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www.xnzjw.cn
西南作家网: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正文

铸剑为犁的先锋
信息来源:本站发布    作者:贵州遵义 陈守刚    阅读次数:20421    发布时间:2024-11-08

新疆在中华的历史上,一直是离祖国的中原地区最遥远的地方,以至于清朝政府差一点放弃这块宝地,要不是佐宗棠以一把老骨头,抬着棺材,自筹粮晌,率领部队入疆收复被阿古柏占领的土地,并最后在伊梨驻军,镇守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早已被外国列强割裂出去,成为殖民地了。

新疆因地理条件特殊,广褒的戈壁沙漠极不适应人类生活,因而新疆的人口一直很少,以至于在一望无垠的戈壁上行走数百公里看不到一个村镇。真可谓地旷人稀!但在戈壁滩上、沙漠深处矿藏却是极其富有的,因此,外国列强一直觊觎着这块富饶的土地。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派出30万大军入驻新疆建立建设兵团,命令部队放下手中的钢枪,拿起锄头铁锹,弘扬当年南泥湾的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同时,又肩负戍边守土,保护新生政权的安全以及维护民族利益的任务。不能不说,毛泽东的这一举措是一举多赢、富有远见的伟大战略。加上王震将军在延安时期就带领359旅开荒种地,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王震将军不仅能生产,带兵打仗也是一员虎将。因此,毛泽东在用人上眼光也是非常独到的。事实证明,王震将军在新疆带领十四个师不仅镇守住了祖国的西北边陲,而且还将千里戈壁沙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米粮仓,每个师的驻地都建成了一座新兴的城市。从这一点放远看,毛泽东主席、王震将军是历史上又一次超越清朝大臣林则徐、佐宗棠的人。

在十四个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不得不说兵团第14师穿越大沙漠的壮举。1949年12月初,十四师接到命令,立即奔袭和田,平息暴乱,于是派出47团1800名官兵于12月5日冒着严寒和沙尘暴,抄近路穿越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走进去就出来,许多探险队都“望漠生畏”,但是部队为了以最快的时间赶到和田,47团决定冒险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准备,官兵就从阿克苏出发,在维族人阿不杜拉的引导下,他们战严寒,斗风沙,经过18天的艰难徒步穿越,终于到达的和田平息了暴乱,解放并稳定了这块宝贵的土地。在沙漠中,大部队的给养成了大问题,大漠中人烟稀少,根本无法筹集粮草和水,在第七天的时候,部队几乎全部断水,战士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凭着双腿硬是走完了1580公里的沙漠路程,部分战士因饥渴,体力不支,永远倒在了沙漠之中,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当年的红军长征,不能不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穿越大沙漠,是一次新的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而十四师47团到达和田立即投入战斗,打垮了暴乱分子,胜利解放和田后,这支英雄的部队就地屯垦戍边开荒种地。其后集体转业,在亘古荒原中建设了现在美丽的昆玉之城。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人们不会忘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47团作出的杰出贡献。

为了记住这段艰苦的岁月,农十四师几十年来一直不断组织官兵重走大沙漠,追寻老前辈的足迹,请现存的老战士讲述当年穿越“死亡之海”的经历,传承这种伟大的精神。

在石河子,我们还参观了军垦第一连”驻地。“军垦第一连”是整个建设兵团的一个缩影,参观“军垦第一连”的遗址,是具有深远意义的。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9军26师78团机枪连奉命驻此垦荒。指战员们冒着严寒在红山脚下挖窑洞和地窝子居住,建起了地窝子群、蓄水涝坝、干打垒伙房、铁工房、木工房、磨房、碾坊,军垦打麦场、打靶场、滑雪场、弹药库、训练场和国防工事,被誉为“军垦第一连”。

目睹这些军垦遗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骨子里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们是真正的拓荒者,他们付出的艰辛是我们今天幸福的源泉,令我们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先辈,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戍边建兵团,安家戈壁滩。在大荒漠中、戈壁滩上铸剑为犁,掘地为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他们用铮铮铁骨塑造了石河子精神、兵团精神、军垦精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教材。铸剑为犁、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和不屈的品质像大漠中的胡杨树一样,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必将激励中华民族一代代砥砺前行,不驰空想,永远奋斗。


 

已经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

您是本网站第 164338494 位访客      技术支持:HangBlog(renxue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