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发,1964年入伍,服役于13军39师115团三营七连。一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农村娃,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学习进步,在这座大熔炉里锤炼钢铁意志。从战士到班长、排长、团宣传干事、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转业地方后,担任遵义县司法局副局长、局长;虾子区委书记;遵义县公安局政委;遵义县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遵义市司法局副局长;2005年退休。一路走来,留下的是闪光耀眼的足迹,谱写的是军地华丽转身的诗行。
熔炉锻造出真金
难忘军营这所大学校,为王崇发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部队,学习的劲头就很足,军营真是一所育人成才的好学校。”采访中,王崇发无不感慨地说。虽然从战士、班长到排长,他奋斗了6年,但军事素质、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尤其是树立了正确的“三观”,让王崇发实现了一个农村娃的梦想蜕变。正是他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刻苦、努力学习,机会才眷顾于他,1970年,他很幸运的经过考察成为团宣传股干事。经过5年的努力,他一跃成为团政治处主任,29岁成为副团职干部,这在全军都是少有的。
1979年,边疆保卫战打响,成为他人生中难以抹灭的记忆。115团于1978年12月14日接到命令,28日从四川内江向云南机动,集结于河口,开始战前集训。之后作为全师的主攻团,于2月17日夜间偷渡红河开始作战。在战前两个月的时间里,王崇发按照团党委的要求,带领团政治处的同志们紧紧围绕作战任务,进行战前宣传动员,全面开展“三视”(仇视、蔑视、鄙视敌人)教育,激发全体干战的爱国热情和作战意志。从机动2000多公里到集结边境开展战前集训,针对新兵多的实际情况,号召党员、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感召、带动新兵苦练杀敌本领;及时掌握、指导和通报各连队政治思想教育动态,培塑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全团军事综合素质;临战前开展谈心活动,克服畏战情绪,引导全团干部战士写决心书、请战书,确保主攻团承担的艰巨任务圆满完成。
战斗打响后,王崇发按照军、师、团的作战决心,与司政后各部门紧密合作,不分白天黑夜完成政治动员、后勤保障、通讯联络、要情通报等任务,对极少数畏缩后退的新兵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促其思想转化。“个别畏战人员经过教育,在战场上表现突出,最后还立了战功。”王崇发如是说。可见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十八年的军旅生涯,对王崇发而言,部队铁的纪律,毛泽东主席倡导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洗涤战士心灵,武装战士思想的有力武器。军旅生涯留给他的是无穷的财富,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脱下军装也是兵
无论升降沉浮,甘愿像雷锋那样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踏实做事方能彰显军人本色。
1982年,王崇发脱下军装,告别军营,回到遵义县这块生养自己的地方,安置在县司法局任副局长。降两级安置,许多战友都觉得他受了委屈。可王崇发却不以为然,他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安置在哪里都是一颗螺丝钉,只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果然,不到一年,县委就明确他当局长。在局长的位置上他做了四件实事,引起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提升了司法局的地位,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一是认真履行普法宣传的职能,南白区地处县城周边地区,曾有一些村民不懂法,思想有些乱,矛盾纠纷不断,他就到龙山村抓试点,通过普法宣传教育,转变了不少村民的思想,不少矛盾得到自然化解,民风有了很大的改观。二是抓基层调解,这是抓源头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和谐稳定抓纠纷调解、预防犯罪是根本。司法局充分发挥基层司法员的作用,在排查、调解纠纷上下功夫,为经济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得到有力推进,社会稳定也得到很好的维护。三是抓两劳释放人员建档立卡、随访追踪、教育引导工作,关注两劳释放人员,这是司法工作的末端。王崇发制定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目标,也抓住了司法工作的命脉。王崇发说:“遵义县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县,两劳释放人员有一定的数量,两劳释放人员容易被歧视,也容易被忽略,如果引导不好,还会走回头路,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王崇发认为司法行政工作就是要抓住重点有所作为,才会争取到应有的位置。
经过王崇发的精心部署,亲临基层一线扎实开展工作,很快打开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局面,基层一片叫好声。县委副书记刘廷凯了解情况后,非常感慨地说:没想到司法局还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王崇发乘势而为,1983年,向县委、政府提出解决办公无场地,职工无住房的问题,很快得到上级的批准,两年内家属房、办公楼全部落成,成为全省县级司法局新建办公楼和家属房的第一家。职工们也因此工作更安心了,劲头也更足了。即使他后来离开了司法局,职工都很想念他。
正是他有作为、敢担当的军人作风,得到群众和领导的认可。1986年他便挑起了虾子区党委书记的重担。虾子镇是人口大镇,又是遵义至铜仁东出湖南的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全面发展都关乎全区的地位,也关乎着全县改革开放的推进。而虾子区因经济上不去,连老师工资都发不出,全区教师曾闹过事,对遵义县的声誉有较大的影响。正是这些背景,县委才决定将王崇发放到这个重要的位置上。县委有领导曾说:王崇发是在军营里锤炼过的,他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疑难问题。
而对于王崇发,最怕的就是没有事干,他是越有压力越有动力。
到虾子后,他经过调研,发现存在一大堆困难。但他却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带领区党委、区公所一班人制定了“培植税源,搞活经济;启动集镇建设,保畅交通;端正党风学风,培植优良民风”的总体规划。一是号召大种烤烟,并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好烟农,推广良种和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烤烟质量;二是发动群众集资投劳,狠抓旧集镇的维修改造,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巩固辣椒种植的传统优势,探索辣椒外贸销售渠道,为之后成为国家级的辣椒之乡并建立起辣椒城奠定了基础;四是结合普法教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党员在搞活经济中起带头作用,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全民共同培育良好的党风和学风、民风;五是有计划的修建职工住房,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的执著精神和一心为民、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感动了省建设厅、交通厅,两厅合力为虾子镇规划并指导修建了一条宽20米,长1.5公里的新街,解决了长期逢赶场必堵的老大难问题。在他的精心、苦心治理下,虾子区的工作很快打开局面,1988年在全县综合考评中获总分第一名,他本人也被选为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1991年,在工商部门的支持下,国家级的辣椒城诞生,一个闻名全国的辣椒专业市场在虾子镇落地生根。他在虾子区几年的工作,为后来虾子镇被建设部评为“全国文明集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西南作家网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
合作支持单位:贵州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guizhouzuojia@126.com QQ1群:598539260(已满) QQ2群:1042303485