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稳定与繁荣,与历朝历代中华民族始终不放弃新疆这块宝地而作出的英勇斗争与牺牲有关。更主要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决定派出30万(十四个师)军队到新疆组成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之后又从上海、安徽、湖南等地招收近10万女兵入疆,在新疆繁衍子孙后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央的政策非常英明,放下枪杆子是劳动大军,拿起枪炮又能抗击敌人,还能防止民族分裂。这是一种伟大的创举,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到了极致,造福于子孙万代,我们不得不万分崇敬。
新疆虽经历代经营管理,地下矿藏也非常丰富,但由于戈壁沙漠和气候恶劣,寸草不生,经济发展极其缓慢,人口也一直稀少,在100年前尚属蛮荒之地。新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5年,特别是新疆建设兵团成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贯穿着一个“军垦精神”“老兵精神”民族精神”。
石河子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是一块美丽富饶、风光旖旎迷人的土地。1950年成为建设兵团的总部,也是兵团第八师垦区的驻地。石河子在十八世纪前为过渡牧场,古老的游牧区,清代是绥来县(玛纳斯)西边的一个村镇,芦苇丛生,人烟稀少。现在石河子有个称为“老街”的地方,即当年的石河子,是大路边的驿站。1917年旅游家谢彬《新疆游记》里记载:“石河子,店铺民居二十余家,为绥来乡镇第一。”此处原有一条玛纳斯河的岔流,枯水期裸露出布满碎石的干河床,石河子由此得名。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开始在这里开垦建城。1953年以后成为兵团农八师的垦区中心,也是新疆解放后在万古荒原上军垦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1971年正式设石河子市,为自治区直辖市。有耕地1974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少数民族近4万),城镇人口占77%。如今,石河子市是一座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新兴城市。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馆)、王震将军铜像、艾青诗歌馆可供凭吊瞻仰;更有北湖公园、沙漠公园、南山风景区等天然美景,以“戈壁明珠”的美誉著称于世。2017年6月,石河子市被命名 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4月,入选“2018畅游中国100城”。 全面小康指数排名全国第50位。
走进军垦博物馆,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记录着、诉说着70多前,22兵团(含起义的陶峙岳部)10万大军在石河子面对茫茫戈壁,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战士们吃着面糊糊,住在地窝子里,却以军人的血性,高昂的斗志,用人拉犁耙,肩挑背驮,发扬南泥湾359旅大生产运动的精神,硬是开垦出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耕地,种起了棉花、蔬菜、玉米,自给自足,并建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兴城市,城区面积达到457平方千米。成为名符其实的军垦第一城并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诞生地,铸就了石河子“军垦名城”的魅力。
在博物馆,有29件军垦文物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我们看到有两幅图片,令人泪目。一幅是一件补有297个补丁的军大衣,一幅是流动婚房。这件军大衣在向世人展示着当年军人能穿上一件补了又补的棉军衣已经不错了。这件军衣不知见过多少风霜雨雪,熬过多少个严寒日子,与我们当下的穿戴相比,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那间流动婚房,是兵团专门为具备条件结婚,但又没有房子的新婚夫妇准备的,经批准结婚的人必须要申请等待用这间婚房来完成新婚之夜。因为所有的官兵都是住在地窝子的通铺里,只能用这个方法解决结婚的新人过一夜洞房生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是天方夜谭!当我们伫立在这两张图片前时,真是五味杂陈,让人热泪盈眶。我们的前辈不知吃了多少苦,战胜了多少困难和心理障碍,为我们创造了今天极其珍贵的幸福生活。
看完军垦博物馆,我的脚步异常沉重。
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在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建起了绿洲新城,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而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司令员王震将军的率领下,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建起了全国惟一由军人设计、军人建设的石河子市。这座城市拥有石河子机场、石河子火车站、北疆客运中心和数十家科研院所、"自治区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成熟的城市设施,是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卫中心。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这是人间奇迹啊,能不为她歌颂吗?!
在军垦第一连纪念地,我们再次验证了当年军垦第一犁的伟大,再次见识了地窝子的真容。"戈壁明珠,军垦名城"的美誉来之不易,这是“军垦精神”“老兵精神”“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不由得在心里呐喊:老兵精神万岁!军垦精神永存!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