200万元,注册了赤水市冠萃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她是在做美梦,一个30多岁的黄毛丫头想经想怪的,看到有很多种植竹荪经验丰富的经销商都没成功,做垮了,这个行业风险太大了,很多干过的都债台高筑,欠了一屁股的债,还像贼一样东躲西藏的躲债、有的还成了法院黑名单上的人物……”
面对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质疑,泼冷水,她全不理会。决定自己认定走的路就要坚定地百折不挠走下去。公司成立后,她举家入住赤水,也把家安在了赤水。首先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流传林地,修建竹林林区道路,林区便道,增加新型运输设备单轨、山地履带式运输车(爬山虎),索道等原料运输工具。
目前,该公司流已流转林地1.6万亩,经营竹原料加工厂5间,加工的工人有150人。长期为该公司砍伐竹原料、运输、培育和养护竹林,组建竹原料砍伐队伍。动员和带动村民砍伐竹原料,流转竹林,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为重点。
二、党建引领呼啦啦地扬起了一面旗帜
该公司在经营竹原枓的过程中,如果只采伐竹原料(俗称料块),如果按照一亩竹林一年采伐1.5吨,一亩竹林地年产值约750元,林地经济效益收效甚微,穆总反复思量认为,要想摆脱目前的被动现象,就要充分利用林地,开发林下复合经济,多重并举。采用轮种、套种、提高林地使用率、从而提高林地经济效益,经过两年的市场调研,小范围试种,公司决定快速发展竹林下红托竹荪全产业链,必须培植、大力发展、开发竹林下仿野生红托竹荪种植这一项目,穆总和其他管理人员、员工的信心就更足了。
从创业初开始小范围种植成功受到首肯后,该公司就紧锣密鼓地大刀阔斧干,就在同年投入资金,至目前为止己完成年产200万棒菌种厂,种植1020亩,而且加工5O万斤鲜红托竹荪加工包装厂,线上、线下发展的专业营销团队就有20多人,而且都是高学历、朝气蓬勃的年青人组成的团队。
加强党的建设,加强作风建设,该公司以党建、团建为引领,在公司党支部书记罗桂春、副书记陈兴涛、委员张小兵的带动下,使党员同志们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就是一面旗帜、在党组织的关心下才有象心力、有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公司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给党员上党课、在工作中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党员的权利、义务。
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安全运输党小组、林下经济党小组、竹资源加工党小组、原料供应党小组。
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菌种生产车间己固定用工70人左右,工资每月发放方式按照底薪加计件的模式发放,每个工人月均收入都在4000元左右。三个种植基地务工人员在130人左右,临时用工每人110元一天(含中午工作餐),如果按每亩需40个工左右,那么1020亩地,就需40800个工,种植人工工资就在448万元右右,采收和加工用工在30个左右,按底薪加计件摸式运作,每人平均工资3500元一月。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