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与一众文友踏上了前往农村广场的参观之旅。农村那片熟悉的土地,承载着我童年的欢笑与成长的足迹。
走进农耕文化陈列室,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那些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物件,此刻安静地陈列在那里,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锄头、镰刀、犁耙……每一件农具都带着劳作的痕迹,它们曾是农民们辛勤耕耘的伙伴,也是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陈列室中,更有许多小时候难以见到的东西。从五六十年代以前的古老农具,到如今逐渐现代化的农耕器具,它们的存在,完整地勾勒出了农村农耕发展的脉络。这些物品不仅是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农村的变迁,见证了科技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
站在这些农具前,再看看走廊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小时候,这只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诗句,而此刻,当亲眼看到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农具,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了每一粒粮食背后所蕴含的辛勤汗水。农民们在烈日下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了那一片土地的丰收,只为了能让更多的人饱腹。
曾经,在农村成长的我,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工作方式的改变让我渐渐远离了农耕工作。此次的参观,像是一次心灵的回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根,重新认识到农村生活的不易。
那些看似简单的农具,每一件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和精力去操作。而正是农民们的坚持和付出,才使得我们的餐桌丰盛,生活富足。
参观结束,离开农耕文化体验馆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勤劳、坚韧和对土地的敬畏之情,都将永远传承下去。而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