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地保护图斑整改工作的忙碌中,我于山中与树丫和竹竿有了一场深刻的邂逅,它们的出现,貌似诉说着关于人生价值与境遇的哲学。
在山中的劳作,砍杂树、烧枯草,将撂荒地复原。这就是我们现阶段的使命。
在众多竹子与树木被砍伐过程中,一根细长挺直的竹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看着喜欢,我将它留下一段,约齐肩膀高,置于一旁。过一会儿,焚烧杂物工作开始,需要工具推拉焚烧物。我手中的竹竿,虽外表光滑亮丽,却显得有些不实用,行动起来极为不便,只能勉强为之。而周围的人,手持树丫,却能自如地操控,那树丫就像是为这场“烈火之战”量身定制的利器,使得烧火工作顺利进行。在这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中,我深刻体会到,在这个特定的“战场”上,树丫才是主角,它的枝杈形态能灵活地翻动燃烧的草木,而竹竿的笔直与光滑在此处却成了劣势,无法充分施展其能。
劳作结束,身心俱疲。返程途中,由于喜欢光滑亮丽的外表,那根竹竿被我拾起,此刻它却意外地成了我最得力的助手。被我用作拐杖,杵着前行,每一步都因有了竹竿的支撑而变得轻松许多。此时,我才惊觉,竹竿并非无用,只是它的作用场域并非在那焚烧的火堆旁,而是在这归途中,成为缓解疲劳、助力行走的依靠。
树丫与竹竿,在不同的情境下,各显其能。这多像人生,我们每个人都似这树丫与竹竿,有着独特的形状与特质。有时,我们可能在某个舞台上,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只能勉强应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毫无价值,只是尚未找到合适的“场景”。就如同那根竹竿,在归途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使命,成为疲惫跋涉者的支撑。
人生慢慢长路,变化难测。我们会经历无数个不同的“场景”,因为境遇无常,今日之困境,或许正是磨砺自我。我们应像树丫与竹竿一样,知晓自己的特质,终能在合适的时刻绽放独属于自己的光芒,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纪实文学学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