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小兵娃的大作为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164697    发布时间:2024-08-21

——记退役老兵周增权


圆梦

当前,在众多“兵支书”、“兵经理”、“兵主任、兵院长”的岗位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先锋,他们构成了军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士兵回归社会、贡献力量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周增权,作为这一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不仅担任着董宛酒厂的董事长,更是承载着老八大名酒之一“董香型”酒传统工艺与文化精髓的传承者。

因此,对他这样一位兼备军人本色与企业家精神的兵经理进行深入采访,不仅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更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

周增权深情地回忆道:“我年少时就踏上了军旅生涯,那时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兵娃’,年仅十五岁便穿上军装。在和平的年代里,这样的年纪入伍确实不多见。我选择这条路,既是因为少年的顽皮与对知识的暂时逃避,更是怀揣着跳出贫瘠山谷、贫困家庭,探索广阔世界的梦想与渴望。”

那时,正值他初中三年级的青春年华,一听到征兵的消息,他心中便燃起了熊熊的参军火焰。不顾年龄的限制,他鼓足勇气悄悄报名,机智地谎称自己已满十八岁,勇敢地踏上了体检的征途。由于他高大的块头与勇气,尽管脸上仍带着几分稚气,负责征兵的工作人员并未察觉异样,他的体检结果竟项项达标。

“我渴望成为军人,这份渴望源自于我的兄长们——大哥、二哥、五哥,他们先后穿上军装,肩扛钢枪,那份英姿、那份威风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自小便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站在保卫祖国的边防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周增权满怀深情地讲述道。

得知体检通过的消息,周增权心中满是欢喜,但随即而来的担忧也让他夜不能寐——年龄的秘密随时可能揭开,梦想或将破灭。于是,他紧急行动,通过多方努力,在镇里成功修改了户口信息。

终于,1968年出生的周增权,在1983年10月,如愿以偿地穿上了那身象征着荣誉与责任的绿军装。那一刻,他仿佛化身为梦想中的英雄,所有的努力与期待都化作了嘴角那一抹自豪而又骄傲的微笑。

“入伍前夜,我穿上那身崭新的军装,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我特意让班上的同学和邻居们见证这一刻,挺起胸膛,自豪地向他们宣布:‘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无比的神气,仿佛董公寺的山水、整个世界都在为我喝彩。”周增权的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话语间充满了对那段岁月的无限怀念与自豪。

 

磨炼

1983年末,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响起,周增权踏上了绿皮火车,前往35548部队边防13团的新兵连报到。经历了三个月既漫长又充满挑战的新兵集训,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脱颖而出,最终被分配至四营十四连的电台班,正式踏上了作为报务员的军旅生涯,开启了人生一段全新而意义深远的旅程。

报务员这一岗位,要求掌握七大核心科目:无线电基础理论、抄发报技术、干扰环境下的收报能力、密码记忆、译报技巧、天线架设以及频道对调。对于一名初中生而言,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然而,周增权踏入军营后,仿佛脱胎换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对无线电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愿沉浸在枯燥无味的数字记忆中,甚至能将四个数字组成的密码字倒背如流,这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不已。

回想起在校时,面对课本的困倦和课堂上的分心,与如今的他判若两人。在部队,连长、指导员及台长的谆谆教诲仿佛为他点亮了一盏心灯,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和专注力。那些曾让他头疼的数字密码,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他牢牢记住,远超同班战友的平均水平,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如果在学校时能有这样的悟性和自律,我想,完成高中学业甚至考入大学都不在话下。”周增权感慨万分地说。

十四连的连长张德修,来自云南腾冲,他不仅军事素质过硬,更以卓越的带兵能力和对战士的深切关怀著称,深受全连战士的爱戴。尽管周增权年纪尚幼且机敏好动,但连长和指导员最终还是得知了他的真实年龄。出于对这位“小兵娃”的特别关照,他们特意安排他与经验丰富的台长王辉同住,不与班里其他战士同睡通铺,为他的学习成长创造了条件。在台长的悉心指导下,周增权迅速成长,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掌握了所有报务技能,并在年终考核中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荣获了“报务队优秀学员”的荣誉称号。

指导员尚家军,一位来自贵州毕节的细心工作者,自得知周增权的真实年龄后,便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爱与引导。他时常与周增权促膝长谈,用心用情用言语为他加油打气,告诉他作为军人,必须要勇于面对艰苦,并时刻保持对战场的警觉与准备,因为军人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周增权深刻体会到了边防生活的艰辛,每次巡逻都需徒步穿越3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加之频繁的实战演练与技能考核,无疑是对身心、意志的巨大考验。特别是在电台班,架设天线这一任务尤为危险,随时可能遭遇敌方的冷枪威胁。但周增权深知,作为报务员,他们是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贻误战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他铭记台长的教诲,立下雄心壮志,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台兵。

在连长张德修、指导员尚家军以及台长王辉的言传身教下,加之战友们的无私帮助,周增权不仅在体魄上变得更加健壮,更在思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观得到了正确的塑造,军事素养更是突飞猛进。在三年的报务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严谨,无论是收报、译报还是发报,都未出现过一次差错,赢得了连队乃至团部的连续嘉奖。这正如古语所云:“宝剑锋从磨砺出。”周增权在军旅生涯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1984年4月28日,随着两山收复战的号角吹响,周增权所在的部队迅速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守,紧密衔接前线电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后方机关及首长,紧张而有序的战地生活让他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2470085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