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气温变低,天气也总是很少晴朗起来,经常是连绵细雨很多天。走在乡村里,雨雾呼应着稻田、小河、人家、鸟儿、农作物、花草树木,整个让人有了一身误入烟雨江南水乡的感觉,甚好甚妙。
烟雨乡村,山水墨画,本就是一幅灵动的景象。而远在对面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水田里,还有不少农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正在忙碌着,或锄草、或翻田、或掏水沟、或挖泥箱……瞬间,天空为屏,大地为幕,我们为观众,即时上演了一部现场版的烟雨人家琐事多的剧情,引得路人忘记了时间想要回家。
披蓑衣戴斗笠,应该是农人们在田间地头忙活的防雨神器,因其遮挡面积大,能更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被雨淋湿,当然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些雨具一旦沾水多少会显得有点笨重,还好不会轻易透过面层打湿衣物。那个时候,这些物品在市场上是很流行的,也都是手工制作而成,价格也是合理公道,十来块钱就能买到,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点的,就会选择编织一些在逢场天送去镇上卖,多少也能买点盐巴、酱油、醋啥的。
我们家下雨天用的蓑衣斗笠都是父母亲自己去山林里砍材料自做的,可以说他们都有一双被农村生活折磨出来的巧手,涉及到的农具好像没他们不会做的,还经常做些现货出来,肩挑背扛地带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零钱补贴家用。其实,爷爷奶奶也是会手工编织工艺的能人,只是年纪越来越大后眼睛不好使了,再加上编这些小工具总是要弯着腰蹲着编,身体会发疼发麻,父母亲不忍心他们亲自动手就经常自己做。
蓑衣,是在农村就地取材直接割的棕树叶做的,大多为褐色或棕色带点浅红,因透气性好、着不闷、还能活动自如,甚至可以铺到床上作为棕垫对身体很好,受到农人们的很多喜爱。再加上,斗笠大多是用竹子加竹叶编织而成的,也是很防水防雨防风,戴着头肩颈都打不湿,不像草帽那样轻飘飘地更适合夏天遮面防太阳。所以,下雨天和蓑衣斗笠更配,也是农人们在雨天路滑外出干活时的首选。而且,这种材质的蓑衣斗笠能使用和保存很多年,不会轻易生蛀虫腐烂。
当然,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能工巧匠手艺,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更多的是在繁杂的农村生活中一点一滴、日复一日地慢慢磨炼出来的,靠人不如靠己,简单浅显易懂的道理,何时何地何人都适用。只是遗憾家中的两个孩子,没有遗传这份劳动基因,看了好多遍也没学会,到最后离开农村时还终究是不会编织蓑衣和斗笠,好像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其实,父母亲是怕编织过程中竹片等比较锋利会划伤我们的皮肤,也就总是不让我们插手,每次只能站在岸边看着,看来实践才是硬道理。
小时候,我没有披过蓑衣也没有戴过斗笠,只是下雨天见父母亲和爷爷奶奶外出插秧、锄草、摘菜、割红苕藤、洗衣服等时,都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每次回来时,就把蓑衣和斗笠取下来,放在堂屋门前的屋檐下挂着,自然晾干就好。可能是没有小型号的蓑衣斗笠,也怕我们身体淋湿感冒生病,所以他们总是不让我们下雨天出门,只能在家呆着,有事也只能干家里的干燥活。回头看看,这些也都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想来内心也仍觉得如此美好。
还记得童年时期学过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提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实,只要是下雨天,不管是垂钓还是下地干农活,披上蓑衣戴上斗笠都是防雨防风的良好选择,因为风来雨来都不用害怕,就像是拿着尚方宝剑一样可以斩妖除魔。当然,蓑衣和斗笠似乎还是一组天然的组合,农人们总是将其二者放在一个时刻来使用,不自觉地就成了天作之合,少一样就觉得总是差了点啥,就像有些东西只要是有缘不用勉强不加修饰也能自成一线绽放光彩。我自是爱上了这无独有偶的相遇。
只是可惜,现在去农村集市上转转,已经很少能看到那些年那些手工编织的蓑衣斗笠了,更多的是被现代工艺的农具产品所代替,琳琅满目的物品可供客人随心购买。也许,现在农村里很多人都不会编织了,因为有时去到村里农户家中,特别是下雨天时,看到有的农人已经在使用塑料的水裤、水衣,以及塑料的雨衣,款式繁多用途也很广泛,弄脏弄湿了也确实方便清洗和打理,要是不想要了也可以直接扔掉便宜不心疼。推陈出新,这应该是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有些东西总会随着时代变革的大浪潮退出历史舞台。
在我心里,一直以来总觉得披蓑衣戴斗笠行走在乡村,就像是一个侠客在行走江湖。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很多粉丝都喜欢里面的头号侠客,而我也一样很喜欢侠客,感觉那就是江湖中的一缕清风,能激起一个江湖中的千层浪,是上天派来拯救被困于水深火热中的难民的。不知何时,我也曾经许下誓言,将来要当个侠客,仗义行走天下,奈何红尘险恶,至今只能勉强度日。不过,我却从没有忘记过争当一个有侠肝义胆的好人,一个靠谱的人。
烟雨乡村醉是能静怡治愈人心的,但风雨忽来后又将是一地的落叶与红花。可谓是,梦想终究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人还是得有自知之明,不可眼高手低,掂量着有几斤几两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别光顾着埋头拉车,也得抬头看路才行。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